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鄂西中生代后期至今地质史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西一带的区域地质研究,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亦累积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学者们一致认为本地区自雪峰运动之后,虽然经历过多次地壳运动,但这些地壳运动在本地区表现的均为振荡性质的升降作用和一些微弱的弯曲作用。虽然亦相应地发生沉积中断,但往往是经历时间较短并且亦限于局部地区。中生代末期燕山运动改变了本地区的自然面貌,使所有沉积岩褶皱成山,嗣后就长期遭受剥蚀、侵触作用直到目前。在剥蚀作用过程中,各时代被褶皱的石灰岩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利用水准复测资料来阐述某地区的现代升降运动。文中将复、初测高程进行比较,作出了现代地壳运动幅度图,图中看出东都上升幅度小,速度梯度变化也小;西部上升幅度大,速度梯度变化也大。在整个剖面中更可以看出,在较短距离内出现大幅度的隆起,隆起中又有相对凹陷。由实际资料得出,本区现代地壳运动有继承性,并出现三种类型的上升运动:(1)平稳的上升运动;(2)掀斜的上升运动;(3)强烈隆起。  相似文献   

3.
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是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最直接影响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变化、海平面和陆地的升降等,通过对有关广西沿海海平面和地壳运动资料的研究,初步分析了地壳运动对沿海地区产生的不良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4.
北京西山新构造运动的分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北京西山若干新构造运动的标志及其地质年代测定资料,将该区新构造运动划分为“喜山期”和“西山期”两个阶段及其相应的15个新构造幕(H1—H5和W1—W10)。新生代以来,西山区新构造运动以不均衡的垂向差异性上升运动为主,兼有掀斜运动、断裂运动和水平运动。地壳运动以总体隆升背景上的脉动升降为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壳运动命名的几点意见(草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壳运动过去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造陆运动”和“造山运动”。“造陆运动”即振荡运动,也就是大面积的升降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某一沉积区域的沉积作用完全停止,造成大面积的地层缺失和区域性的假整合(亦称平行不整合)。“造山运动”近年来被分为“构造运动”(Tectogenesis)和“造山运动”(Orogenesis,狭义的)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中,沉积带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陈永龄教授和黄汲清教授的提议,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12月1日邀请了在京的部分地质、地震、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方面的17位专家在测绘出版社举行了地壳运动监测网座谈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是开展地学研究的一项基础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地壳运动包括周期性运动和非周期运动两种。前者如极移和地球固有的周期振荡,后者主要是板块运动和构造运动,在我国主要是板内运动。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在理论上对于研究地球运动状态和动力学机制,反演地  相似文献   

7.
全球地壳运动的背景场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地壳运动是在全球地壳运动背景场中发生的,其背景场的运动参数是表征地壳运动的最基本特征。由于现今板块运动模型ITRF序列均忽略板块边界部分,并且板块以NUVEL1A模型来划分,由此建立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不能作为一个严格的全球地壳运动背景场。利用区域速度场和ITRF2000速度场建立一个包括非刚体的板块边界区域和刚体板块的全球地壳运动模型,其板块总角动量ΙLΙ=0.131°/Ma,即不为零,存在整体旋转,由此建立无整体旋转(NNR)模型,并评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王光炎 《地质论评》1958,18(1):69-74
一、地球内部的热能动力及地壳冷缩的挤压力地壳运动是长期复杂地进行着,各种地壳运动互相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地槽区的造山运动和陆台区的造陆运动,主要都是地壳深处运动造成的。所有这些地壳运动的动力,主要是由地下热能转变为动能而造成的;也就是说,地下热能积储而造成地下深处的运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我国西北地区的印支运动划分为两期两幕。其早期包括早、中三叠世期间,印支运动第一幕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之间;晚期包括晚三叠世期间,印支运动第二幕发生在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之间。作者认为,西北地区的印支运动不仅使秦祁昆和巴颜喀拉海洋关闭,海槽内沉积物全部褶皱成山,并镶嵌于华北-塔里木地台的旁侧,而且使区内地壳运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即开始全部转为地台内部的造陆运动和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从而奠定了中新生代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我国西北地区的印支运动划分为两期两幕。其早期包括早、中三叠世期间,印支运动第一幕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之间;晚期包括晚三叠世期间,印支运动第二幕发生在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之间。作者认为,西北地区的印支运动不仅使秦祁昆和巴颜喀拉海洋关闭,海槽内沉积物全部褶皱成山,并镶嵌于华北—塔里木地台的旁侧,而且使区内地壳运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即开始全部转为地台内部的造陆运动和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从而奠定了中新生代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地震是现代地壳运动的表现之一, 现代地壳运动还表现在许多地质和地貌特征上, 因此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地质、地貌标志对了解该区的地震活动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龙门山地区东吴运动的存在及其性质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吴运动是二叠纪的一次重要地壳运动,但对其位置、性质、发生时间历来都有不同的意见,而对于龙门山地区,更是很少有人专题涉及。近来,笔者等人对龙门山地区二叠系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该区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关系、沉积响应及火山岩分布等特征的分析,论述了龙门山地区东吴运动的存在及其性质。研究认为龙门山地区东吴运动主要表现为茅口组上部地层缺失;在茅口组和龙潭组之间普遍存在不整合面,并于不整合面的底界发现底砾岩;中、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发生突变以及火山爆发等。其发生时间于晚二叠世早期至中期,即龙潭组沉积期,属于地壳的升降运动,并伴随龙门山南段玄武岩浆的爆发而结束。东吴运动结束了龙门山地区早二叠世以来的稳定地台沉积,使该区发生了强烈的岩相分异。  相似文献   

