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外固定支架与小腿皮瓣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外固定支架结合小腿内侧筋膜皮瓣在修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骨外露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自1998年8月~2003年5月应用外同定支架结合逆行或顺行小腿内侧筋膜皮瓣一期修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骨外露30例。结果:30例随访4个月到5年,术后筋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28例,Ⅱ期愈合2例;27例胫腓骨骨折获得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最长为术后8个月;3例骨不愈合,1年后行切开植骨术而痊愈,不愈合率10%;2例有不同程度感染,其中1例并发慢性骨髓炎.术后感染率6.7%:结论:小腿内侧筋膜皮瓣血供良好,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等优点,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是修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骨外露的一种可供选用的方法,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许正波  王淑艳刘涛 《医学信息》2007,20(11):1029-1030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胫腓骨复杂骨折采用了胫骨有限内固定单边外固定架固定,腓骨克氏针髓内固定或腓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调节外固定架适当的纵向加压。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除1例因固定钉孔感染,固定钉松动导致骨延迟愈合,1例因深部感染导致骨不连外均骨性解剖愈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单边外固定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明显增加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提高了踝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了胫腓骨病人的骨折愈合率和避免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四肢长骨中最易出现的骨折,单纯外固定常难以实现彻底有效的复位和固定,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缺点突出表现在术后并发症高发,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将外固定与内固定方法相结合修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目的:探讨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采用双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经X射线检查或CT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治疗组,患者均在入院8 h内进行彻底清创、复位骨折断端并进行有限内固定、固定双臂外固定架及Ⅰ期缝合,待损伤局部条件允许行Ⅱ期植皮、邻近肌皮瓣或游离皮瓣闭合修复创面。观察其修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44例同期行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修复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治疗组56例患者中,疗效优35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对照组44例患者中,疗效优23例,良10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75%,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双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修复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断端固定可靠,可显著降低单纯内固定引起的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患肢及早进行恢复性训练。  相似文献   

4.
背景:钢板内固定在伴有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外固定架适合粉碎开放的胫腓骨骨折,早期的外固定架可治疗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复杂骨折,但穿针复杂,耗时长,操作难度较大,或者价格较贵,不宜在国内普及。目的:探讨应用HoffmannⅡ金属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近期疗效。方法:于2008-10/2009-10采用HoffmannⅡ金属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25例。HoffmannⅡ外固定架为Stryker公司产品,其中Apex钛针采用钛合金Ti6AI-4V制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上肢固定后次日进行功能锻炼,下肢固定后3周嘱患者扶拐下地患肢部分负重。出院后复查时拍摄X射线片,根据骨痂生长情况,决定拆架时间。结果与结论:病例随访3~15个月,其中18例骨折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个月,外固定支架使用时间平均4.5个月;2例行二期植骨;5例正在随访中。1例发生骨感染,4例发生针道局部感染。结果提示组合式外固定架在治疗复杂粉碎骨折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螺钉具有的自攻性以及夹具和连接架万向调节、任意组装的特点,创伤小,操作便捷,固定后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13例,随访6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按kolmert疗效评定标准,优7个关节,良4个关节。可1个关节,差1个关节,总优良率84.6%。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微创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2~65岁,平均38.5岁。其中闭合性骨折24例,Ⅰ度开放性骨折10例,Ⅱ度开放性骨折2例。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与钢板螺丝钉结合微创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结果本组均获6个月~1年随访,平均9个月。定期X线复查,X线片示腓骨均解剖愈合,胫骨均功能位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无软组织感染和骨髓炎发生。膝关节活动度大于90°,踝关节活动度15°~30°间,并达到骨愈合标准后拆除外固定架。去固定时间12~32周,平均24周,拆除固定后无再骨折发生。结论对于复杂粉碎性胫腓骨下段骨折的治疗,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胫骨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符合微创术式原则。这为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彻底病灶清除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髓炎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1998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胫骨骨髓炎并病理性骨折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11~25岁,平均17岁.均予彻底病灶清除加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中1例骨折为开放性,皮肤缺损8cm×4cm,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覆盖创面.结果 平均6(3~9)月骨折愈合去除外固定架,所有病例均拒绝二期手术植骨,一例病例术后2a复查骨折愈合但胫前仍可见骨缺损,活动无障碍.结论 彻底病灶清除加外固定支架术是治疗青少年胫骨骨髓炎并病理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超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方法 1998年1月~2000年12月在C-臂机下行距骨、跟骨外固定架固定pilon骨折22例.结果经1~3年随访,超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疗效满意.结论超踝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开放性pilon骨折有利于创面及骨折的愈合,愈合后踝关节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超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方法 1998年1月~2000年12月在C-臂机下行距骨、跟骨外固定架固定pilon骨折22例。结果 经3个月~1年随访,超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疗效满意。结论 超踝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开放性pilon骨折有利于创面及骨折的愈合,后躁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的大多数外固定支架都是机械的框架结构,对骨折端有较大的应力遮挡,不利骨折愈合,课题组结合现代骨科理论的发展,设计了一种带有燕尾滑动装置的外固定器,在保证固定强度可靠的情况下,利用自身重力及肌力的收缩,给予骨折端适宜的压力,从而有利于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双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5-01/2011-03河南省中医院骨科采用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固定的胫腓骨双骨折患者30例为治疗组,以往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随访患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除外固定器不同外,其他条件均衡一致。 结果与结论:从安全性、膝踝关节活动度、X射线片等指标综合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仅1例伤口感染,对照组2例固定针松动,1例进针点伤口感染,通过临床对症处理,达到满意恢复。初步表明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缩短骨痂的塑形期。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器;生理加压;安全性;骨折愈合时间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20  相似文献   

11.
