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面牙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 ,形成类似楔形或圆盘状的组织缺损。多发生于成年人和老年人。病因复杂且常1人多牙发病。缺损程度不一 ,重度楔状缺损常引起牙髓炎、牙髓坏死或使牙齿折断 ,笔者采用牙内桩钉串连冠根的方法 ,既充填了楔状缺损 ,加强了充填物固位力 ,同时增加了基牙的抗折力 ,避免了充填物的脱落和牙冠折断 ,保持了自身牙冠根连续性、实用性和真实性 ,经89例重度楔状缺损的治疗 ,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缺损面积大 ,深度在0 6mm以上 ,已穿髓或接近穿髓。(2)重度楔状缺…  相似文献   

2.
雎洋  符海峰 《贵州医药》2022,46(4):581-583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类型桩核冠修复上颌前磨牙腭尖缺损的效果,结合牙体抗折强度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上颌前磨牙腭尖缺损患者96例,收集离体的上颌前磨牙96颗,随机分为A组(镍铬金属铸造桩核冠)、B组(可塑纤维桩+树脂核+铸造冠)和C组(传统纤维桩+树脂核+铸造冠),各32颗.对比各组的牙体抗折强度,评价不同类型桩核冠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石英纤维桩和树脂对前牙和前磨牙严重楔状缺损的死髓牙进行修复,以观察是否能降低冠折率。方法收集临床上前牙及前磨牙严重楔状缺损的死髓牙50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经冠根黏接法国RTD石英纤维桩在根管内,后用树脂充填楔缺,另一组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直接用树脂充填楔缺。结果经1~2年观察随访,实验组无一例发生冠折,对照组有5例发生冠折。说明桩加树脂修复楔缺是一种好方法。结论石英纤维桩树脂修复严重楔状缺损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冠折发生率,值得推广,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可塑纤维桩修复对根管治疗牙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上颌前磨牙的患者,共3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颗,记为1组、2组、3组.1组离体牙采用镍铬金属铸造桩核实施冠修复,2组离体牙采用传统纤维桩+树脂核+铸造冠进行冠修复,3组离体牙采用可塑纤维桩+树脂核+铸造冠进行冠修复,对不同桩修复离体牙对修复体牙抗折强度、断面最低点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可复性折裂比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分别对3组离体牙的抗折裂强度、断面最低点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可复性折裂比例进行比较,可见1组的抗折裂强度高于2、3组,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断面最低点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则1组显著高于2、3组,可复性折裂比例比较呈相反规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可塑纤维桩对牙体缺损进行根管修复治疗美观性佳,生物相容性好,虽然抗折强度略低,但其折裂模式对于牙根保护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桩利用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保存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例如在桩核冠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及利用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恢复牙体形态的成效。方法:112例患者的168颗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且牙周组织健康、牙根有足够长度的牙体缺损患牙。其中穿髓型楔状缺损的牙齿缺损10颗,邻面缺损7颗,因特殊原因不做冠7颗,残根残冠修复形成桩核冠144颗。结果:经过2年的临床观察,168颗牙齿中161颗完好,7例失败,其中1例舌侧充填体折断松动,2例牙体组织折断,充填体和纤维桩完好,3例牙颈部折断,1例纤维状脱落,牙根完好。成功率为95.8%。其中桩核冠修复成功率为97.1%,牙体修复成功率为88.8%。结论:纤维桩通过树脂黏接剂与根管牙本质形成较高的黏接强度,使牙根与修复体之间连接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从而延长修复体和牙体组织的使用寿命,使修复后的患牙可以承载各种口腔功能性应力。  相似文献   

6.
<正>严重牙体缺损往往导致患牙龈缘平龈或达龈下时修复将难以进行,患牙经常被拔除。若对患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再采用牙冠延长术来暴露患牙的龈缘~([1]),获得"颈圈",术后6~8周,在保证牙龈稳定和健康的基础上行纤维桩核加固并且进行全冠修复,使得患牙得以保存~([1])。纤维桩具有足够的强度、美学效果明显,且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可有效降低根折发生率~([2])。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阳泉市口腔医院修复科的前牙及前磨牙牙体缺损患者97例,患牙124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在单根管前磨牙牙体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80例单根管前磨牙牙体缺损的患者,104颗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根据牙根的情况,选择玻璃纤维桩的直径和长度,再以全冠修复,并经过2年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结果:104颗患牙有100颗无异常,4颗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和龈炎,修复成功率为96.15%,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玻璃纤维桩在单根管前磨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中,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韦旭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18-519
目的观察联冠与单冠两种方法修复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在75660部队门诊部就诊的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134例共195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97颗牙和对照组67例98颗牙。均经患者同意于根管治疗后采用冠套修复,观察组行联冠修复,对照组行单冠修复,随访2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失访3例5颗牙,成功89颗,失败3颗,成功率96.7%;对照组失访2例4颗牙成功82颗,失败12颗,成功率87.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套修复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联冠效果优于单冠。在不联合桩固定的前提下,宜首选联冠修复。  相似文献   

