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库滑坡高速入水激起的涌浪是一种严重的次生灾害,直接威胁到航行船只和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甚至波及上下游拦河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某水库滑坡为例,运用潘家铮滑速和涌浪计算方法,计算了滑坡下滑过程中各条块的加速度、速度,预测滑坡体在暴雨工况下的滑动速度、滑坡体滑入江中激起对岸浪高和下坝址处浪高。结果表明该滑坡最大滑速为21.525 9 m/s,在滑坡对岸引起的浪高达27.96 m,在下游坝址引起的最大浪高达2.728 m。涌浪灾害严重,计算结果为其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冯振  游杨  陈亮  王立朝 《灾害学》2024,(1):45-50
白龙江流域山高坡陡,分布大量高位滑坡,是我国高位地质灾害风险极高的地区。舟曲县立节镇北山古滑坡位于白龙江左岸,滑坡剪出口与江面高差约700 m,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变形破坏。通过资料搜集、遥感调查与解译、现场调查等手段,查明了立节北山滑坡的地质环境与变形破坏特征,基于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与等效流体模型,开展滑坡后破坏运动过程模拟,对远程致灾危险进行预测分析。模拟分析表明,立节北山滑坡若发生失稳剧滑,将形成高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灾害,滑动距离达1 600 m,最大运动速度45.7 m/s,沿途铲刮方量77.7万m3,滑体扩容系数1.32。滑体约200 s后完全停止运动并堆积,堆积区面积2.2×105 m2,覆盖坡脚立节镇一半的范围,最大堆积厚度17.8 m,最大冲击速度30 m/s。研究结果为立节北山滑坡开展风险评价与分区提供定量化数据,为白龙江流域大型高位滑坡精细调查与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南某水电站恩2#滑坡的总体积约800万m3,属大型滑坡,其滑动将对电站地下厂房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在对其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其变形破坏机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评价,为其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黄土滑坡识别及机理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前主要集中在单体或小范围的黄土滑坡识别。超前性的在土地利用规划阶段进行区域滑坡研究,是减轻滑坡灾害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以宁夏彭阳县红河镇为研究区,构建了无人机航摄系统并制作了精度为0.13 m、面积为164 km2的正射影像;进而确定了形态、色调、水文、纹理及微地貌5个识别标志,并结合现场验证确定了180个滑坡;分析了研究区滑坡空间分布、孕灾地貌、平面形态、相对高度、滑动方向,滑坡后缘、滑坡壁及滑坡前缘、滑坡滑动面(带)和滑坡体微地貌特征。研究区黄土滑坡在空间分布上以红河为界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具有群发性;红河河谷两侧的黄土丘陵提供了滑坡孕灾地貌;平面形态上以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滑坡为主;长度在30~300 m上、长宽比在0~1之间的滑坡数量相对较多;滑坡相对高度主要集中在0~90 m的区间内;滑坡滑动方向以北和西北居多;滑坡后缘多为圈椅状、滑坡壁总体上较为平直、研究区大部分老滑坡的前缘基本没有保存;滑坡滑动面(带)的含水率往往较高;滑坡体的微地貌形态常见的有滑坡洼地、滑坡鼓丘、滑坡台阶和滑坡平台等。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大型高速远程滑坡力学机理及控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方华  崔鹏 《灾害学》2010,25(Z1)
根据汶川地震典型高速远程滑坡坡体结构特点及坡体对地震动的响应,认为地震波是造成山体变形破坏的原动力,强烈的地震动是触发岩体高位剪出并被抛射的主要原因。滑坡体被抛射后,撞击铲刮坡面形成高速碎屑流作远程运动,其运动距离决定其造成危害的大小,在不考虑地震长持时的情况下,其后续运动距离决定于不同的内部控制因子,统计分析表明:发震断裂只有触发效应以及"上/下盘效应",与灾害规模无关,多半滑坡发生于平均坡度为30°~45°坡体结构,滑坡体运动距离L与其拔河高度H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坡体拔河高度越大,滑坡体滑过的区域面积及堆积体积就越大,滑坡运动距离就越远,运动性就越强,造成的灾害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化隆群科新区特大滑坡群位于青海省东部,面积约25 km2,垂直落差接近700 m的范围内,广泛分布有大型、特大型滑坡8个,中小型滑坡4个,地质灾害极为发育。该地区地层主要以第三系红层为主,表层多分布有厚度不等的更新世黄土,其中红层有成岩历史短、胶结差,遇水易软化崩解、倾角较缓等特点。坡体在地下水下渗软化和坡脚冲刷作用下,破坏自前缘开始,持续向坡顶扩展,多在坡体形成裂缝和陡坎,沿第三系半成泥岩、粉砂质泥岩界面失稳,顺层滑动,局部表现为切层滑动,形成牵引式滑坡。文中以群科新区大型滑坡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调、钻探、试验等手段,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滑坡的成因机制和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该类滑坡启动的主要原因为坡脚冲刷引起的溯源破坏,其滑动面受控岩层倾角,多与岩层倾角小角度交叉,地下水对滑带的作用表现为滑坡的多期活动性。由于第三系红层滑坡广泛分布,通过其缓倾顺层滑动及特殊的岩土体特点的研究对滑坡的识别和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贾小斌 《灾害学》2016,(4):116-121
以深圳市地面坍塌灾害为研究对象,以事故现场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以及GIS中热点分析为研究方法,对灾害进行了有关时空分布和危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地面坍塌灾害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其主要类型为工程塌陷;在时间分布上,各月都有发灾,汛期多于非汛期,尤其以4-8月为最,月面事故发灾数量与降雨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在空间分布上,事故各区都有发生,基本发生在建成区但整体分布不均,在福田区和罗湖区等老城区以及龙华新区等近年来城市开发活动剧烈的新城区分布密集,在详细位置上发生在人口活动密集的道路、住宅小区和商业街区上的事故占总数的86.8%,道路交叉口和人行道易发生地面坍塌事故;在危害特征上,地面坍塌事故中,深度小于5m、面积在100m2以内、体积在100m3以下的占坍塌总数的98.5%,伤亡人数小于3人、威胁人数在1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潜在经济损失在100万以内的占坍塌总数的96.1%,深圳市地面坍塌灾害是一种城市灾害,虽然单起事故影响范围不广,但由于其多分布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因此危害程度依然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