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专利EP1640466中公布了一种新型高强度高延性Mg—Zn—Y合金的制造技术。该Mg合金内所含的主要合金成分(原子分数%)是:Zn1~4和Y1-4.5,Zn和Y的成分比为0.6-1.3。合金中含有Mg3Y2Zn3金属间化合物相和结构稳定的Mg12YZn相。合金的制备工序是:铸造成坯锭,然后在350-450℃进行热挤压加工。  相似文献   

2.
欧洲专利EP1464719中公布了一种高强度7000系Al—Zn—Mg—Cu铝合金的制造技术。合金的主要成分是(质量分数):Zn8.3%。13.5%、Mg2%-3.8%、Cu1%-2.7%、Mn0-0.5%、Cr0-0.4%、Zr0-0.2%、Ti 0.05~0.15%,其余是Al。合金的制备工艺是:将合金熔液以〈600℃/min的降温速率凝固,淬火至室温,在470℃进行48h的均质化处理。最终获得的合金的抗拉强度〉630MPa.屈服强度〉600MPa,延伸率〉7%。该合金可应用于航空工业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新型AI合金     
美国专利US2006 93512中公布了一种力学性能极佳并且使用温度范围较大的新型AI合金。该合金中含(质量分数):Sc 0.1%-1.9%、Gd2.1%-20%、Zr0.2%-1.9%,也可以添加1%-7%的Mg。该合金可以在-233-+318℃温度区间内使用。该合金由AI固溶基体和具有L12晶体结构的A13X(X为Sc、Gd或Zr)沉淀物弥散相共同发生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专利RU2268319中公布的这种新型AI合金可用于船舶和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制造。该合金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为Mg5.5%~6.5%、Se 0.1%~0.2%、Mn 0.5%~1%、Cr 0.10%~0.25%、Zr 0.05%~0.20%、Ti0.02%~0.15%、Zn0.1%~1%、B0.003%~0.015%和Be0.0002%~0.005%,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814837中公布了一种高强度耐热Mg合金制备技术。该合金主要含有(质量分数)Y 3%~12%、Sm2%~6%、Zr 0.35%~0.8%,Si、Fe、Cu或Ni元素含量不超过0.02%。该合金的制造方法是:将纯Mg和母合金(Mg-Zr、Mg-Y和Mg-Sm)预热至180~220℃,在保护气氛下使纯Mg熔化;在720~740℃向纯Mg中加入Mg-Y和Mg-Sm合金,加热至750~770℃后加入Mg-Zr合金;待合金全部熔化后,除去浮渣;然后精练、保温、冷却、铸造;在500~550℃进行6~12 h固溶热处理;在175~250℃时效处理6~50 h。  相似文献   

6.
美国专利US2005 236075介绍了一种具有高断裂韧性的挤压态Mg—Zn—Mg—Cu合金的制备工艺。这种合金的成分(质量分数)Cu1.95%-2.3%、Mg1.9%-2.3%、Zn8.45%-9.4%、Zr0.05%-0.25%、Si≤0.15%、Fe≤0.15%、Mn≤0.1%.合金中还可以添加Cr0.05%-0.2%、Sc0.01%~0.1%、Ti0.01%~0.2%。  相似文献   

7.
日本专利JP2006 22385中公布了一种新型高性能铸造Al合金。该合金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是:Si2-4、Mg0.2~0.5、Cu0.4~0.8和Ni0.05-0.3。该合金的拉伸强度不低于300MPa,0.2%屈服强度不低于300MPa,延伸率不低于10%。合金的制造工序是:铸造-在515-54.0℃进行热处理-在165~185℃进行时效处理。该合金适于制造汽车构件。  相似文献   

8.
世界专利WO200554529中公布了一种日本研究人员开发的新型铝合金。合金中各种元素含量为(质量分数):Si 10%~16%、Fe 1%~3%、Ni 1%~2%、Ti≥1%、Zr≥1%、Cr≥1%、V 0.5%~3%、Cu 0.6%~3%和Mg 0.2%~2%。先通过气体雾化方法制备出A1合金粉末(其中所含的Si晶粒的平均粒径不超过4μm),然后将粉末压制成块体材料。从室温到300℃范围内,该合金的强度和延性良好.并且具有高的断裂韧性。该合金适合用于制造发动机零部件。  相似文献   

9.
新型铝合金     
日本专利JP2005 171277中公布了两种沉淀硬化型Al合金,一种是Al-Mg—Si合金,另一种是Al—Cu合金。Al-Mg-Si合金的主要合金成分(质量分数):Mg0.8%-1.2%、Si0.4%-0.8%、Cu0.15%-0.4%,其拉伸强度不低于340MPa、0.2%屈服强度不低于320MPa、延伸率不低于14%;Al-Cu合金的主要合金成分(质量百分数):Cu3.5%-5%、Mg0.2%-0.8%,其拉伸强度不低于490MPa、0.2%屈服强度不低于440MPa、延伸率不低于11%。  相似文献   

10.
铸造AI合金     
德国专利DE102,004,053,746中公布的这种铸造AI合金中含有(质量分数):Mg0.1%-0.8%、Si5%-11%、Ag0.05%-5%(最好为0.1%~1.0%)、不超过0.30%的Fe、不超过0.20%的Ti、不超过0.10%的Zn和不超过Fe含量2/3的Mn;合金中每种杂质的含量不超过0.03%,杂质的总含量则不超过0.1%;合金中也可以添加0.2%-0.8%的Cu。合金在砂型或铸模中进行铸造,然后对铸件进行固溶、淬火和退火处理。该铸造AI合金适于用来制造汽车发动机部件,特别是发动机机体、汽缸缸头和曲轴箱等。  相似文献   

