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道路清扫机在我国越来越普遍,国产的清扫机普遍存在清扫过程效率低、清洗效果不佳、维修率高等问题,论文从清扫机结构入手,以"吸扫式"清扫机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究清扫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所在。以城市道路遇到的垃圾尘粒为出发点,通过计算,得出改进前后清扫机关键性能参数的对比,以期提高清扫机的工作的效率,提高保洁效率。  相似文献   

2.
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为推广机械化清扫作业,提高城市机扫率,特设计一种新型发动机道路清扫机,对其主要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1.制作原因我港近几年煤炭、矿粉及其它散装货物转运量成倍增长,转运过程中大量煤炭、矿粉遗洒在作业面,造成作业面的清扫工作量相应增加。目前作业面主要由人工清扫,人工清扫效率低、质量差,特别是冬季结冰、雨季成泥时清扫难度更大,在清扫运输通道时人车交叉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由此严重影响下一班泊船的货物装卸。为了解决清扫难题,我们决定用ZL50型装载机改装成专用清扫机。2.结构该清扫机除装载机外,主要增设了驱动装置和清扫滚刷,其结构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4.
甘蔗剥叶机含杂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因次分析法建立剥叶指标含杂率与剥叶滚筒转速、喂入输出辊转速、剥叶滚筒间距、交错深度、剥叶元件弹性模量、喂入输出辊间距及剥叶元件装夹角度的数学模型。分别通过ADAMS动力学仿真试验和物理样机试验得到各组因素对应的含杂率数据,利用MATLAB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拟合,得出各影响因素与含杂率的关系曲线图。对通过物理试验拟合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得到组合因素下的含杂率最优值。研究结果表明:含杂率随剥叶滚筒转速增大而减小,随喂入输出辊转速及剥叶滚筒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在试验因素优化组合下,剥叶滚筒转速为800r/min,剥叶滚筒间距为200mm,喂入输出辊转速为100r/min,含杂率优化值为0.343%,达到糖厂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冷连轧过程板面粗糙度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冷连轧生产工艺的特点,通过对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轧制参数和所轧带材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在引入压印率与遗传率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冷连轧机成品板面粗糙度在线预报与控制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宝钢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的生产实践中,定量分析出主要轧制工艺参数对压印率与遗传率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走廊清扫机的三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廊清扫机的能源装置通过传动系统将运动传给两侧的盘形刷,使其分别作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将两侧的垃圾扫到中间,传给中间的滚刷.然后,再由滚刷将垃圾扫入垃圾箱内实现清扫的功能.它可以对各种大小的垃圾进行清理,两侧的清扫刷可方便地清扫墙角及靠近障碍物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正1.清扫收集器结构日照港股份二公司环保队在23台山工630B型装载机上安装了清扫收集器,用于铁矿石等散装货物装卸现场粉尘的清扫和收集怍业。清扫收集器主要由液压马达、清扫辊、毛刷片和收集斗组成.液压马达带动清扫收集器清扫辊及清扫辊上的毛刷片转动,将地面上的粉尘扫入收集斗,从而完成对地面粉尘的清扫和收集工作。装载机清扫车整机如图1a所示,清扫收集器如图1b所示。  相似文献   

8.
针对甘蔗剥叶机结构及运动参数对剥叶效果的影响问题,通过对甘蔗剥叶元件有效长度及运动进行分析,得出剥叶原件有效长度及剥叶滚筒转速和喂入辊转速比值分别与结构参数的不等式关系,并以剥叶滚筒间距、剥叶滚筒转速和喂入辊转速为因素,以含杂率和折断率为剥叶效果指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单因素分析各因素对剥叶效果的影响,得出剥叶滚筒转速和喂入辊转速对剥叶效果影响显著,且二者的优化区间分别为(600~900)r/min和(150~250)r/min,进而计算得到最佳剥叶效果时剥叶滚筒转速与喂入辊转速比值在(2.4~6.0)之间,该研究结论为逆向设计排刷式甘蔗剥叶机结构尺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热轧带钢生产中,工作辊温度是影响带钢板形和凸度的重要因素。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工作辊的二维非稳态温度场计算模型,对精轧工作辊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因素等对工作辊辊温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下工作辊的冷却效果要好于上工作辊的冷却效果;出口侧水量越大,工作辊表面处于高温状态的时间就越短,表面温度下降的越快,有利于抑制工作辊氧化,减少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带钢温度越高,工作辊在轧制过程中的最高表面温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方法对滚刷型青核桃脱皮机进行试验,对影响脱净率和破碎率的3个因素--螺旋毛刷辊的转速、投料速度、刷辊与下栅板初始间隙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毛刷辊的转速对核桃脱净率的影响最大,初始间隙次之,投料速度影响最小,而影响破碎率的因素由强到弱,分别为螺旋毛刷辊转速、投料速度、初始间隙。螺旋毛刷辊转速70 r/min,投料速度25 kg/min,初始间隙56 mm时,综合指标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甘蔗的切割质量和降低甘蔗损失,在自制的小型整杆式甘蔗收割机上进行双因素试验,研究压蔗辊转速和刀盘转速对甘蔗切割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刀盘转速和压蔗辊转速对甘蔗切割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综合平衡法,确定最优组合为刀盘转速为750 rpm,压蔗辊转速为180 rpm。