9.
楔状缺损是指牙齿颈部硬组织在某些因素缓慢作用下逐渐丧失所形成的两个光滑斜面组成的缺损,唇颊面多见,也见于舌腭侧[1].根据缺损程度,可分为浅形、深形和穿髓形三型.深形楔状缺损可无症状,但由于近髓,可发生酸软及牙本质过敏等症状.修复牙楔状缺损传统的方法为玻璃离子充填、光固化树脂充填等,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倡使用三明治技术修复牙深形楔状缺损,可以有效提高充填成功率.三明治技术又叫夹层技术,是Mclean1985年提出的一种修复技术.它是一种用玻璃离子作为基底材料粘接牙本质,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方法[2].该技术结合了玻璃离子和光固化树脂的优点,可以有效减少充填物脱落,提高充填成功率.本研究将该技术与传统充填方法做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牙颈部硬组织发生的缓慢损失性疾病,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楔状缺损有增长趋势,年龄越大楔状缺损越严重。浅、中型楔状缺损牙临床治疗主要选择简单充填治疗。浅、中型楔状缺损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楔状缺损不断加深发展到近髓或穿髓,当楔状缺损波及牙髓发生感染时,须进行根管治疗,楔状缺损牙牙髓治疗充填后常发生冠折。缺损边缘在游离龈以下的楔状缺损,在充填修复时由于受到视野和空间及血液、  相似文献   

11.
马树泽  贾情 《河北医药》2002,24(6):482-482
烤瓷修复包括烤瓷单冠修复和烤瓷桥修复。由于具有能恢复牙体的形态功能 ,抗折力强 ,且颜色、外观逼真 ,色泽稳定 ,表面光滑 ,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强及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等优点 ,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现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但在临床实践中烤瓷修复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影响其效果。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把烤瓷修复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处理方法简介如下。1 备牙时意外穿髓由于术者对牙体解剖不熟悉 ,或患牙有畸形的髓角。穿髓后 ,应先行牙髓治疗 ,尔后做烤瓷修复[1 ] 。2 自发性疼痛常见原因是牙髓炎 ,多由于牙体切割过多 ,…  相似文献   

12.
前牙意外穿髓一次性根管治疗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航  王金生  刘洪静 《贵州医药》2003,27(10):909-910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前牙意外穿髓治疗中已逐渐被应用。牙体缺损是口腔修复缺失、缺损的一大类型。临床在对活髓牙牙体缺损全冠修复时,常会由于患者牙体髓腔变异、牙列不齐、医生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牙体预备时意外穿髓,穿髓孔大于0.5mm时,一般不能对患牙直接盖髓,应作根管治疗。为了减少病人就诊次数,提高工作效率,临床常对患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笔者对前牙牙体预备时意外穿髓的患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法与多次疗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在治疗后1周的并发症及治疗后2年的临床疗效,以探讨一次性根管疗法是否优于多次疗法。  相似文献   

13.
许云  范华南 《江西医药》2014,(3):255-256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桩与铸造贱金属桩(钴铬)修复的双根管前磨牙中,不同桩核系统体外抗折性能。方法选取正畸治疗中对称拔除的双根管前磨牙48颗,随机均分为A、B两组,各24颗。在离体牙釉牙骨质界上方2mm处截冠并进行常规根管治疗后,A组用石英纤维桩,B组用铸造贱金属桩(钴铬)修复,桩核完成后用烤瓷冠修复外形,两组试件包埋后用压力测试仪进行抗折裂强度测试和折裂模式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 两组桩核系统的抗折裂强度(N)分别为(334.85±15.58)N,(407.76±16.22)N,对两组抗折裂强度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试件的折裂模式,A、B两组可进行再次修复的例数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87.5%和25.0%。结论纤维桩的抗折裂强度虽然低于传统铸造贱金属(钴铬)桩,但其抗折裂强度足以承受双根管前磨牙的日常咀嚼力量,而纤维桩修复失败后可再次修复的概率大于传统铸造贱金属(钴铬)桩,因此纤维桩是更适合修复双根管前磨牙的桩核系统。  相似文献   