13.
论东吴运动构造事件与二叠系分统界线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胡世忠 《地层学杂志》1994,18(4):309-315
根据华南二叠系海水进退、沉积旋回、岩相变化、生物变革及火山活动等事件研究,东吴运动是存在的,位于翠屏山组与童子岩组、龙潭组与堰桥组、吴家坪组与茅口组之间,以假整合、整合或不整合而显现其不平衡性。它是属一种以升降为主振荡性质的地壳运动,并可与新疆北山运动和欧洲萨尔运动相对比。东吴运动所造成的这一事件界线是由早二叠世海退线和晚二叠世海进线重合而成,前者是穿时的,后者则是近等时的。因此,以其作为二叠系分统的界线,应是一条比较理想的自然界线。  相似文献   

14.
对于使用已有中国地壳运动名称的意见(草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个意见草案是根据“中国地壳运动命名的几点意见(草案)”和“中国地壳运动名称资料汇编”两个文件提出来的。经过初步整理后,发现不少旧有的地壳运动名称存在着级别不明、性质不清、缺失地层过多、时代不确切、一词多义和同义异名等现象。此外,不同观察者对同一地区的地层接触情税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对于该处地壳运动的存在与否,或者对于运动的性质,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时由于地层时代的变更,某些地壳运动名称的沿  相似文献   

15.
物质的形态、相态、性质、质量等种种运动形式(如相变、变形、转化、质量亏损等)无一不伴随着能量的转变。我们研究物质的运动,就要研究运动中能量的传送和转换,二者是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固体地壳的运动虽然主要表现为块体的移动与变形,但其本质则是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传递。80年代地壳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已经揭示出固体地壳运动学的本质是地热流的运动与转化。因此,  相似文献   

16.
南海西北部珊瑚礁记录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珊瑚礁是发育于热带海洋环境中由生物作用和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地质体,具有独特的新构造运动意义。南海西北部珊瑚礁记录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主要有火山活动、地壳升降运动和地震活动等。珊瑚礁区第四纪火山活跃,到现代已停止活动,部分火山构成珊瑚礁的基座,个别出露海面为火山岛;地壳升降运动差异较大,雷州半岛西南部珊瑚礁呈上升趋势,上升率为0.02~0.05mm/a;西沙群岛等岛礁地壳运动则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0.07~-0.10mm/a,岛礁中的造礁石珊瑚生长率、礁顶和灰沙岛的堆积率均相当于或大于地壳下降率与现代海平面上升率的总和;南海西北部珊瑚礁区内地震活动较强,尤其是1994年12月31日和1995年1月10日在雷州半岛西南部海域发生了6.1级和6.2 级地震,这两次地震对该区珊瑚礁的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辽河盆地与伸展作用有关的构造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河盆地是中生代大陆的裂谷盆地,以伸展作用为主,同时受到后期走滑作用的改造,构造形式复杂,裂谷盆地的形成,演化是在伸展活动发生复杂而有规律的运动中进行的,表现为水平伸展运动,垂直升降运动,掀斜或翘倾运动等,这是裂谷盆地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广西的泥盆、石炭、二叠和三叠纪的地层中石灰岩很普遍,也都已经过了一些不同性质的地壳运动。虽然有些地区仅有平缓和开阔的褶皱,大部分地区的地层都有相当程度的变位和破碎,节奏性的升降运动也很普通。地形的起伏较大,一般高差有100—200公尺。河流的割切较深,局部下切至海面下50—60公尺。加以气候湿热,植被较多,因此这些地层中的含水层(主要是石灰岩)中的地下水具有良好的补给和洩水条件,形成强烈运动的地下迳流。各地潜水的矿化度一般只有300—400毫克/升,氢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地区,由于湖区冠凡修筑于特定的时代,大部分垸坝工程稳定性情况不详。泥沙淤积和地壳运动使湖盆不断演化,导致水位不断升降,建立一个垸坝稳定,湖盆演化,洪涝灾害观测站;获取大量科学观测资料,可为洞庭湖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黄土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隆瑞 《地球学报》1984,6(2):225-236
<正> 早在二十多年前,黄汲清教授在《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几个类型》中首次将中国新构造运动划分为:1、大面积的升降运动;2、升降运动与大断裂伴生;3、翘起及断裂运动;4、拱曲运动;5、拗折、褶皱及冲断五大类型。并在论及第一类型大面积的升降运动时,明确指出,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新构造运动的特点是:“显著的幅度很大的,大面积的上升运动,自第三纪晚期以来直到现在,即在中国北方,特别在黄河流域的陕北、陇西等地区不断地进行着”。二十多年来,这些科学的论断,对中国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及其类型的划分,对了解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表现性质等方面均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