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以降129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源  高晓山 《北京中医》1989,(4):15-17,14
中药十八反是传统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中国药典》1963、1977、1985年版均采纳了十八反内容,规定:凡“注明畏、恶、反者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不宜同用”。但许多古今医案中又可见到应用含十八反药物的案例(以下简称反案)。本文试图通过这些反案,探索十八反药物的应用特点和规律,为十八反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一、资料来源1.医案部分:古今医案浩如烟海,本文随机搜集了明清以降129家医案,计:明代6家,清代62家,近、今61家。为避免案例重复,资料均收自各家医案及医疗经验专著,或综合医  相似文献   

2.
肝病多见且难治者为多,但若能合理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则常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打破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言论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制约和禁锢,经过对数十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辨治肝病的临床案例进行总结,证实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反而在临证运用中取得了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2,21(5):7-10
“十八反”配伍用药在经方合方使用时难免会碰到,临床可不拘泥于“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而用之,疗效颇佳。本文通过列举数则睡眠障碍辨治案例,以此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病变虽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但合理地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可是,由于受到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张子和《儒门事亲》等强调“十八反”配伍禁忌的荒谬言论的严重制约和禁锢,当今中医往往不敢使用“十八反”配伍用药,从而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经过对数十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治疗的临床案例进行总结,证实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不仅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反而还能在临床中取得更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明清以降129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源  高晓山 《中医杂志》1989,30(9):10-13
中药十八反是传统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中国药典》1963、1977、1985年版均采纳了十八反内容,规定:见“注明畏、恶、反者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不宜同用”。但许多古今医案中又可见到应用含十八反药物的案例(以下简称反案)。  相似文献   

6.
十八反临床应用掇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所属中药配伍禁忌,但临床经验表明,若辨证准确,运用得当,确能愈顽疾,起沉疴[1]收桴鼓之效.现精选近30年来典型案例予以说明,以期对十八反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药"十八反"基层医院应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调查基层医院应用中药十八反的现状.检索某县级中医院及9所乡镇卫生院2008-2011年的处方78 238首,对其中含十八反药对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含十八反药对的处方255首,其中乌头组198首,甘草组57首,藜芦组0首,以附子半夏应用最多,并出现多组反药同用的情况,临床医生对十八反问题多持回避态度.中药十八反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是客观存在的,并非绝对的禁总.  相似文献   

8.
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十八反是在相反基础上形成的一组严格的配伍禁忌,最早起源于五代,至宋元编为歌诀.对于十八反的应用,古今有之,<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都有包含十八反组对的方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十八反中所列药物配伍确有相互影响药效的作用,但对于特殊情况下巧用十八反配伍亦可达到治疗目的,中药十八反虽然不是绝对配伍禁忌,但在临床应用中仍要谨慎用之.  相似文献   

9.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1,20(5):11-14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治病用方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如赤丸、甘遂半夏汤、附子粳米汤、瓜蒌瞿麦丸等便是真实案例写照。本文列举了数则血液系统疾病的验案,所用之处方均涉及中药“十八反”配伍,认为其取效的关键在于所用方药是从临床实际出发而不囿于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如此才能真正将临床疗效的提高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乌头半夏合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的临床综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源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2):121-122
<正> 乌头反半夏是中药十八反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临床医家视作配伍禁忌。然而,成功的运用这组相反药物者也不乏其人。笔者统计,建国以来发表的175篇临床应用十八反的资料中,以乌头配半夏的应用频率最高,主治痹症的文献及案例数最多,这说明,乌头半夏合用不是绝对配伍禁忌,可能在治疗痹症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年版本、《中药学》历版教材均采纳了相关内容,规定凡注明“畏、恶、反者”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同用。但中药方剂大辞典中,含有十八反药对的案例颇多,其中半夏配附子和半夏配乌头的方剂最多。前人研究发现,各相反药对的主治病症多不相同,其中乌头配半夏以治疗风寒湿痹及中风瘫痪的案例最多,附子配半夏以治疗伤寒及痰饮的案例最多。已有研究虽然明确了各相反药对各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十八反"药理毒理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方法:归纳"十八反"药理毒理研究特点,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十八反"新研究方法。结果:已有"十八反"药理毒理研究有不规范处,缺少含"十八反"中药在复方中应用情况研究;建立中药配伍数据库,规范"十八反"相关实验研究。结论:完善"十八反"相关研究,进行数据挖掘,开展复方中"十八反"应用情况研究。  相似文献   

13.
乌头反半夏是中药十八反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临床医家视作配伍禁忌。然而,成功的运用这组相反药物者也不乏其人。笔者统计,建国以来发表的175篇临床应用十八反的资料中,以乌头配半夏的应用频率最高,主治痹症的文献及案例数最多,这说明,乌头半夏合用不是绝对配伍禁忌,可能在治疗痹症方面  相似文献   

14.
“十八反”是中药的配伍禁忌,沿用千年,其内容在历代本草著作多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各版次都对“十八反”内容进行了收录,称其不宜同用.“十八反”虽属配伍禁忌,但自古以来在同方配伍、临床医案中屡见不鲜,而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亦不乏其例,且屡获良效.对于反药能否同用的问题,历代医家一直争议较大.现笔者系统查阅关于“十八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相关文献,并将其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已有"十八反"化学研究的分析,提出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分析已有"十八反"化学研究特点,归纳存在问题,探讨"十八反"新研究方法。结果缺少不同类成分配比的"十八反"研究,应建立配伍数据库,与药理研究结合,探讨含"十八反"中药复方的配伍化学特点。结论探讨"十八反"是否相反的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药"十八反"临床应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十八反"是传统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医家多有人望而生畏,甚至谈"反"色变,不敢越雷池一步;与此同时,也不乏应用相反药物的案例,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药物代谢酶探讨中药"十八反"配伍致毒/增毒机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中药“十八反”、药物代谢酶方面的文献37篇,对中药十八反配伍药物组合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中药十八反配伍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体内、体外研究方法与思路及现有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如体外实验不能全面反映体内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结果,通过代谢酶mRNA浓度的测定不能全面反映其活性的变化等,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考察十八反药物对代谢酶的影响,应从体内、体外实验两方面来进行,还应结合毒性成分的代谢变化对毒性产生或增强的影响及其关联规律,进而从药物代谢酶的角度探讨十八反可能的致毒/增毒机制,为十八反配伍禁忌机制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十八反"研究的现状,提出研究思路。方法:归纳"十八反"文献与临床研究特点,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十八反"的新研究方法。结果:"十八反"中药在文献及临床中均有相关应用,其配伍禁忌的文献、临床均有不确切之处;应考证"十八反"的具体细节,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适当开展临床研究。结论:针对"十八反"已有研究的不足,完善"十八反"的文献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药"十八反"配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青  邓毅  宁艳梅 《西部中医药》2007,20(11):11-12
通过对中药十八反的产生、古今医者的临床应用、现代药理学研究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十八反的药物之间配伍存在一定的关系,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可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慎重配用.  相似文献   

20.
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现代药性理论研究争议最多的问题。近年来 ,有关中药十八反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多 ,如中药十八反中部分禁忌中药的毒理实验研究、中药十八反相关的药理研究、中药十八反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等。其研究思路及方法不同 ,实验结果也不相同 ,至今仍无定论。本文就近年对中药十八反实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为十八反实验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毒理研究  在毒性研究方面中药十八反报道较多 ,急性毒性实验是其中之一。有实验用小鼠一次给药连续观察三天 ,计算半数致死量 (LD50 ) ,结果表明芫花、海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