14.
排龈技术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缓慢磨耗所致的缺损 ,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而得名 ,该病好发于前磨牙及前牙的唇颊侧牙颈部 ,常呈对称性 ,且多见数个牙同时发生 ,是牙体硬组织中仅次于龋齿的常见病 ,最主要的病因是不正确的刷牙方式。极浅的缺损无症状者可不处理 ;有症状者需行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无效者就必须用复合树脂修复 ,但有的患者楔缺达龈下不易充填 ,本文介绍采用排龈线排龈露出楔状缺损边缘后充填。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例龈下楔状缺损患者 ,共 5 1颗牙 ,前磨牙 32颗 ,后磨牙 19颗。1.2 仪器设备 :美国生产的 0 0 #和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和观察临床中穿髓型楔状缺损的前磨牙,在完善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辅助固位和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充填,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AD/CAM)铸瓷全冠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口腔科修复的196颗穿髓型楔状缺损前磨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93例96颗,对照组94例100颗。2组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研究组采用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充填,对照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及双固化树脂充填,最后均进行CAD/CAM铸瓷全冠修复。参考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订标准(USPHS),分别在修复后半年、1年、2年和3年进行复诊检查和评价效果,综合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根据改良USPHS评价标准,各复查点2组修复体A级评价百分比都>80%,A级+B级评价和为100%,2组临床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穿髓型楔状缺损的前磨牙铸瓷全冠修复前,可以酌情选择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作为充填方案之一,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射直视影像(radiovisiography,RVG)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25例口腔固定修复患者,术前均经RVG投照并图像分析,测量牙冠及牙根相关指标,以便合理选取器械及桩设计,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3颗活髓牙中3例术前实施根管治疗,1例有针尖状穿髓点,经dycal垫底保留活髓,术前可预测穿髓情况,患者均较为满意,桩核冠修复患牙未出现根管侧穿症状,经3个月随访无根折现象。结论:放射直视影像可以及时直观性检查牙体情况,使得口腔修复医师得到全面信息,经济性高,促进并发症有效预防,利于治疗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桩核全冠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115颗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桩核全冠修复,并经1~3年临床观察。结果115颗患牙,105颗未见异常,成功率91.3%。10颗有不同程度的松动、脱落、基牙牙根折裂。结论桩核全冠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效果明显,但要严格控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96~1999年采用各种钉和桩核外配合全冠修复方法,对98个严重缺损的牙体进行修复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l.1病例资料 收集来自就诊的口腔门诊患者,男45个牙,女53个牙;术后1年37个牙; 2年的61个牙.患者的牙位、治疗及修复情况:前磨牙22个,磨牙76个;根管治疗74个,于髓治疗3个,保髓治疗24个;自改牙本质钉14个,根管何32个,银汞钉12个,铸造金属桩核40个。1.2适应证 牙体多些缺损不能备出标准洞形并具有下列条件的:可治愈的牙庆病、根尖周病;能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根管螺纹钉树脂核加烤瓷全冠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 牙体严重缺损的患者120例患牙180颗在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后,根管螺纹钉固位,光固化树脂成核,制备牙体,烤瓷全冠修复.结果 经过2个月~7年的观察,螺纹根管钉树脂核脱落1颗(0.6%),残根及桩修复体同时脱落3颗(1.7%),因根面继发龋牙齿松动拔除1颗(0.6%),因牙根折拔除前磨牙2颗(1.1%),其余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无桩折断病例,成功率为96.1%(173/180).结论 牙体严重缺损采用根管螺纹钉光固化树脂核加全冠修复,操作简便,经久耐用,复诊次数少,形态逼真,色泽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岳朝晖  张峰 《贵州医药》2001,25(3):241-242
光固化复合树脂因操作简便、省时、美观、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牙体缺损的修复 ,针对其修复后产生的牙髓及根尖周病变问题 ,Mclean(1985) [1] 进行改良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术的研究 ,提出将玻璃离子粘固剂 (简称GIC)作为基底材料粘接牙本质 ,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被称作“夹层技术”[1] 的方法。笔者自 1992年以来 ,对2 76例患者 384颗缺损牙体采用夹层技术进行修复 ,以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为对照 ,随访 3年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门诊确诊为龋病、冠折、釉质发育不全、楔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