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者叙述了参加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办的2003国际制浆造纸技术展览会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制浆造纸技术,特别是造纸化学品的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紧迫的问题,制浆造纸作为耗水工业,减少其用水量就成为非常突出的课题。本文总结了国外制浆造纸工业用水和排水情况以及废水治理技术现状。为我国的制浆造纸工业的污染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我国制浆造纸污染治理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近两年我国制浆造纸污染治理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及其在生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从制浆造纸原料结构、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体系、污染治理装备水平和造纸废水排放标准等几个方面就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我国制浆造纸污染治理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新型混凝沉淀技术、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法和人工湿地技术等新技术方面进行了前景展望,并针对碱法制浆过程、废纸制浆过程以及造纸过程提出了应对当前污染治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浆造纸污染治理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了我国制浆造纸污染治理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近两年我国制浆造纸污染治理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及其在生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从制浆造纸原料结构、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体系、污染治理装备水平和造纸废水排放标准等几个方面就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我国制浆造纸污染治理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新型混凝沉淀技术、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法和人工湿地技术等新技术方面进行了前景展望,并针对碱法制浆过程、废纸制浆过程及造纸过程提出了应对当前污染治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田野  陈向斌 《中国酿造》2021,(2):I0026-I0026
近年来,伴随制浆造纸技术水平的提升,以木头、竹子及废纸为原材料的制浆造纸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并在时代变化中得到不断升华。其中,废纸制浆造纸工艺更是成为造纸行业最常用的造纸技术。但是,因废纸制浆造纸工艺需要应用大量化学产品与其他相关辅料,使造纸行业所排放废水污染度剧增,且造纸行业尚未建立成熟的深度处理体系,所以,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成为造纸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制浆造纸工艺复杂,不同原料和制浆方法形成的纸浆特性不同,纸制品也不同。在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过程中,造纸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纸张的质量越来越高,其功能也越来越完善。文章从制浆造纸的原料、制浆造纸方法、造纸漂白方法等环节对制浆造纸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优化原料结构、优化生产工艺及设备、优化污水处理、优化应用互联网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制浆造纸技术的措施,从而为造纸工艺的改进和推广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消息     
《中国造纸》2007,26(8):44-44
2007中国国际制浆造纸技术报告会即将召开由中国造纸学会和美国克劳斯公司合作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制浆造纸技术报告会  相似文献   

8.
钟华 《中华纸业》2014,(5):76-76
正本刊讯(钟华报道)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其官方网站(kjs.m ep.gov.c n/jssf/)公布了《造纸行业木材制浆工艺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造纸行业非木材制浆工艺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造纸行业废纸制浆及造纸工艺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等三项指导性技术文件,供制浆造纸企业参照  相似文献   

9.
介绍碱法化学制浆造纸与氧化铝联产,在传统碱回收系统取消黑液燃烧工段,将适当浓度的黑液直接泵入氧化铝厂作为炼铝配料,经煅烧苛化等工序回收烧碱和热能的新工艺,对其技术原理及联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从小试结果看出,该联产工艺技术基本可行。环境与经济效益显著,不仅为制浆造纸黑液的治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降低了造纸与氧化铝两者的生产成本,构建了一种化学制浆与氧化铝联产的具有区域化循环经济特点的清洁生产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0.
碱法化学制浆-氧化铝联产处理黑液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碱法化学制浆造纸与氧化铝联产,在传统碱回收系统取消黑液燃烧工段,将适当浓度的黑液直接泵入氧化铝厂作为炼铝配料,经煅烧苛化等工序回收烧碱和热能的新工艺,对其技术原理及联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从小试结果看出,该联产工艺技术基本可行,环境与经济效益显著,不仅为制浆造纸黑液的治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降低了造纸与氧化铝两者的生产成本,构建了一种化学制浆与氧化铝联产的具有区域化循环经济特点的清洁生产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详细阐述了中国造纸工业非木材制浆水污染防治进展情况。指出近年非木材制浆黑液治理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绩显著,中国造纸工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但目前非木材中的禾草化学浆排出废水COD,对造纸工业废水排出COD的贡献率仍然最大,半化学浆排出废水COD的贡献率次之,两者仍是中国造纸工业水污染防治的难点及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造纸工业非木材制浆污染防治的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林乔元 《中国造纸》2006,25(5):47-56
详细阐述了中国造纸工业非木材制浆“三废”的污染防治进展,尤其是水污染的防治进展情况。指出近年非木材制浆黑液治理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绩显著,中国造纸工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但目前非木材中的禾草化学浆排放废水的COD,对造纸工业排放废水COD的贡献率仍然最大,半化学浆排放废水COD的贡献率次之,两者仍是中国造纸工业水污染防治的难点及重点。强调了随着非木材制浆碱回收技术的快速发展,白泥产量会猛增,它已成为非木材制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一大难点,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制浆造纸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峻  李军  陈克复 《中国造纸》2020,39(4):69-73
制浆造纸行业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减排任务艰巨。在环境倒逼下,造纸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完善末端治理技术,污染控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国家和地方环境治理由浓度控制走向总量控制、质量控制,原有技术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解决水污染的更高要求,必须创新污染防治方法。本文介绍了制浆造纸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内涵,并结合化学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废纸制浆与造纸过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实践,提出了解决制浆造纸行业水污染的对策,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涉及制浆、漂白、废纸回收利用及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节省能源和环境友好的特性.本文对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漆酶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漆酶是一种多酚氧化酶,参与木素的降解或聚合,具有氧化木素的能力,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已拓展到脱墨、漂白、制浆、废水处理、增加湿强性能等诸多方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漆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陈嘉翔 《中华纸业》2011,32(6):83-87
介绍了国外研究的关于废纸制浆白水的组分及其对废纸浆浮选和漂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曾经是制浆造纸工业发达的国家,但目前正面临工业转型的历史时期.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型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造纸工业与科学研究现状,这对中国造纸科技工作者思考未来的发展将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草浆黑液污染治理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造纸工业是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之一。我国造纸工业原料中80%以上是草类纤维原料,不能有效回收和利用草浆黑液,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国内外对草浆黑液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能耗和环境等问题,制浆造纸工业的发展已严重受阻。寻找节能环保型制浆技术是摆在我国浆纸工业面前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置换蒸煮系统(Displacement Digester Systems)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节能的间歇式制浆技术,由于其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已逐渐成为制浆蒸煮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该文在介绍置换蒸煮工艺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其蒸煮终点难以判断,提出了相应的检测和监控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制浆造纸过程中的生物质精炼理念,利用热水预水解预先提取杨木木片中的半纤维素,然后对水解后的木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探讨预水解因子(P因子)对半纤维素提取和后续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水预水解对半纤维素的提取效果显著,且P因子可较好地控制预水解反应过程;预水解处理能提高后续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的效果,降低蒸煮用碱量,但会增大后续浆料打浆难度,同时降低成纸的某些物理性能。综合考虑后续水解液的生物质利用和水解木片的硫酸盐法制浆,当P因子为608~1060时,水解液中的聚戊糖提取率为33.18%~35.31%,相应的预水解KP制浆得率为39.47%~37.12%;与未经热水预水解处理的对照样相比,热水预水解处理后浆料性能和黑液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