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分离筛选浙贝母内生真菌并对抑菌活性菌株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组织分离印迹对照法从浙贝母植株中分离内生真菌。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对活性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绘制抑菌活性变化曲线、培养基消耗曲线和次生代谢产物浓度变化曲线,利用高效发酵体系对Aspergillussp.BJ7进行发酵,将发酵液进行分离浓缩,并利用石油醚、乙酸乙脂和正丁醇进行萃取。结果:分离得到36种,内生真菌,其中叶中14种,茎中9种,地下鳞茎中13种。发现地下鳞茎中分离的BJ7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经鉴定,该活性菌株的外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曲霉属有极高的相似性,初步确定为As—pergillussp.BJ7。发酵9天时BJ7的抑菌效果最好;发酵液分离浓缩后仅在正丁醇层出现抑菌效果,且当温度大于500C时浓缩液失去抑菌活性,BJ7菌丝体提取液与碘化铋钾试剂反应结果呈阳性。结论:浙贝母分离得到了36种内生真菌,其抑菌活性菌株BJ7抑菌活性较高,其抑菌活性物质极性较大且热不稳定,具有产生生物碱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见血封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离和鉴定见血封喉Antiaristoxicaria根韧皮部中的内生真菌,并检测其抑菌活性.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gtureus (MR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对内生真菌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从见血封喉根的韧皮部中分离出6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分属于聚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 LK.ex Fr.)、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 LK.ex Fr.)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 DC.ex Fr.).其中内生真菌J6的发酵上清液对MRSA有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8 mm.结论 首次对见血封喉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内生真菌J6对MRSA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尖瓣海莲叶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B21的发酵液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筛。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桑叶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B21的发酵液挥发油,GC-MS鉴定挥发油成分,96孔板酶标法对挥发性组分抑菌活性初筛。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性组分,每100 g发酵产物得到挥发油1.82 g。GC-MS共鉴定出挥发油组分39个,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3.89%。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20 mg·L~(-1)下,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尖瓣海莲叶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B21发酵液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拓展了其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5种不同食(药)用真菌菌株对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双向固体发酵的转化作用,得到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发酵菌质产物。方法经过板蓝根和大青叶平板初筛法和三角瓶复筛法,获得能在大青叶和板蓝根上生长的优势菌株;进一步通过抑菌实验和薄层色谱(TLC)实验,确定发酵得到的菌质产物的抑菌作用。结果复筛得到能够在板蓝根(灵芝11、灵芝13、灵芝7)和大青叶(灵芝2、灵芝11、灵芝3)上生长良好的菌株,其中含灵芝3和灵芝11的发酵液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TLC结果显示,灵芝2发酵大青叶的甲醇提取物有蓝色斑点为发酵后新增成分。结论板蓝根和大青叶经药用真菌进行双向固体发酵后能够有效提高其抑菌作用,而且有新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6,(8)
目的:鉴定一株来源于博落回植株叶片并具有抑菌活性的真菌菌株BLH34,对其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真菌菌株BLH34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特征与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菌株BLH34对3种供试菌有抑菌活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菌株BLH34被鉴定为不整青霉Penicillium turbatum,其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5%可溶性淀粉、4%蛋白胨、0.06%NaNO_3和0.012%MgSO_4·7H_2O。结论:经过初步优化后菌株BLH34抑菌活性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次生代谢产物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证明在猪苓菌发酵过程中加入假单胞杆菌、灵芝、金针菇等几种菌的发酵液对猪苓多糖产生是否具有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发酵培养法。平板培养法直接测定生长量;发酵培养所得的发酵液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在猪苓菌发酵培养过程中加入假单胞杆菌、灵芝、金针菇等几种菌的发酵液可使猪苓菌球数量增多、重量大、多糖含量高。以假单胞杆菌发酵液的处理效果最佳;在平板培养时,培养25d菌落直径达72.25mm,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在最佳产糖期发酵液中粗多糖含量达7.800mg·ml-1,而对照分别为48.63mm和5.200mg·ml-1。