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明确柿属新种德阳柿各花器官原基出现的大致时间,以及花性别分化早期的形态学差异。【方法以10年生德阳柿雌株和雄株为材料,采集现蕾前的混合芽以及现蕾后的雌花和雄花,拍照记录其外部形态;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和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雌花和雄花各花器官原基以及性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以休眠期为时间节点,德阳柿雌、雄花芽的发育过程可分为花芽分化前期和花芽分化后期。分化前期为6-7月,该阶段雌、雄花芽的发育进程基本一致,首先在叶原基基部出现花分生组织,然后依次形成苞叶原基、萼片原基和花瓣原基;分化后期为次年3-5月,雌、雄花芽解除休眠后,再依次分化出雄蕊原基和心皮原基。雄花芽解除休眠的时间早于雌花芽,雄花形成雄蕊原基和心皮原基的时间较雌花早17 d。随后,雄花和雌花进入性细胞发育时期。雄花雄蕊内部会产生初生造孢细胞团,造孢细胞继续分裂发育直到形成成熟花粉粒;雌花心皮原基基部形成子房,内部产生胚珠原基,随后胚珠分化发育,最终产生成熟胚囊;雌、雄花性细胞发育成熟的时间基本一致。【结论】德阳柿花芽分化跨2个年度进行,在萼片原基分化期和雄蕊、心皮原基分化期,雌花芽和雄花芽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幼苗期是黄瓜产量形成的基础,秧苗素质是黄瓜栽培成败的关键。黄瓜大部分花芽在幼苗期分化和形成,其分化特点是生长点只分化叶芽,在叶分化后,大体在第三节的内侧开始分化花芽。开始分化出花的原始体,具有雌蕊和雄蕊两性原基,当环境条件适于雌蕊原基发育时,雄蕊原基退化,形成雌花;环境条件适于雄蕊原基发育时,雌蕊原基退化就形成了雄花。可见黄瓜花的性型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光照条件,水分和营养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芍药根茎芽发育及更新规律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芍药根茎性质及根茎芽发生、发育及成枝规律进行动态观察研究,为揭示芍药营养繁殖特性,提高营养繁殖效率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芍药根茎是芍药的地下短缩茎,节间产生不定根,节上有芽,属于腋芽类型。根茎以根茎芽来实现每年更新生长,最终呈现合轴分枝形态。根茎芽的叶元呈现:鳞片-茎节-侧芽-叶-茎节-腋芽的依次发生模式,从第5枚鳞片原基开始叶元由交互对生向螺旋状着生状态转变,并一直持续到花瓣原基形成。叶片同株异型,叶原基呈向顶式发育,而花原基呈向基式发育。通过越冬状态下的侧芽的发育状态观察,初步确定了根茎的茎节范围,根茎顶部1~2枚根茎芽在第2年春天萌发成茎,其余根茎芽则随根茎的生长发育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越冬状态下,顶芽顶端分生组织进入雌蕊原基分化期,顶部4~5枚腋芽进入花瓣原基分化期,而其余腋芽处于原基初始发生状态而生长停滞,从而形成"一茎多枝"。  相似文献   

4.
杂交鹅掌楸花芽发育的形态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鹅掌楸属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发育和传粉适应性特征。[方法]从生长发育良好的成年植株上取材,通过解剖观察研究了从花芽到成熟花的发育过程杂交鹅掌楸花芽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3月初花芽开始明显萌动,中旬外层鳞片开始脱落,下旬最内层鳞片包裹的幼花显露。4月上旬幼花逐渐开展,中旬到下旬进入盛花期。5月上旬花期结束。花芽及叶芽具有多层帽盔状芽鳞,花芽常6层。花芽为混合芽,由顶端幼花和幼花下枝段组成。花芽最内层幼叶的叶柄与其帽盔状托叶合生,叶片完全退化。花芽及叶芽的幼叶柄与其芽鳞近等长。不同芽内的幼叶片一致随机地偏向左侧和右侧,花被片上的有色斑纹由内部含有色体的组织形成,分泌结构类似气孔器。[结论]鹅掌楸花被片上的分泌结构是特化的气孔器。  相似文献   

5.
了解三七花的形态结构变化及发育进度。通过改良的石蜡切片法观察,三七花芽分化的过程大致分为花芽原基的形成、萼片原基分化、花瓣原基分化、小花原基的出现、雄蕊原基形成及雌蕊原基的形成6个过程。三七花药发育可大致分为花药发育初期、花粉母细胞时期、二分体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花粉粒时期及成熟花粉时期。三七的花芽分化从6月初开始分化并持续到7月中旬,花药从6月初开始发育,其特性与同属的其他植物一致。  相似文献   