11.
新型铝合金     
俄罗斯专利RU2237097中公布了一种可焊接铝合金。该铝合金中各种合金元素的含量范围是(质量分数):Mg4.0%-6.5%、Zr0.04%-0.15%、Sc0.2%-0.3%、Be0.0001%-0.01%、B0.001%-0.01%、Ag0.1%-0.5%,还含有0.01%-0.4%的Y、Ti、Hf或V元素(至少含有其中的两种元素)。该合金热裂倾向低,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和高抗冲击性能,焊接性能良好,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该合金特别适于作为航空用铝合金和其他工业铝合金产品的焊接填料使用.它可以使铝合金焊接接头的抗裂纹能力、强度、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焊丝     
俄罗斯专利RU2265674中公布的铝合金焊丝的成分是(质量分数):Mg5.5%-6.5%、Zr0.002%-0.15%、Se0.1%-0.3%、Be0.0001%-0.005%、B0.001%~0.01%、Mn0.2%~0.4%、Nd0.1%-0。2%,还含有n、Sn或V中的两种以上元素.含量范围是n0.005%~0.15%、Sn0.01%-0.05%、V0.05%-0.15%,焊丝中的其它成分是Al。采用该焊丝焊接Al-Mg、Al-Mg—Li或Al-Zn-Mg—Cu合金时,焊缝具有高的耐热冲击和耐热裂纹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专利WO200571127中公布了一种美国研究人员开发的可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的铸造铝合金。合金中各种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为:Si6.3%-9%、Mg0.05%-0.4%、Mn≤0.8%、Cu≤0.5%、Zn≤1%、Fe≤0.2%、Ti≤0.2%、Sr≤0.04%。铸造结构件最后采用T5热处理工艺处理(250-350℃处理10-30min)。合金成分(质量分数)为Si6.8%、Mg0.251%、Mn0.577%、Fe0.097%、  相似文献   

14.
法国专利Fr2872172中介绍了采用0.005%~0.1%(质量分数)的Ba元素,进行微合金化来制造Al-Cu、Al—Cu—Mg和Al-Zn—Cu—Mg系合金的工艺。合金的制造工序包括:(1)锭坯铸造;(2)热变形加工(例如:拉拔、锻造或轧制)。合金是使用Ba或含Ba的中间合金(例如Ba-30%Si)行微合金化的。最终制造出的合金材料具有高韧性和高疲劳强度,适于用来制造飞行器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专利US2006 21683中介绍了一种新型铸造Al合金。该合金的主要合金成分(质量分数)是:Si4%~9%、Mg0.1%~0.7%、Zn≤5%、Fe≤0.15%、Cu≤4%、Mn≤0.3%、B≤0.05%、Ti≤0.15%,其余是Al。与采用类似工艺制备的E357合金相比,新型合金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较高。该合金适于用来制造航空器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上使用的铸件。  相似文献   

16.
在专利WO/2007/011466中介绍了~种具有高强度和高循环疲劳强度以及良好可铸造能力和可热处理能力的铸态含氮马氏体不锈钢合金。该合金主要由以下元素组成(质量分数):Cr 12.0%-16.0%,Si 1.10%-2.00%,Ni 3.00%-4.5%,最大Cu 3.5%,最大C 0.065%,最大Mn 1.0%,N 0.11%-0.20%,余量为Fe。该合金可最大含有(质量分数)Mo 0.20%,P 0.03%,Nb 0.10%,Co0.25%,S 0.005%,Ta 0.05%,Al 0.05%,V 0.20%,W 0.20%。该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约1007biPa,屈服强度约889MPa,以及硬度约39HRC;该合金可用于制造船用马达螺旋桨和转向臂。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专利JP2005 105308中公布的Al合金板材的合金成分为(质量分数):Mg2.8%~4.8%、Cu0.7%~1.7%、Ag0.1%~0.5%,Mn、Cr及Zr元素的总的质量分数为0.05%-0.3%,且Mg/Cu的质量比不低于2.8,Fe和Si杂质的质量分数都低于0.3%。合金的平均晶粒大小为30~100μm,具有非常好的热硬化性能。板材的制造方法方法是:铸锭、热轧、冷轧,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专利W02006 6869中公布了一种新型Ti—Si基合金,该合金中主要含有Si2.5%~12%、A10.5%、B0~0.5%、CrO。5%、0~1%的稀土金属或Y或Sc元素。质量分数为Si6%~9%、A11.2%~1.5%、0.001%~0.15%稀土金属的近共晶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高于700MPa,断裂韧性大于15MPa&#183;m^1/2,且具有高的抗氧化和抗磨损性能。该合金可用于制造各种高温环境中使用的零件。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专利US2004221929中介绍的这种适于制造冷加工装甲板的α-β型Ti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有(质量分数):A12.9%-5.0%、V2.0%~3.0%、Fb0.4%~2.0%、00.2%~0.3%、C0.005%~0.3%和N0.001%~0.02%,其他杂质总量低于0.5%。Ti合金坯料最好采用下列工序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专利US2005 279427中公布了一种具有良好玻璃态形成能力和延性的Mg基非晶合金。该非晶合金的成分表达式为Mg100-X-YAXBY,其中,2.5%(原子分数)≤X≤30%(原子分数)、2.5%(原子分数)≤Y≤20%(原子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