结论:在猪苓菌丝体培养过程中加入假单胞杆菌、灵芝、金针菇等几种菌的发酵液均对其菌丝的生长及发酵过程中多糖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6株广东大型真菌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G027、鸟巢菌(Cyathus sp.)G026、革耳菌(Panus sp.)G028、光亮小红孔菌(Pycnoporellus fulgens)G033、菌核斗菇(Lentinus tuber-regium)G025和有柄灵芝(Ganoderma gibbosum)G036的发酵提取物进行抑菌和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SRB法对这6株大型真菌的发酵提取物进行抑菌和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菌株G027、G028、G026和G03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00、18.23、14.96和14.30mm;6株大型真菌对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和人肝癌细胞HepG-2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G027的活性最为显著,对这4种肿瘤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2.84、6.44、11.88和2.96μg/mL。结论:6株大型真菌具有抑菌和(或)细胞毒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汤姆青霉Penicillium thomii FS77发酵提取物对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抗菌活性物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滤纸片法、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海洋真菌汤姆青霉FS77的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植物病原真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柱枝双孢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的抑制作用;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这2种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结果:汤姆青霉FS77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均为14.35、10.67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6 mg/mL;对植物病原真菌链格孢、胶孢炭疽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均达50%以上,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12mg/mL。结论:海洋真菌汤姆青霉FS77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抗菌活性物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蛇菰内生菌的活性有效成分抑菌作用.方法 通过对分离纯化的49株筒鞘蛇菰内生真菌进行纯化液体发酵,发酵液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并对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分别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蛇菰内生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有18株蛇菰内生菌发酵液对细菌有抑菌作用.抑菌活性物在乙酸乙酯相中.通过薄层色谱和化学反应得出乙酸乙酯相中物质有黄酮类和甾体类.结论 分离得到的18株蛇菰内生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相的黄酮类和甾体类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海洋放线菌WB-F5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以抑菌活性为指标,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水质、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装液量等因素对菌体量及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建立和优化了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发酵工艺及发酵条件。同时初步研究了发酵所产抗菌活性物质的部分性质。结果:通过正交实验对WB-F5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其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条件:发酵温度28℃、pH9、1000mL体积锥形瓶装液300mL、摇瓶发酵6d、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黄豆粉1.5%、葡萄糖1%、自来水1000mL。初步确定其活性产物为中等极性、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均较好的物质。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单体积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五味子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五味子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抑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单增李斯特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酿脓链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为试验菌株,用菌饼法及纸片法对分离的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从药用植物五味子中分离到36株内生真菌,其中有33株内生真菌对指示菌均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91.67%;有30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对指示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占总分离菌株的83.33%。结论药用植物五味子的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抑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黄芪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成分研究。方法:将分离得到的黄芪内生真菌28株,按优化的发酵条件发酵培养8天,滤除菌体,得发酵液。对发酵液不同方法分别处理后,进行黄芪皂苷类、黄芪多糖类和黄芪黄酮类成分检测研究。结果:黄芪皂苷类成分检测中Salkowski反应、TLC检测、HPLC检测都没有阳性结果;黄芪黄酮类成分检测,颜色反应也不明显;黄芪多糖类检测为阴性结果。结论:单一黄芪内生真菌发菌液中没有检测到黄芪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3.
