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石井金银矿床赋存在侏罗系屯田营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由2条金银矿化带和14条矿(化)体组成,受断裂控制明显,矿化主要富集作用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在中生代的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环境下,含金、银等成矿热液受热动力和沸腾作用而富集,因降温、减压作用而沉淀富集成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围岩,成因类型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工业类型为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具有良好的地层、脉岩、构造、矿化蚀变和地球化找矿标志,区域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牟平—乳山金矿带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平—乳山金矿带位于胶东半岛东部,金成矿条件较好。荆山群、NNE向断裂及昆嵛山花岗岩岩体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含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地质等资料进行构造解译,研究了牟乳金矿带的构造特征。通过对金矿带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断裂带的特征及形成机理、矿床的构造成因、牟乳金矿带的构造及成矿特征等进行分析和归纳,认为本区金矿床具有呈斜方网状排布、等距性和斜列性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金矿找矿靶区,筛选出7个有利成矿区,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3.
广西六拥矿区位于大容山复式背斜北西翼北市—六陈大断层(F1)南西盘,区内断裂发育,其中来自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共同控制了矿区的矿化,铜、铅锌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晚二叠世大容山岩体中—粗粒斑状堇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的断裂蚀变带中。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等的研究,认为矿区成矿条件好,矿化明显,成矿远景好,非常有必要开展更为详细的综合找矿工作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4.
金龙山金矿带自东向西分为金龙山、腰俭、丘岭和鼓楼山4个呈似等间距分布的矿化富集段,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研究表明地层可能仅是赋矿之所,而钙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及钙质页岩等有利岩性对成矿起主要控制作用。区内构造极为发育,EW向区域性断裂控制整个矿带的展布,矿带内NE和近EW向次级断裂控制着矿带分段和矿(化)体的空间定位。因此,有利岩性组合和断裂联合控矿是金龙山金矿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白石岭矿区北部铅锌矿床位于沂沭断裂破碎带中段,明显受控于北北东—南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表明:矿体展布方向与断裂破碎带展布方向一致,具有奠定的构造控矿特征;矿区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从矿体中心向两侧围岩具有"硅化、萤石化、黄铜矿化→方解石化、钾长石化"的变化规律;激电测深能够有效的反应出深部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展布位置,在矿区深部找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石海岩  严栋  唐彬元  赵萍  王真  罗永统 《黄金》2020,41(1):24-29
叉叉龙洼北地区多金属矿床位于鄂拉山华力西期-印支期多金属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多处矿床(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区内已圈出矿化蚀变带6条,矿体14条,矿体一般呈脉状,赋存于鄂拉山组地层中,北北西向、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断裂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空间。鄂拉山组地层,北北西向、北西向断裂及破碎蚀变带,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要的地质找矿标志;土壤综合异常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具有低阻高极化的激电异常为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万古金矿区大塘冲矿段位于万古金矿区东部,是近年来新设立的金矿勘查区。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大塘冲矿段的矿脉、矿体及矿石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厘定了矿床类型及成因,探索了成矿规律,并指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研究表明,大塘冲矿段内含金矿脉受控于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断裂破碎带由构造角砾岩、石英细脉及蚀变板岩组成,倾向北(北)东。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板状构造等,矿石结构包括碎裂结构、角砾状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镶嵌结构等。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蚀变破碎板岩型、构造角砾岩型及蚀变板岩型为主。大塘冲矿段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控制的岩浆期后远成中低温热液型,矿体富集在舒缓波状弯曲、断裂分支部位;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或层间滑脱带,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辉锑矿化、褪色化较强地段和Au、As、Sb、Hg等元素的组合异常及金的重砂异常是重要的金找矿标志。14号矿脉深部是成矿有利地段,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胶东英格庄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东部的牟乳金矿带内石沟—巫山断裂的南端,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荆山群、NNE向断裂构造及昆嵛山花岗岩岩体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含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在综合分析矿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观察及光薄片鉴定,研究了矿石及蚀变围岩的特征。依据石英脉体特征及穿插关系、矿石组构和矿物生成顺序,将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围岩蚀变以矿脉为中心,大体呈带状分布,各带渐变过渡。进而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指出在本矿区东侧有很好的找矿前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9.