在该组合下,切断后蔗茎头部完好率为57.9%,蔗茎头部轻微撕裂率为24.6%,蔗茎头部中度撕裂率为10.5%,蔗茎头部粉碎率为6.9%。为小型甘蔗收割机的机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铸轧系统传热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影响铸轧系统传热能力的2个主要因素:辊套材料的导热性和内冷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介绍了新型CGT铍青铜辊套材料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导热性的CGT辊套,与37Cr3NiMoV辊套比较,在模拟实际使用工况的仿真分析条件下,铸轧系统的传热能力提高30%;在实验室小型铸轧机上,传热能力提高82%。随着内冷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铸轧系统的传热能力有所增加,但采用CGT辊套材料时,内冷对流换热系数对传热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流体机械》2015,(11):68-71
设计了一套采用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的分离式热管空调,并试验研究了充液率、室内外温差和风机风量等因素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充液率过大过小均会影响系统的传热性能,其最佳充液率为120%左右;室内外温差越大分离式热管空调传热效果越好,空调传热量在室内外温差为20℃时比室内外温差为8℃时增加了228%;当风机风量低于2000m3/h时,传热量和EER随着风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风机风量超过2000m3/h时,增加风量对传热量的影响减小,而EER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反弯辊型比双曲线辊型在矫直过程中更加容易形成等曲率反弯,符合实际矫直情况。利用凹凸反弯辊改造十辊矫直机第二、四对矫直辊,提高矫直质量。利用残余曲率理论解析值求出合理的反弯曲率值,并用MATLAB计算并绘制辊型曲线。应用Abaqus分别建立改造前后十辊矫直机模型,模拟矫直过程,对比采用不同辊型模型的矫直效果。反弯辊型矫直压下量更加合理,矫直后直线度、残余应力都好于普通的双曲线辊型,证明了反弯辊型在超细管材矫直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四辊轧机非常态轧制时板形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四辊轧机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上下左右不对称问题,在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四辊轧机的设备与非常态轧制的工艺特点,从辊系弹性变形模型入手,充分考虑到四辊轧机非常态轧制过程中的上下与左右的不对称性,建立一套适合于四辊轧机非常态轧制时的板形模型,编制相应的板形分析与控制软件,利用该模型及软件不但可以定量预报出带材跑偏、不对称辊型、轧制中心线与轧辊中心线不重合、不对称弯辊、不对称窜辊等非常态因素单独或综合作用对轧机成品板形的影响,而且可以定量预报出对称弯辊、对称窜辊、倾辊等常态因素对成品板形的影响。该模型及软件已经被应用到梅钢1420双机架平整机组的板形分析与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成品板形质量,板形封闭率从项目开展前的2.5%降低到目前的0.5%以内,给机组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轧制压力横向分布直接影响轧辊的弹性变形和轧件的出口厚度分布。文中基于影响函数矩阵法,对轧机辊系受力和弹性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轧制过程中弯辊力和压下率对轧制力横向分布的影响,揭示轧制压力横向分布系数与弯辊力呈近似线性增长、与压下率呈近似线性减小的规律。分析表明,通过调节弯辊力或在轧制规程中改变压下率设定,可改变轧制压力的分布。为轧制压力横向分布函数的在线快速计算和板凸度控制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偏光片外观缺陷的在线检测一直以来就是业界难题,深度学习工具的出现有助于改善这一现状。实验中,对含有缺陷的偏光片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图像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利用深度学习工具学习到了缺陷的特征阈值,将阈值应用到验证集中进行缺陷检测,得到很好的检测效果。然而,打痕缺陷由于图像采集的原因并不能完全检出。此外,偏光片自身的翘曲对检测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轮轨黏着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JD-1轮轨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干态工况下蠕滑率、速度和轴重等参数对轮轨黏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蠕滑率是影响轮轨黏着系数的主要因素;当蠕滑率为0时,黏着系数很小大约为0.02;当蠕滑率在0~1%时,轮轨黏着系数快速增加;蠕滑率在1%时黏着系数达到最大值,随后随蠕滑率的增加黏着系数出现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此时表现为轮轨宏观滑动.轮轨黏着系数随着速度增加而降低,随着轴重的增大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2):187-191
为研究沉没辊装置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技术,开展了沉没辊装置的湿模态和预应力模态分析,分别研究了流体密度、带钢断面及其张力等因素对沉没辊装置振动频率的影响程度及规律,并分析造成频率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沉没辊装置在锌液中振动时的频率比在空气中减小24.4%~58.8%,且频率随着流体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沉没辊装置在带钢断面及其张力等预应力作用下的固有特性影响很小,但一些具有不对称性的振型会减少轴承的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20.
板坯离心锤刀去毛刺高效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场实际,分析了影响去毛刺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刀具角度和毛刺的特性所致,提出了去毛刺高效化的解决措施,通过对刀具角度和摆动辊的改进,提高了毛刺的去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