木香等中药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外检测木香、香附、地肤子、吴茱萸4种中药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真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基法进行检测。测定4种中药乙醚部分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不同浓度木香乙醚提取物抗3种真菌的量效反应关系。结果:4种中药中木香的乙醚部分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MIC为2.5~5mg/ml,并且抗3种真菌作用均有量效反应关系。结论:木香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角膜真菌的抗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鉴定活性真菌的分类地位。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从北沙参基原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为指示菌株,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对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有4株内生真菌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抑菌圈直径与4 U/mL硫酸庆大霉素抑菌圈直径的比值(d/D)最大可达1.07;有1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d/D值最大为0.65;有3株内生真菌对白色假丝酵母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与0.2 mg/mL氟康唑的d/D值最大可达1.27。19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归于4个目,5个科,7个属,8个种。结论北沙参植物中存在多种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对于北沙参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及药材道地性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六种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与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取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研究其抑菌特性,为临床应用和水产品的防病治病提供依据。方法:用水煎煮法和乙醇提取法,提取6种中草药(草乌、南蛇藤、蒲黄、莽草、苦参和黄连素)中的活性成分。用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检测中草药活性成分对临床常见致病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6种中草药中,黄连素的抑茵作用最强,南蛇藤次之,草乌与苦参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而对真菌没有作用,蒲黄与莽草则对细菌和真菌均无抑茵作用。结论:中草药活性成分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及活性基因,有效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内生真菌,研究内生真菌的分布并初步探讨和筛选具有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的特异菌株。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鉴定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受试对象,采用对峙法和管碟法分别对内生真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相进行抑菌实验;采用MTT法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醋酸乙酯萃取相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28株内生真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内生真菌归属于10个属,其中镰刀菌属为优势属。抑菌实验结果显示28株内生真菌中,有7株至少能对1种指示菌有抑菌作用,其代谢产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相对3种指示菌和Hep G2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种群丰富,从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具有潜在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抑菌、抗肿瘤候选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葛飞  唐尧  龚倩  马琪森  杨良军 《中草药》2016,47(9):1554-1559
目的比较银杏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并对其抗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银杏叶、枝条、果实等组织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和根霉为抑菌指示菌,采用滤纸片和平板孔阱扩散法,对40株银杏内生真菌发酵液抗菌活性进行初筛和复筛;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型HPLC、薄层色谱(TLC)和HPLC-MS等方法,对抗菌活性较高的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YXY009菌株的抗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40株银杏内生真菌中,18株为不产孢真菌;产孢真菌中,青霉属和曲霉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总菌数的17.5%和15.0%;YXY009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对酿酒酵母和根霉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2.35±1.32)和(23.60±0.83)mm;从YXY009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有效成分,初步鉴定为毛果杨苷。结论首次从银杏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出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化合物毛果杨苷。  相似文献   

18.
宁夏枸杞内生菌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金霞  杜晓宁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1):2072-2077
为筛选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的枸杞内生菌资源,对分离自宁夏枸杞的10株内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和体外细胞毒活性进行检测,通过ITS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5株内生真菌对供试病原菌都未表现出抑制活性,放线菌AL6对3种病原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AL5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活性。但内生真菌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放线菌。当发酵液浓度为0.2 g·L~(-1)时,有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50%。序列分析表明,5株内生真菌隶属于曲霉属、青霉属和翘孢霉属。5株内生放线菌隶属于链霉菌属、微球菌属和拟诺卡氏菌属。曲霉属菌株FL1对A549和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都较强,其IC_(50)分别为0.022,0.028 g·L~(-1),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中医药》2015,(5):65-67
目的:对两面针内生真菌Y118菌株代谢物的抑菌作用进行初步测定,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孔穴扩散法把菌株Y118的代谢物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测试其对7种病原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菌株Y118发酵产物的提取(萃取)物和发酵液,对大部分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正丁醇提取物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最明显且广谱;某些病原细菌对部分提取物或发酵液表现较敏感。结论:两面针内生真菌Y118菌株代谢物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紫藤瘤提取物抗病原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培云  刘劲松  陈爱民  钟文武  王刚 《中成药》2012,34(10):2018-2020
目的 研究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对5种作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的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对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对真菌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在5 mg/mL和2.5 mg/mL质量浓度下对5种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对油菜菌核、棉花枯萎、小麦赤霉的抑菌率高达50%左右.对细菌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对6种细菌基本无抑菌效果.结论 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