榆树沟铜多金属矿行政隶属于葫芦岛市郭家镇,矿区位于八家子—杨家杖子构造岩浆岩活动带内。区域内断裂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强烈。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含矿热液沿断裂构造运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矿区内蚀变、矿化程度较强,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与地层的接触带(矽卡岩带、破碎蚀变带)内,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区内的蚀变破碎带、矽卡岩带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山东乳山西涝口金矿床位于郭城断裂以东,赋存于新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二长花岗岩内及其与古元古代荆山群地层的接触带内,矿体主要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呈透镜状产出,具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由于控矿构造、围岩岩性特征等不同,矿床类型分为黄铁绢英岩化型和多金属硫化物型。通过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工业矿体为多金属硫化物型,赋存于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二长花岗岩(区内称牧牛山岩体)与荆山群地层的接触带中,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对胶东招平断裂上的山后金矿34个钻孔进行了原生晕测量,分析了Au、Ag、Cu、Pb、Zn、As、Sb、Bi、Mo、Hg等10种元素,统计了微量元素含量及变化。在招平断裂蚀变带中Au、Ag、Pb、Mo、Bi等元素出现了明显富集,而Cu、Zn、Sb、Hg等元素没有富集,山后金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不发育;根据聚类分析结果,Au与Ag、Cu、Pb、Zn生成于不同的成矿期,招平断裂中的Au矿体形成于金成矿期,招平断裂上盘荆山群地层中的Au、Ag、Cu、Pb、Zn多金属矿体形成于金银多金属成矿期;根据主矿体微量元素轴向分带特征,认为山后金矿深部还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宝兴沟金矿床是位于上黑龙江成矿带上的大型岩金矿床。在充分收集矿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钻孔样品及地球化学剖面数据,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二十二站组地层成矿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克拉克值,且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有利于发生迁移,矿体两侧围岩中存在成矿元素向矿体迁移而产生的低值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是主要的控矿因素,二十二站组地层为矿源层,北东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石英)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二十二站组地层、北东向构造及岩脉同时存在是寻找金矿体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丰宁-承德地区金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丰宁-隆化金成矿带是冀北主要金成矿带之一,分布有数十个中、小型金矿床(点)..着重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重点阐明了太古界单塔子群地层、丰宁-隆化深断裂和红石垃-大庙大断裂、太古界变质闪长岩及花岗岩等因素与金成矿的内在联系与密切关系.同时总结了区内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土堆—沙旺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是牟平—即墨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出露地层以古元古代荆山群和中生代莱阳群为主,断裂十分发育,区内主要工业矿体均产于早期形成的NE向次级断裂中。由于受低角度伸展断裂的控制,本区土堆西成矿带(Q2号矿带)、土堆成矿带(46号矿带)、沙旺成矿带(28号矿带)和沙旺东成矿带均表现出等距性展布的特征,矿化强弱带相间展布,间距为500~700 m,各成矿带内矿体定位具有北东浅、南西深的特点。野外工作发现,沙旺矿带深部-500 m标高以下可能存在第三矿化富集带,今后应重点加强该部位的探矿工作。本区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构造裂隙充填型。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合作市早子沟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子沟金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夏河-合作断裂带,其综合找矿模型为"蚀变断裂破碎带+中性岩脉+金属硫化物矿化蚀变+金地球化学中低温元素异常",本文通过对矿区矿带及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结合矿区土壤及原生晕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认为该矿区在深部找矿尚有很大空间,找矿前景乐观,矿区远景资源量规模可达超大型。  相似文献   

16.
西涝口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前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涝口金矿区位于胶莱盆地北缘,牟平一乳山金成矿带西侧。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荆山群、中生界莱阳群,岩浆岩以燕山期活动为主,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构造复杂多样。目前,西涝口矿区(333)+(334)金资源量已达到中型规模,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通过对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脉特征以及矿体特征的分析,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通过与典型金矿床的对比,推测该区具备成大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秦岭地区礼县-山阳断裂对金矿控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礼县——白云——山阳断裂的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入手,分析了该断裂带走向上及两侧沉积环境、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及产生原因;探讨了中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对中秦岭金成矿带、矿床(点)的分布特征,矿化类型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礼县——白云——山阳断裂对中秦岭金成矿具重要控制作用;提出了中秦岭金矿成矿模式、找矿标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