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信目标探测识别电路的小型化设计是红外成像引信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从红外成像引信的工作原理出发,从器件的选取及系统实现角度分析了多种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SP和FPGA的系统小型化设计方案.系统具有自动目标识别、精确炸点控制和抗干扰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FPGA技术和DSP技术是实现红外成像引信用电路系统小型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该引信用电路能满足引信小型化、实时性、低功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英国桑恩EMI电子公司在主动红外、磁及MMW雷达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公司目前正在研制应用于各种武器的MMW雷达导引头,并将此技术与主动红外及磁技术一起应用于各种导弹、炸弹和地雷(水雷)的近炸引信中。桑恩EMI电子公司认为,它花在主动红外引信和雷达引信上的研究和发展经费(包括公司自己投资及英国国防部合同拨款)在世界上各个公司中是最多的。该公司强调,建立高度完善的数据库对选择引信最佳参数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对目标特征和杂乱回波信号特征进  相似文献   

3.
引战配合概率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红外导弹引头瞄准点与引信作用点重合或不重合时引战配合概率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导弹与目标碰撞的数学模型和近炸引信与触发引信作用顺序的判定法则。  相似文献   

4.
光学引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被动式光学引信工作原理 被动式光学近炸引信已应用于射击空中目标的导弹中,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目标的红外(热)辐射。热发动机部件(喷管、排气管等)、热气闪烁和飞机周围空气流动而引起的机身加热,这些都是空中目标(飞机、导弹等)的红外辐射源。低速飞行时,机身的红外辐射比发动机和其喷气流的红外辐射低;而随着飞行速度增加,机身的红外辐射  相似文献   

5.
目标与导弹近区RCS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与导弹近区RCS技术在近区目标特性研究中尤为重要,但近区RCS技术报导极少。本文研究弹目距离小于2D~2/λ的近区、非平面波和非均匀照射、体目标和体天线情况下,分析研究近区RCS与距离、频率、极化、目标尺寸和姿态、天线方向图的关系,总结近区RCS实验方法,提出一种实用的双功能动/静态近区RCS测量系统,并提出测量定标修正和利用计算机技术,采取背景相减技术,提高了测量可靠性和置信度。本文对引信目标特性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种空空导弹主动激光近炸引信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空空导弹主动激光近炸引信的特点,介绍一种空空导弹主动激光近炸引信实现方案及各分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功能、实现途径,该方案改进了激光近炸引信的信号处理方法,提高了激光引信的抗干扰能力,给出了激光近炸引信作用距离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了激光引信对目标的毁伤概率,并仿真了对目标的毁伤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 TBM目标特点 ,针对一种伪随机码引信 ,计算了该目标的镜面反射点的位置和强度 ,建立了目标近区电磁散射的数学模型 ,给出了针对该引信的目标回波信号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从面空导弹被动式红外引信基本作用原理出发,在分析各种空袭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基础上,讨论被动式红外引信对各种空袭目标的作用特点及引战配合,目标毁伤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标近区散射特性和辐射特性的研究是无线电引信的关健基础课題之一。如何克服目标闪烁效应,对提高引战配合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毫米波被动式引信有着十分良好的目标近区辐射特性,能克服目标的闪烁效应,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抗干扰性,为解决引战配合提供了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文章主要讨论了对空目标的毫米波辐射温度模型,对空毫米波被动式引信的天线温度模型,为对空毫米波辐射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验,首次验证了对空毫米波被动式引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近区目标特征信号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米波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消除或降低背景噪声干扰技术的发展,使缩比目标 RCS 在暗室内测量得以实现。在近区测量中研究目标受引信天线局部照射下的 RCS,可为引战配合、引信整机设计、目标散射数学模型提供可靠的数据。动态仿真测试可以逼真模拟出弹目交会过程中的 RCS。利用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可以较精确地算出运动目标瞬时位置的 RCS。  相似文献   

11.
从面空导弹被动式红外引信基本作用原理出发,在分析各种空袭目标红外辐射的性的基础上,讨论被动式红外引信对各种空袭目标的作用特点及引战配合,目标毁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航空航天部(航天系统)第一情报网为促进高技术的发展,使制导与引信技术向纵深发展,定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在山东济南召开全网大会暨专业技术研讨会。研讨内容为“制导与引信技术动态分析。”一、征文范围:1.主动雷达导引头天馈技术研究;2.主动导引头发射机技术;3.近区目标特性测试技术;4.制导与引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外主要的超低空引信进行了分类,论述了主动无线电引信、制导引信、激光引信、红外引信等超低空引信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适应范围。超低空主动无线电主要采用波门压缩技术和频谱识别技术,超低空激光引信采用波门压缩技术,超低空制导引信采用频率分辨或频谱识别技术,超低空红外引信采用抗阳光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无线电引信近场目标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潘曦  崔占忠 《兵工学报》2008,29(3):277-281
阻无线电引信近炸、碰炸的自适应控制为应用背景,建立了目标近场散射特性模型,旨在得出引信处于目标电磁散射近区时,近炸和碰炸情况下的多普勒信号及其频谱的变化规律。针对连续波多普勒体制引信,讨论了点目标情况多普勒信号以及频谱的变化规律,进而研究多点目标,给出了多点目标回波信号以及多普勒频率的仿真结果。采用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法建立体目标的散射特性模型,并给出了多普勒频谱特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若愚  涂建平  梁谦 《航空兵器》2013,(3):44-47,51
基于未来战争对空空导弹近炸引信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探测技术——太赫兹技术,研究了该技术在空空导弹近炸引信领域中应用的独有优势和潜在实现可能性,浅析了基于太赫兹技术近炸引信的目标特征部位识别方法,为新型探测技术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几何光学与几何绕射等理论,以长空一号靶机为引信典型目标,建立了弹目交会条件下的引信近区目标RCS数学模型。完成靶机、引信1:1验模测量表明,数学模型与实际测量相比,有较高的精度,方差相对误差小于5%,引信启动点偏差的标准偏差小于0.5m。  相似文献   

17.
红外成像在引信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动目标识别一直是各国军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一次性识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红上成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被认为是解决自动目标识别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首先简述了红我成像引信技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描述,再根据引信一次性目标成像的非完整图像特征,从而论述了红外成像引信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8.
红外成像引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成像引信发展概况和引信近域一次性掠视扫描成像和大畸变图像的形成机理。研究一种以实现引信对目标、目标部位以及主要交会状态参数的一次性自动识别方法, 从而提高引信对目标的自动识别、自动炸点控制(智能引爆)和抗干扰等先进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隐形技术已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介绍了武器系统探测目标过程,详细讨论了近炸引信探测目标的原理及目标隐形化技术的应用状况与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并提出了近炸引信反目标隐形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物理光学法和面元法的目标近场RCS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求解目标近区电磁散射特性,提出基于物理光学法和面元法计算目标近场雷达截面积(RGS),即采用目标形体构造的面元法建立目标的表面模型,利用物理光学法计算目标近区场上的每单元的散射场,而后对所有单元的散射场矢量求和得到整个目标的散射场和雷达散射截面(RCS).将目标的RGS计算结果代人引信电路仿真模型获得的目标多普勒信号和引信启动点与实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一致,证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