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DEA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信息熵分析和优化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C2R模型.以广州地铁一号线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历年运营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了求解.根据计算结果,在产出指标确定的情况下,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输入指标进行了有效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高密度开发特征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二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利用模型计算了1990~2005年北京市八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程度,识别了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94年以前以及2003年之后的各年交通与土地利用双向协调发展指数均达到或接近1,协调性相对较好,而1995~2003年的协调性相对较差;就业居住比的投入贡献值为2.743 9,位居土地利用系统指标贡献值之首,公交承担率的投入贡献值为2.733 1,位居城市交通系统指标贡献值之首,说明公交承担率过低,就业岗位与人口分布失衡是影响北京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目标的角度建立了智能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以往有效区分决策单元DEA方法计算量大、过程复杂的不足,提出了重构DEA模型,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再评价,在方法更加简单易行的情况下实现了被评价单元的全排序。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列举实例进行评价、分析,对评价目标的优化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铁13号线北段土地利用对客流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玲  张勇 《城市交通》2004,2(2):54-57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发展关系,分析了北京城铁13号线北段客流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及成因,以回龙观站为代表分析了站北土地利用对客流的影响,提出整合回龙观、霍营站北土地利用,协调13号线龙泽、回龙观和霍营小区客流的设想,并总结了沿线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评价城市控规阶段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程度,分析了城市控规单元用地与交通协调的相互机理,指出了传统数据包络分析将输入、输出指标影响无差别处理与实际情况不符;针对控规单元特点和实际控制需求,建立了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的指标体系;根据数学规划的约束锥理论,借助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了反映用地指标和交通指标偏好的约束锥模型,将数据包络评价的客观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主观判断科学结合,以隶属度函数判定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互为投入产出情况下的相互协调度,进而定量评价控规单元交通与用地不同规划方案的相互协调效果;以邯郸市南湖管理单元3为背景,设定22个外部交通小区和68个内部交通小区,预测了4类土地利用指标和9类城市交通指标,计算了模型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偏好约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克服了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主观意向的局限,弥补了数据包络分析忽视决策者偏好的不足,缩小了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分析结果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偏差;采用原始模型对6个街区相互协调度的计算结果均为0.80以上,全部为协调状态,采用改进后模型对其中4个街区相互协调度的计算结果为0.32~0.57,为不协调状态,2个街区相互协调度为0.80以上,与实际情况更相符。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匹配性进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选取大连市的5个城市轨道交通非换乘车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相关数据,分析车站设施设备的匹配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站设施综合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客流产出不足、车站设施设备存在资源浪费,并根据各决策单元在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给出对应指标的调整值。对指标灵敏度进行分析得出:自动扶梯个数、楼梯宽度和自动扶梯通行能力匹配度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匹配性有影响,其中楼梯的使用效率最低,宽度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基于土地利用与交通双向互动理论,对评价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静态对比测算和动态模型测试相结合的交通承载力分析方法,以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系。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静态对比测算中,将北京市中心城区各街区居住用地、产业用地发开强度与交通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动态模型测试中,对3种方案的道路流量、交通负荷进行了对比,在空间分布上定位不协调区域及不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为背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时空不均衡特性,提出基于基尼系数定量化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均衡性的方法.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对我国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均衡性进行实证分析和探讨.通过实例验证,证明运用基尼系数对城轨客流均衡性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简单快捷,能够面向不同的路网对象进行评价,为城轨交通运力配置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满足乘客需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与交通在实施层面上的互动关系,创新研究了交通与用地规划实施协调性量化评价方法。以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从空间关系、功能水平(属性)2个维度着手,针对建设用地或者交通设施各自的空间及属性关系实施匹配性,研究构建建设用地与交通关系一致性模型方法,并通过协调度分级评价,对交通设施建设与用地建设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以广州重点发展区域之一的国际生物岛为例,利用该交通与用地规划实施协调性量化评价方法,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规划实施的调整优化方向建议,为生物岛合理规划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开发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两者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在现实中两者之间经常表现为不协调发展状态,这将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便度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采用熵值法,建立起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水平,以期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研究发现: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开发协调程度总体上呈现出不协调发展的态势,房地产开发超前于城市轨道交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两者趋向协调并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既有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土地利用依赖关系的分析较为充分,然而针对建成环境 特征对客流影响的研究仍不够细致。