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毫针刺及中药疗法。主穴:合谷、下关、颊车,风热牙痛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加内庭、劳宫;虚火牙痛加太溪、行间。操作方法:下关直刺0.5~1寸,颊车穴向地仓穴方向透刺1.5~3寸,合谷针向劳宫方向透刺2~3寸。外关、行间、内庭、劳宫等穴均用泻法,太溪用补法。日1次,10次1个疗程。每天篇蓄100g,水煎代茶饮。结果:本组30例病人,治愈27例(90%),显效2例(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牙周炎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3.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眼科危急症之一,属.于中医眼科“暴盲”的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是气滞血瘀,脉道阻塞。治疗原则:通窍活血,通利血脉。代表方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场等。另外可配合针灸治疗,有时确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针灸选穴:主穴为球后、睛明、承泣。配穴为太阳、攒竹、瞳子耀、风地、合谷、百会、内关、太冲等。一般留针20分钟,7天为一疗程。作者仅就单纯运用针灸,中药治疗的两例患者报告如下。1资料1.1陆某,男,54岁。右眼于5小时前,视力突然下降,眼前视物不清。查视力:指数/50cm,眼前节屈光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穴位配伍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及Embase 8个中英文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相关文献,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25.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70篇文献,涉及91个腧穴,累计用穴611次。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腧穴以百会、神门与内关为主;应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特定穴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交会穴、五输穴与原穴等,常与关联度最高的“百会-印堂”组合配伍使用。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群:脾俞-肾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申脉-照海;大陵-曲池-上星-劳宫-水沟-风府;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太溪;丰隆-期门-膻中-行间;神门-太冲-百会-内关-神庭-四神聪-太阳-印堂-三阴交-风池-本神-合谷。结论:针灸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选穴以宁心安神、通督醒脑为原则,注重使用特定穴,呈现以“百会-内关-神门”为基础的针刺处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偏瘫的最佳疗法。方法:将本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3天加用针刺,取内关、水沟、曲池、合谷、三阴交、极泉、委中等穴,并合用头针,治疗30天(1次/日),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采用针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4%,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偏瘫有协同作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病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4~45岁;首次吸毒成病者3例,反复吸毒者3例,均为住院病人。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恶心、纳差、躁动不安、失眠、全身肌肉酸痛无力、流泪、流诞、自汗、盗汗、精神萎靡,或有神志恍惚,或有舌僵、言语不清、声音低微、大便秘结。治疗方法取穴:人中、百会、神门、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毫针刺激,间歇行针,留针30分钟。其中神门、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加电针。同时予中等流量吸氧,每次戒断症状发作或有预兆时施治。给予安定5mg,每日三次口服,配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反复吸毒…  相似文献   

7.
我院内科从1955年7月份开始甩针灸治疗失眠症,迄1958年6月共计治疗50例。治疗经过是:1.选穴印堂、神门、合谷、大陵、内关、行间、三阴交等,每次取2~3穴,轮换应用。2.操作甲、针刺:确定穴位加以消毒后,用毫针慢馒捻进皮肾,患者有酸麻感觉后留针十分钟,在留针时间要保持应有感觉。每日施行一次,最好在睡前施术;乙、灸治:确定穴位后,用燃着的艾卷在穴位上(离开皮肾1-2厘米左右)燻十分钟,此种暖温度作用于皮肾局部可发现红斑,对组织无破捐,灸后无痕跡,灸治与针刺可同时施行。  相似文献   

8.
1996年6月至1997年4月,收治7例(女性5例,男性2例)腕管综合征(水肿、疼痛、麻木和握手困难)患者。治疗共采用3种方法:①推拿颈部、患侧上肢和腕、指部;②梅花针刺激颈、肩、上肢(沿手三阴经方向)、前臂和腕部;③针刺穴位:主穴为大陵、合谷、鱼际、外关.配穴为颈部华佗夹脊穴、内关、曲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选穴:主穴取百会、膻中、通里、大陵、内关、神门。配穴取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血海。针刺方法:选用28号1~2寸毫针。每次选5~6个穴位,轮换使用。针感应以酸、麻、胀为度,留计20~30分种。每日1次,10人为1疗程.3个疗程后休息10...  相似文献   

10.
本组57例,男性23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5年。治疗方法主穴取患侧的大陵、经渠、内关透外关。手指发麻加曲池、合谷;手背红肿痛加中渚、液门;夜寐不安加神门、三阴交;大鱼际萎缩加鱼际。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快速进针,提插捻转补泻法行针,5分钟一次,留针15~20分钟,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1.
大陵穴合谷刺治疗指端麻木王惠玲(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300193)指端麻木即手指端的肌肤感觉迟钝或消失,是临床常见症候,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脑中风先兆、多发性神经炎、癔症、臂丛神经损伤、颈椎综合症等病。1992年以来,作者采用大陵穴合谷刺的方法治疗该症2...  相似文献   

12.
夏睦谊 《天津中医药》2005,22(6):457-458
1清肝解郁益阴渗湿汤治疗视惑证 患者,女,56岁,2004年6月4日就诊。主诉:右眼视物模糊,视物变形1个月余。因情绪变化,1个月前突觉右眼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到专科医院求治,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右眼(OD)”。予肌苷片0.1g/次,口服,3次/d,维生素B-20mg/次,维生素C0.2g/次,口服3次/d。治疗1个月诸证稍有好转,但仍觉视物欠清,视物变形,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聋:主穴:取百会、内关、外关、听宫、翳风。肝胆火盛型配:行间、阳陵泉;痰火郁结型配:丰隆、内庭;风热上扰型配:偏历、合谷;肾精亏虚型配:肾俞、太溪;清气不升型配:脾俞、太白、足三里。以上诸穴依据“虚财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行补泻手...  相似文献   

