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家粮食局组织制定的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己于2 0 0 3年1 1月1 1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正式发布,并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继去年《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等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我国粮油标准化工作的又一件大事,对于提高我国植物油产品质量、规范植物油产品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标准制修订的原则制修订新的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是新形势的需要。近几年,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2.
纵横信息     
正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卫生计生委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将《食用植物油》的适用范围扩大至"食用植物调和油",并明确要求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当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征求意见截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脂》2004,29(6):5-6
各位来宾: 大家好!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家粮食局组织制定的<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已于2003年11月1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发布,将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继上年<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我国粮油标准化工作的又一件大事,对于提高我国植物油产品质量、规范植物油产品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种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售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常见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0个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三种食用植物油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规定的样品分别占相应品种调查数量的6.38%、7.14%和47.37%,部分食用植物油中存在掺杂现象。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67个食用植物油样品中,含量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为大豆油中的亚油酸,花生油中的油酸和菜籽油中的油酸,平均含量分别为51.54%、42.20%、38.87%。  相似文献   

5.
正花生、大豆、葵花籽是我国主要油料品种,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是深受我国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用植物油,3种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已经占食用油总消费量(2016年3 075万t)的60%以上,其品质质量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2002年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植物油生产、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要求,研究制修订了8项植物油产品国家标准,经过十几年的实施,建立良好的国内单品种植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家粮食局组织制定的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己于2003年11月11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正式发布,并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继去年《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等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我国粮油标准  相似文献   

7.
PCR法检测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无法鉴别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动物油脂的问题,尝试用PCR法测定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鉴别是否掺入动物油脂,为食用植物油监管,特别为治理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地沟油的非法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氧丙烯甘油醚〉(GB 1886.297-2018)等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2018年第5号)》,其中包括《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用油(GB2716—2018)》,这个新国标将原来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并在一起,是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的整合修订,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东省各地市不同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状况。方法 在广东省各地市的餐饮单位随机抽取食用植物油样品512批次, 根据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6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和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对其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为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和黄曲霉毒素B1。按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产品明示标准及质量要求, 判定是否合格。结果 总合格率为93.55%, 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的合格率均为100%, 酸价和黄曲霉毒素B1的合格率分别为99.41%和93.55%。结论 2017年广东省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植物油的总体质量水平良好, 散装食用植物油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较严重, 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于2018年6月21日发布,并将于2018年12月21日实施。该标准是对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GB 7102.1-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的整合修订。与原标准相比,内容的主要变化是完善了术语和定义、删除了煎炸过程中植物油的羰基价指标、修改了酸价和溶剂残留指标、增加了对食用植物调和油命名和标识的要求等。根据不同品种植物油的特点,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相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后的  相似文献   

11.
张婧妤 《中国油脂》2022,47(3):5-10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导致进口依存度高,202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下降到31.5%,供给侧和市场风险加大。利用1965—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等相关数据,对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变化、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根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和我国油料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提出了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对进一步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格局、推动我国人民健康消费、改善我国油料供给能力和结构、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标准进行了梳理,同时参考国际食品法典食用油脂标准,对食用植物油重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提出我国现行植物油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纵横信息     
《中国油脂》2012,(9):90
国家质检总局通知进一步加强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监管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监管的通知》(下称《通知》),该《通知》规定对经检验不符合中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进口食用植物油,一律不允许进口。在此《通知》正式生效之后,对于不达标的棕榈油将不能再作为食用植物油进口,但仍可以作为原料油进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黑花生脂肪油进行了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卫生指标及急性毒性试验研究,探讨了以黑花生为原料开发新型食用植物油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黑花生脂肪油理化性能良好,营养成分丰富;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及苯并(а)芘含量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初步判定其食用安全性。可见黑花生脂肪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油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油脂》2006,31(2):67-67
据《中国食品报》消息,2006年1月5日,卫生部组织部分省市对市售的食用植物油产品进行国家卫生监督抽检,结果发现餐饮业的食用植物油产品的食品卫生问题比较突出,食用植物油的合格率仅为87·2%。卫生部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对集贸市场、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经营或使用的植物油进行监督抽检,抽查指标为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等,共抽查292份植物油,合格率为93·2%。抽检结果显示:过氧化值超过国家标准是食用植物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本次抽检不合格的20份食用植物油中有13份过氧化值指标超标。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各地…  相似文献   

16.
对2014—2016年北京市市售食用植物油质量进行调查,分析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问题和存在的质量隐患,提出了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保障对策和建议。即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管理技术、提高和完善食用植物油标准体系、加强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和宣传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的五项食用植物油产品标准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将于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为此我们对食用植物油产品国家标准制修订目的和指导思想,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五个标准的质量指标内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18.
张洋 《中国油脂》2022,47(4):1-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的持续走低,提高我国本土食用植物油料的供给、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梳理前人研究和官方信息,整理出2000—2019年我国传统八大食用植物油料的产量数据,并结合相关研究计算得出对应历年食用植物油本土供应量,同时建立Holt双参数线性指数平滑模型对我国本土食用植物油料和油脂的总供给进行预测,结合国家食用植物油发展规划,进一步分析当前制约我国食用植物油发展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国家制定食用植物油料油脂发展规划,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食用植物油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之一,不仅富含人体所需三大营养物质之一的脂肪,而且还能提供其他多种营养成分,因而与人们的饮食和健康息息相关。食用植物油的保质保量供应事关国家食品安全。食用植物油种类众多,不同食用植物油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对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和小品种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开发现状、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以及主要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的改良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6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发布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新国标是将原来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并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