6.
内源激素及其受体在板栗雌花分化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板栗雌花分化期是花芽性别分化调控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板栗花芽性别分化的调控增加雌花数,降低雄花数是解决板栗低产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完全混合芽和雄花芽发育过程中重要激素含量变化及受体表达,研究重要内源激素在雌花发育时期的作用.[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形态,采用酶联免疫法和GPC-HPLC-MS/MS法测定花芽中的内源激素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不同时期板栗内源激素受体基因TIR1、CRE1、GID1的表达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完全混合芽可划分为:休眠后花序原基分化期、休眠后花序原基分化中期、花序原基分化后期、花簇苞片原基形成期、花簇原基分化期和花簇原基形成期6个发育时期.板栗雌花发育过程中花芽中内源IAA的启动时间早于ABA,且在以后的发育时期IAA都高于ABA,混合芽与雄花芽的IAA/ABA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混合芽中IAA/ABA的峰值出现较早,所处的时期与IAA在混合芽中的启动时间一致.在雌花分化末期,IAA含量明显高于GA3和ZR,且在混合芽与雄花芽中IAA含量差异较大.板栗内源激素受体基因TIR1、CRE1、GID1在板栗雌雄花分化的前3个时期表达量变化较大,分化前期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后期,且CRE1、GID1在混合芽内的表达水平高于雄花芽.[结论]说明内源激素作用板栗雌雄花分化的关键时期可能在前三个分化时期,且IAA可能在雌花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定引种栽培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及其顶芽生长发育特点、引种地和原产地花芽分化进程,为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河南栾川引种栽培的成年株大花黄牡丹为对象,观测其二次枝及其顶芽的生长发育动态,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大花黄牡丹在引种地(栾川和拉萨)及原产地(林芝)三地的二次枝顶芽花芽分化进程。  结果  (1)在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9月中旬,其中5月上旬—6月上旬为生长高峰;但部分花枝的腋芽发育停滞,不形成二次枝。(2)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可分为三类:第1类占比28.57%,于7月中旬形成顶芽并开始花芽分化,次年正常开花结实;第2类主要位于花枝/果枝中下部,形成顶芽但不分化,次年仅营养生长;第3类不形成顶芽,入冬后至次年春受冻干枯。(3)原产地林芝大花黄牡丹二次枝56.25%的顶芽可分化成花芽,次年开花结实,未观察到第3类二次枝。(4)在引种地和原产地,大花黄牡丹的二次枝顶芽分化过程一致,历经6个分化阶段后,最终形成含1个主花蕾、2 ~ 3个侧花蕾、腋芽原基和叶原基的复合芽,主花蕾较侧花蕾分化时间早;腋芽原基位于第3 ~ 4个叶原基基部,次年在花枝上发育形成新的二次枝。(5)引种地和原产地顶芽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引种地栾川分化起始晚,历时相对较长(88 ~ 97 d),引种地拉萨及原产地林芝花芽分化较早,历时相对较短(近70 d)。  结论  栾川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花芽分化比例低,分化起始较晚,持续时间较长,但能够形成稳定且正常花芽分化、开花结实的二次枝,其自然环境可作为选择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地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观察串核桃雌花芽分化外观特性和内部结构,探索串核桃雌花形成机制.以15年生结果稳定的串核桃为试材,通过雌花芽外部形态观测,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镜拍照技术,对雌花芽外观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串核桃为雌雄同株,雌花为穗状花序,每雌花序着生10~20朵雌花.雌花芽分化时间为4月下旬,完成于次年的3月中旬,历经11个月的时间.串核桃外部形态主要体现在花芽形状、大小和颜色等方面,内部结构主要分为穗状花序分化期、花柄和雌花原基分化期、苞片和花被分化期、雌蕊分化期、雌花形成期、雌花开放6个时期.穗状花序分化期,雌花芽呈三角形,花序原基形成;花柄和雌花原基分化期,花芽膨大呈半圆形,鳞片层数增加,包裹紧密;苞片和花被分化期,花芽继续膨大,颜色变深,质地变硬,鳞片层数继续增加;雌蕊分化期,花芽长出嫩绿色的幼叶,雌蕊原基开始出现;雌花形成期,苞片和花被已经出现,雌蕊进一步发育增长;到4月上旬雌花开放期,花序轴上已开放10~20朵小花,待花凋谢结出小幼果时继续下一年的雌花分化发育.串核桃雌花芽外部形态变化和内部结构存在着密切关系,雌花芽外部特征可作为判断花芽分化时期快捷和直观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人参花芽形态建成的内在规律性,为人参花芽分化的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参花芽分化形态。结果人参的花芽分化从芽苞原基分化开始到花芽形态建成结束经历2年的时间,当人参地上部分处于浆果红熟期时,其越冬芽的分化正处于由叶原基分化向花序原基分化转变的时期。人参花芽分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以新株型(NPT)水稻为供试材料,特青和汕优63为对照,从分蘖动态与形态解剖特征对NPT水稻分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PT水稻具有分蘖力弱、分蘖期和有效分蘖期相对较长、低节位分蘖极少、平均有效穗少、成穗率高等特点。分蘖原基解剖观察表明,NPT水稻各分蘖节均有腑芽原基发生,但高节位与低节位的芽原基发育存在判别。低节位的芽原基绝大多数成为败育腋芽,有些低节位分蘖腋芽发育正常,但因其根原基发育不良或幼叶生长锥萎缩变形造成腋芽难以成蘖。高节位的腋芽则发育良好,都能成蘖。在试验中还观察到NPT水稻顶芽发育良好,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  相似文献   

