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使用三维有限元对官地水电站进水塔进行了动、静力分析。静力分析中考虑了复杂地基的影响,并进行施工仿真分析;动力分析中,建立了结构-地基-水体相互作用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并对结构的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结构满足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祖威  孟凡理 《人民长江》2014,45(8):63-65
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地处高地震裂度区,同时其进水塔结构较高,需进行结构抗震设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猴子岩水电站非常泄洪洞进水塔进行了静、动力分析,研究了进水塔结构自振特性,同时将动力计算结果和静力计算结果叠加,对进水塔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通过综合比较各工况下的进水塔结构应力计算结果,发现地震、温度荷载是进水塔结构产生拉应力的主要因素,但拉应力范围较小,主要出现在外形突变处,可适当配置钢筋。对进水塔整体结构开展抗滑、抗浮和抗倾整体稳定分析,结果表明进水塔整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验算某水电站进水塔的抗震稳定性,基于ANSYS软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研究了进水塔结构在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然后将动力计算结果与静力计算结果叠加,通过ANSYS的二次开发技术求得不同工况下塔基面轴力、剪力和弯矩,进而分析了进水塔结构的抗滑、抗倾覆、抗浮稳定性。结果表明此进水塔的抗震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可供同类工程的设计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浪底水利枢纽进水塔群抗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存禄 《人民黄河》1995,17(6):44-51
对进水塔型及抗震布置进行了优化。按远震,近震和水库诱发地震,对三类塔型进行了拟静力法及考虑基础变形的拟静力法抗倾覆稳定分析,非线性稳定分析,反应谱法有限元动力分析,并进行了孔板塔抗震动力模型试验,分析了塔体抗倾覆及抗滑动力稳定性,塔体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动水压力反应,动位移反应和动应力反应。试验和动分析结果基本上得到相互验证,计算结果稍偏于安全。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塔体的抗倾覆  相似文献   

5.
ABAQUS软件在高进水塔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结合进水塔工程实例,利用大型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完成了进水塔的动力分析,着重研究了进水塔结构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响应,验证了进水塔的强度要求,分析了进水塔结构的抗倾覆及抗滑移稳定性。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并提出了设计修改意见,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结合大柳树电站进水塔,研究了塔式进水口建筑物的自振特性及流固耦合、地基柔性对自振特性的影响;强震区进水塔地震荷载的分布规律、地震作用下塔体的动力响应及塔后背坡回填混凝土的影响,并进行了塔体整体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震作用下,进水塔与工作桥、库水、地基的相互作用复杂。通过建立塔身主体结构-启闭机房-工作桥-地基-库水整体有限元模型,基于势流体理论模拟结构与库水的相互作用,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考虑地基辐射阻尼,研究结构与库水、工作桥和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对进水塔整体体系自振特性和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蓄水位下,工作桥的存在会使进水塔结构的顺流向位移最大减小25.15%,加速度最大减小14.33%,进水塔关键点最大拉应力降幅可达12.0%以上;考虑地基的辐射阻尼效应时,进水塔结构的动力响应明显减小,其关键点的最大拉应力降幅可达40%以上。相比工作桥,地基辐射阻尼效应对进水塔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加速度、位移和应力响应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百色水电站进水塔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百色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地质条件复杂、有多条断层和裂隙、且地质风化严重,用协调的六面体单元考虑进水塔与地基相互作用的方法进行抗震分析非常困难.笔者提出对进水口边坡采用四节点四面体单元离散,进水塔采用八节点六面体单元离散的非一致网格协调位移解法来考虑进水塔和边坡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进水塔进行动力分析.计算表明,进水塔的强度和抗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结构-地基体系动力有限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闸底板结构特殊、受力条件复杂使得其抗震稳定分析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某水闸工程为例,考虑地震动水压力作用、闸室结构的空间耦联及闸室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的影响,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闸室与地基整体结构进行了抗震计算,并对比分析了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动力计算结果,同时对该水闸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闸底板的转折部位承受拉应力较大,配筋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予以重点关注。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的动力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但反应谱法对地基承载力计算的结果比时程分析的结果保守。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间组合动力有限元直接滤频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姜唐湖进洪闸空间整体结构进行抗震分析.计算模型有效地考虑了闸墩、底板、防渗板桩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并考虑了水体对结构的动力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进行闸室结构稳定校核时应该采用顺河流向水平地震时的动力反应结果,在进行闸室结构承载力校核时应该采用垂直河流向水平地震时的动力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维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深圳公明供水调蓄工程进水塔结构的自振特性,研究了正常蓄水位下分别遭遇顺水流向和垂直于水流向地震时进水塔的地震加速度、动位移和动应力响应,并验证进水塔的抗震稳定性。验证结果表明进水塔的变形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提高进水塔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建议在垂直于水流方向增加6根桩。  相似文献   