李坤庆 《医学信息》2009,22(9):1843-1844
目的 评价外固定架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共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32例,其中肱骨干6例,股骨干10例,胫骨干16例,均采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术前及术后3d、1、3、6个月时分剐拍摄X线平片检查,术后嘱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并在取出外固定后的3、6个月时再次随访.结果 32例患者骨折按时愈合,其中4例有骨折缺损二期植骨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改用钢板固定并植骨愈合.结论 外固定器能有效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良好复位、固定,术后合适的处理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是取得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肘关节开放骨折随着工伤事故发生率增高而迅速增高,骨折往往同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目前采用自体植皮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骨折已被广泛报道。 目的:探讨自体植皮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架修复复杂重度开放性肘关节骨折的特点。 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自体植皮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复杂重度开放性肘关节骨折患者41例,均一期常规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封闭创面,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覆盖后,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 结果与结论:4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8-22个月,平均13个月。外固定时间为8-13个月,平均9.8个月。开放性创面Ⅱ期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后均完全愈合。31例患者骨折Ⅰ期愈合,7例延迟愈合,3例不愈合,行髂骨植骨后8-12个月骨折完全愈合。41例重度开放性肘关节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3%。其中Gustilo Ⅱ型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更佳。提示自体植皮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复杂重度开放性肘关节骨折疗效满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13例,随访6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按kolmert疗效评定标准,优7个关节,良4个关节,可1个关节,差1个关节,总优良率84.6%.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付常国 《医学信息》2006,19(9):1625-1627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有效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的49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急诊单侧多功能为固定架固定术后即应用下列抗氧化剂治疗:①20%甘露醇250ml,30分钟内静脉滴完,6h或8h一次。七叶皂甘钠20mg加入5%GS 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上述两种药物连续应用5~7天。②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GS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应用2周。早期维持液体轻度负平衡及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支持治疗。结果 49例患者全部随访6个月~2年均骨性愈合,无畸形。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外固定架固定时间3~9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4例患者少量皮肤坏死,经换药痊愈。3例切口延期愈合。无钉道延重感染及螺钉松动。无缺血性肌挛缩。按照平定标准:治愈47例,好转2例,未愈0例。结论 抗氧化剂结合外固定架可以明显促进创伤软组织的修复及骨折愈合,符合中医“筋骨并重”的原则,是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单侧外固定支架(外支架)结合骨结构重建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予小切口下有限内固定,植骨等方式行骨结构重建并结合外支架固定。结果:53例中有86.8%(46例)正常骨愈合,延迟愈合5例,畸形愈合2例,占13.2%。针道感染有9.5%(5例)。踝关节背伸僵硬有5.7%(3例),无针道松动及断针。结论:(1)外支架可为骨折提供良好生物学环境,但存在抗压、抗弯性能弱的缺点;(2)通过骨折骨结构重建稳定骨界面,应用“6”针固定,增加阻力臂缩短动力臂,缩短骨架间距等措施维护及提高其生物刚度;(3)术后适时调节刚度,使高强度固定向弹性固定过渡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胫腓骨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胫腓骨粉碎骨折采用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6例中,2例骨钉断裂,1例有骨钉过度吸收,其余2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良好率达88.4%。结论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兼具内、外固定之优点,是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含抗生素骨水泥修补骨缺损可在缺损处持续释放较高浓度的敏感药物,利于杀灭致病菌,为二期植骨提供必要的植骨床和植骨空间,减少二期植骨时清除骨缺损处肉芽而引起的大量出血。 目的:分析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后胫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31例胫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7-40岁,积极清创骨断端坏死感染组织,以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牢固固定骨折端,取自体髂骨移植骨缺损处修复,同时在缺损处放置含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支持,随访观察骨折骨性愈合时间、膝关节和踝关节评分情况。 结果与结论:31例获6个月-3.5年随访,胫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复发,骨性愈合时间为3-6个月,外固定时间3-6个月,术后患肢延长长度(7.50±1.01) cm,未发生与骨水泥材料及移植骨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植骨后3个月时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表明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骨髓炎后胫骨骨缺损可控制感染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四肢粉碎性骨折病人四肢骨折的处理。方法:对18例脊髓损伤并四肢骨折病例,急诊行椎管减压、复位及椎弓根钉板系统内固定术,并予激素冲击疗法,四肢骨折同时行切开复位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配合使用促进骨愈合、扩张血管、及保护胃粘膜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a4个月。18例四肢骨折均获临床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6周。无骨不连发生。其中11例已取出内固定,无再骨折。结论:脊髓损伤合并四肢粉碎性骨折的病例,早期在处理脊髓损伤的同时,四肢骨折采用坚强内固定加植骨术,可以预防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生。便于护理,利于脊髓及肢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2016年期间于我院住院确诊为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65人,并对其行多功能外固定架手术治疗,观察对比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6~48个月,其中45例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占69.23%,16例术后12个月骨愈合,占24.61%,2例延迟愈合,占3.08%,2例发生骨不连,占3.08%。结论给予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可实现骨折断端的有效安全固定,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降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促进骨折断端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谋求较好的治疗效果。方法:行腕背侧入路桡骨茎突切除+植骨+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6例。结果:随访3月-10月,4例骨折愈合,1例加行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术后骨折愈合,1例失访;5例术后腕关节未能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功能,但不过度活动时无明显疼痛。结论: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