本文采用开发强度、混合用地、慢行交通环境、公共交通可 达性和可获得性等变量刻画城市轨道交通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建成环境的 5D特征,基于多源地理大数据提出其计算方法,并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研究TOD建成环境 对早高峰出站客流影响的空间特征。针对北京的案例研究表明:TOD建成环境特征的空间分布 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能够刻画客流与上述特征变量依赖关系的空间异质 性及其影响尺度,其估计结果更为可靠。TOD建成环境对早高峰出站客流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 的区域差异特征。两者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表明:不同区域车站的TOD开发应采取差异化发展 政策。郊区车站更适合强调规模和强度的发展策略,而中心城区车站则较难通过进一步提高规 模和强度以改善客流效果,而应更强调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规划模式,能够有效结合交通功能与土地利用。针对当前轨道交通 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中对引导要素考虑不足的问题,本文在“节点-场所”模型中新增描 述 两 者 关 系 的“ 可 达 性 ”维 度 ,构 建 基 于 空 间 耦 合 功 能 连 接 性 的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测度模型。以深圳市为例,评价轨道站点影响区TOD发展水平,并揭示轨 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改进的“节点-场所”模型对“均衡站点”识别区分度更 优;TOD综合指数空间上由福田、罗湖核心区向外围的光明、龙华和龙岗区方向递减。其中,轨道 交通2号线和7号线的节点和场所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而6号线和11号线可达性指数呈高值集 聚;罗湖区多数站点可达性较弱,形成了近似TOD的“地铁上盖(TID)”或“地铁附近开发(TAD)”; 此外,轨道站点影响区TOD综合指数越高其站点客流量越大,两者协同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增值的定量研究是目前探讨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问题的热点。本文从正负两方面分析城市交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常用于轨道交通对房地产增值影响计算的模型,并通过比较选择出适用于本次实例研究对象一长春市轻轨3号线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较好地表达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两者关系的因素作为特征变量纳入模型中,计算得到长春市轻轨3号线影响沿线房地产的增值量,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得到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增值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北京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发挥轨道交通车站地区的综合效益,对现状站点地区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轨道交通与土地不协调问题进行剖析,借鉴TOD理论及日本、香港相关实践案例的经验,从规划设计的层面,对北京市地铁9号线花乡站地区规划设计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轨道交通站点地区整体规划设计的思路,并从优化调整周边土地利用、创造为人行服务的交通环境、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塑造高品质的站区景观环境4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5.
合理完善的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线路衔接模式,对于发挥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轨道交通衔接模式的选择评价的模糊区间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以珠三角地区典型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案例,应用模糊区间DEA模型对衔接模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设计方案相一致,表明所建立的区间DEA模型在轨道交通衔接模式的选择评价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区域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区域轨道交通面临战略任务的分析,提出区域轨道交通的4个层级划分:国家级战略大通道、区域轨道交通走廊、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中心城及二级城镇局域网轨道交通。阐述各层级轨道交通网络的功能定位以及对新型城镇化的策应关系,并给出区域轨道交通规划的具体要求。提出当前区域一体化轨道交通发展中须重点审视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涉及各层级网络功能的兼容和代偿、网络衔接、通道资源的合理配置、多元化运营模式、枢纽级配体系、需求分析理念等方面。最后,针对转变规划理念、协调上位规划、法规与技术标准、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交出行分担率及公交优先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的部门和地方政府将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作为硬性考核指标。然而,评价指标单一以及对量化值的过分强调,在指导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实践时将存在局限甚至误导隐患。鉴于此,对公交出行分担率及其评价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实施情况开展研究。首先分析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使用现状及其评价复杂系统的局限性。深入剖析公交优先发展与交通拥堵、城市规划、能源环境等要素的互动机理。以倡导绿色出行为目标、以通勤出行公交出行分担率为核心,提出三类八项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模型。最后,从评价指标选用、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绿色出行环境建设及管理、公共交通内部各方式协调发展、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公交优先实施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往往编制时序不同,导致控规调整后城市轨道交通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引导片区土地开发、集散客流的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总结东京、首尔、新加坡、香港在新城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无锡市蠡湖新城为例,探讨控规调整对轨道交通的影响.基于控规调整后的交通需求变化,提出轨道交通4号...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安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通车,车站周边交通设施设置、用地功能组织、建设资金筹措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西安市轨道交通已建线路及车站在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优化轨道交通沿线交通设施及车站周边用地的规划策略.以轨道交通4,5,6号线及市域轨道交通临潼线为例,确定车站周边800 m为研究范围,将涉及的88个车站划分为枢纽站、区域中心站、换乘接驳站和一般站.提出交通设施衔接控制导则、车站周边用地优化整合模式、各类车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控制要求,以及车站周边用地开发强度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TOD模式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防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交通问题,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和谐互动,借鉴国外成功TOD模式的经验,结合我国中小城市特点,分析了中小城市应用TOD模式的需求性与适用性;提出了包含公交路网规划和公交枢纽规划的公共交通规划模式;设计了TOD模式下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流程,包括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需求预测、规划方案制定与调整、方案分析与评价和方案实施。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TOD模式将有效引导我国中小城市土地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