12.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陡峭建基面的动力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燕  任旭华  邵勇 《红水河》2007,26(4):35-38
采用反应谱法计算在地震作用下大坝结构的动力响应.对高地震烈度区深山峡谷中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问题,针对其建基面横河向坡度很大的特点,特别计入横河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并采用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式转换得到的名义安全系数进行稳定复核,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卡拉贝利水利枢纽进水口塔群是在强震地区软岩地基上建造的高耸水工建筑物,工程特点鲜明。结构设计计算需要解决基础侧向抗滑、高边坡稳定、地基承载、结构抗震等棘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借助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有限元方法对塔群与地基的联合作用进行分析,实现了安全的结构设计,得出了相应的规律性结论和见解,其中,等安全系数法为塔基侧向抗滑稳定计算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沙牌水电站进水塔震损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牌水电站进水塔为例,研究了进水塔塔身以及上部排架在地震过程中的动力响应和震损机理。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计算进水塔在汶川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力响应,并通过塔顶排架立柱极限承载力验算分析排架立柱震损破坏的原因。计算结果表明:进水塔动态分布系数大于规范建议值,刚度较小的主轴方向地震响应较大,立柱两端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进水塔启闭机排架的震损是地震作用下压(拉)弯剪共同作用导致的,且立柱根部发生破坏,与实际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水库工程实例,分析了大型软基输泄水塔的稳定性。根据CAD设计资料建立了输泄水塔三维实体模型,并针对软基,塔体采取地下嵌固形式以及楔形塔体的设计。考虑截面多处突变、部分嵌固在地下岩体内以及锁扣板等特点,分别对输泄水塔在完建工况、正常蓄水位、正常蓄水位下检修、正常蓄水位下发生地震这四种工况的整体抗滑、抗倾覆、抗浮稳定以及塔底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了验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按照目前的设计,该输泄水塔的地基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其体型设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进水塔地震波斜波入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震  李长永 《人民黄河》2012,(3):131-133
在水工结构抗震动力分析中,反应谱和时程分析都是基于地震波垂直入射来考虑地震荷载的影响,而实际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往往是斜波入射。斜入射地震波会引起地面运动的非一致变化,从而对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波动理论和黏弹性人工边界波动输入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地震波斜波入射,并比较在45°斜波入射情况下进水塔与基岩接触的上游建基面、塔背回填混凝土与塔身接触位置等关键部位的顺水流向和竖向加速度、位移、应力时程曲线,结果表明,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等效荷载方法可以实现地震波斜入射的输入,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文中对漳泽水库进水塔抗震能力采用拟静力法进行了抗倾覆、抗滑及地基承栽力验算复核,结果表明,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非接触测量技术的进水塔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耸进水塔的抗震安全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倍受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破坏性动力模型试验基于非接触测量技术对地震作用下进水塔主-附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震损模式进行研究,将3D-DIC与OC非接触测量技术相结合并引入水工进水塔的破坏性动力模型试验中,全程测量进水塔模型从弹性阶段到破坏性阶段的动应变场,实时测量模型关...  相似文献   

19.
溪古水电站进水塔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锋 《西北水电》2010,(2):35-37
进水塔为高耸建筑物,在各种工况特别是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对整个枢纽的安全运行尤其重要,其稳定是指塔体抗浮、抗滑、抗倾和基地应力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结合有限元和常规方法稳定计算结果,分析了进水塔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