11.
12.
酒花的新根茎芽,产生于上年根茎芽的腋芽。所以从腋芽长成新根茎芽,再发育成年苗,要经历三个生长季,有三次分化高峰,分别在当年的春季和秋季,以及形成年出的春季,每次分化可形成10个节位左右。由营养苗端转化为生殖苗端时,生殖苗端伸长,原套层数增加,形成花序生长锥,可自下而上分化具有15~20个节的花序轴,每一节上均要经历外苞形成期,内苞形成期、花被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年苗顶芽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茎的粗度、其内部结构,包括节数,分化程度、侧芽的大小均有差異。  相似文献   

13.
狗枣猕猴桃花芽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狗枣猕猴桃花芽分化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狗枣猕猴桃花芽为混合芽 ,分化时期为当年的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 ,且具有分化时间短、速度快的特点。其形态分化可分为 5个时期 ,即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花被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雌、雄花形态差异出现在雌蕊原基开始化时期。  相似文献   

14.
榨菜花芽分化早期形态发育及细胞超微结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按榨菜(Brassica juncea Coss.var Tumida Tsen et Lee)在二叶期后进行不间断光照诱导288 h期间的茎端生长锥形态特征,将榨菜花芽分化初期形态发育过程分为5期:花芽未分化期,未诱导;花原基将分化期,诱导72 h,2片真叶充分开展;花原基分化始期,诱导144 h,第3片真叶充分开展;花原基增大伸长期,诱导216 h,第4片真叶充分开展;萼片形成期,诱导288 h,第5片真叶开展。不同成熟期品种间花芽发育速度为早熟>中熟>晚熟。在这期间茎端细胞内核仁、线粒体、叶绿体等的形态、大小、数量、发育程度等发生明显变化。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茎端细胞的核内有2个或多个核仁。  相似文献   

15.
玫瑰的花芽分化开始于混合芽完成营养生长阶段之后。整个分化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各时期的形态分化与芽的外部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各花部的分化顺序是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进行的。顶生花芽分化始于2月中旬,5月初分化完成。腋生花芽分化始于3月上旬。玫瑰花穿在开花的当年形成。此外,玫瑰的顶芽和假顶芽通常为混合芽,除形成枝、叶外,还分化出1个顶生花芽和数个腋生花芽,根据其生殖生长锥的形态变化以及花芽的发生方式来看,玫瑰应为聚伞花序,而不是单生或聚生。腋芽的性质则因发生时间、着生位置和营养状况等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自然生长条件下芍药花芽感应低温的始期,以大田地栽的不同花型、不同花期4个品种芍药为研究对象,连续2 a观察其在北京地区冬季土壤自然封冻始期花芽所处的发育状态,对比其在山东菏泽地区1 a的分化状态,探讨不同品种可接受低温时花芽分化状态的规律性,为芍药生产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冬季土壤自然封冻始期芍药花芽发育状态与翌年花期相关,花芽分化程度越高,花期越早;与花型间无明显联系;芍药花芽处于雌蕊原基分化期时可感应低温,花期较晚的品种花芽处于雄蕊原基分化期时亦可感应低温。  相似文献   

17.
以芍药品种‘蓝海碧波’(Paeonia lactiflora ‘Lan Hai Bi Bo’)四年生分株苗为试材,以土壤地栽为对照,对容器栽培苗茎叶生长期、育蕾期、盛花期、根芽生长期、枯萎期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探究容器栽培模式下芍药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规律,以期为今后芍药容器苗的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容器栽培模式下芍药冠幅、复叶数、发枝数、单株成花数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分别提高了101%,920%,606%和667%,生长期较对照延长35 d。芍药容器苗整株、根、须根、茎、花/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139倍、137倍、163倍、109倍和190倍;叶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略小于对照,为对照的9504%。容器栽培对芍药营养器官干物质分配率无显著影响,但明显有利于花、果实器官干物质积累。容器苗花、果实的干物质分配率分别为对照的130倍和163倍。容器栽培模式使芍药‘蓝海碧波’分株苗栽植后的第一个生长季干物质积累提高,株型更丰满,开花量显著增加、观赏期显著延长,有助于获得质量较高的芍药产品,对芍药商品生产开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19.
香桂植物花芽分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香桂花芽分化过程和分化形态,将分化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锥菜成期,花被原基形成期,雄蕊原基形成期,雌蕊原基形成期,历时细3个月,香桂花芽分化在腋芽上进行。在重庆南山气候条件下,其花芽分化在2月上旬开始,4月底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0.
桂花花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石蜡制片法及解剖镜观察研究了桂花花芽分化过程。桂花花芽分化可分为7个时期: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形成期、花原基形成期、花萼形成期、花冠形成期, 雄蕊形成期及雌蕊形成期。桂花花芽分化开始于6月下旬,首先形成花序原基,7月初花原基出现,7月中上旬花萼原基及花冠原基出现,7月中至8月初雄蕊原基形成,7月下旬至8月中旬心皮原基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