14.
赵国文 《中国针灸》1997,17(8):497-498
针刺在急症中的临床应用赵国文(天津市建昌医院,300240)主题词穴,水沟,穴,内关,急症/针灸疗法笔者在急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水沟配内关穴为主治疗急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病案举例1.1气厥王X,女,42岁,干部。1993年4月8日初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管氏舌针结合体针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管氏舌针为主,取心穴、肝穴、脾穴、肾穴、聚泉等,配合商阳、历兑、合谷、承浆、水沟、太冲、三阴交等循经取穴,每日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效12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3%。结论管氏舌针结合体针对肉芽肿性唇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扶突等不同穴位辅助药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效果,探索针麻选择的最佳刺激方法和穴位。方法:21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扶突组、内关加合谷组、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阳陵泉组、非经非穴组。所有病人术前均静脉注射咪哒唑伦、芬太尼,局麻组切口局部多次给予利多卡因。除经皮电刺激组外,电针刺激上述各穴或穴组或非穴位(2Hz/100Hz,电流强度为病人感觉阈值的两倍,电针刺激20min后开始手术,至手术结束停止)。比较6组麻醉前(T 0)、切皮时(T 1)、游离皮瓣(T 2)、牵开颈前肌(T 3)、处理甲状腺上极(T 4)、处理甲状腺下极(T 5)和切除甲状腺时(T 6)等几个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视觉模拟量尺评分(VAS,疼痛程度)和术中辅助用药的剂量。结果:与非经非穴组比较,扶突组和内关加合谷组T 1、T 4时点,及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T 1、T 5、T 6时点的VAS评分降低(P0.05)。与局麻组比较,扶突组和内关加合谷组T 2、T 3、T 5、T 6时点,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T 3、T 5、T 6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扶突组及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芬太尼使用量,以及扶突组、内关加合谷组及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利多卡因使用量均显著少于局麻组及非经非穴组(P0.05)。扶突组T 2、T 3、T 4、T 6时点,内关加合谷组T 3、T 4时点,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T 3、T 4、T 6时点MAP的水平,以及扶突组T 4、T 5、T 6时点,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T 5、T 6时点HR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局麻组(P0.05)。结论:电针扶突和内关加合谷及经皮电刺激内关加合谷辅助麻醉药对甲状腺手术病人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可减少局麻药用量,抑制血压和心率的增加,与阳陵泉及非经非穴电针比较,具有相对特异性,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Zhang L  Jiang J  Jin ZG  Liu JL 《针刺研究》2010,35(6):438-42, 447
目的:观察"合谷""内关""扶突"穴区与甲状腺区之间的传入神经联系途径,为针刺该3穴区行甲状腺针麻手术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合谷-扶突穴组、内关-扶突穴组、甲状腺-扶突穴组、合谷-甲状腺组、内关-甲状腺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荧光素碘化丙啶(PI)及双苯甲亚胺(Bb)从上述穴区皮下和甲状腺周围微量注射。PI注射后60 h、Bb注射后12 h将动物以常规方法灌流固定,剥取颈节段脊神经节及脊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I、Bb单双标记细胞。结果:所有组中PI及Bb单标记细胞在C1-T1脊神经节均可见到,其中"合谷"穴与"内关"穴PI单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C4-C8脊神经节,"扶突"穴与甲状腺Bb单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C1-C6脊神经节。合谷-扶突穴组、内关-扶突穴组、合谷-甲状腺组、内关-甲状腺组双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C3-C7脊神经节,甲状腺-扶突穴组双标记细胞分布于C1-C4脊神经节。在脊髓前角也可见少量单标记细胞,约占同一节段脊神经节全部标记细胞数的8%左右,并可见散在的双标记细胞。结论:"合谷""内关""扶突"之间及3穴位与甲状腺之间均存在双标记细胞,即上述穴位之间及穴位与甲状腺之间存在由外周到脊髓的联系途径,为这些穴位组方配伍使用在甲状腺手术针麻过程中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加阴三针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先用醒脑开窍法针刺,用1.5寸毫针,于人中,内关(双)三阴交(双)各刺一针。醒脑开窍后,用1.5寸毫针,取头皮针百会五针,即百会穴一针,百会穴左旁开5分1针,再左旁开5分1针,百会右旁开5分1针,再右旁开5分1针。沿头皮向后刺。针毕,再针阴三针,(阴三针共分3穴。穴1:阴茎正面根部上0.5厘米;穴2:阴茎背面根部右侧0.5厘米;穴3:阴茎背面根部左侧0.5厘米。三穴成等腰三角形。如为女孩,穴1可选耻骨联合正中线上1厘米,穴2、穴3分别为穴1之左右旁开2厘米)。辅以针刺阴陵泉(双)足三里(双),合谷(双)。结果:主要采取门诊随访和个别家访。在63例中,痊愈40例,占63.5%,显效18例,占28.6%,好转3例,占4.8%,无效1例,占3.1%,总有效率96.9%。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加阴三针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法配合体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主穴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体针基础上应用电针法。两组均每日1次,6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电针法配合体针治疗脑卒中的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2%(P〈0.05)。结论:电针法配合体针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效应较单一传统体针针刺法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合谷、内关等穴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谷、内关等穴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胃镜检查,因需胃镜管直接从咽部插人胃腔,而会使病人产生精神紧张,或呕恶现象。笔者自1992年以来对876例胃镜检查者应用按压内关、合谷,对反应较重的患者,并根据不同情况,对症针刺助穴。施治既简便,效果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