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血清瘦素、CD4^ T/CD8^ T细胞比值的关系。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79例及BMI为18.5~25.0的42例健康者,检测血清瘦素浓度和CD4^ T/CD8^ T细胞比值。结果:(1)不同营养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瘦素含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CD4^ T/CD8^ T细胞比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女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瘦素含量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BMI为18.5~25.0的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人血清瘦素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肿瘤组CD4^ T/CD8^ 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4)以瘦素为因变量,BMI、性别、年龄、CD4^ T/CD8^ T细胞比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瘦素含量与BMI、性别显著相关。结论:恶性肿瘤合并营养不良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和肥胖的肿瘤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女性高于男性。BMI正常的肿瘤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与正常人无差异,说明此时瘦素还发挥正常调节作用。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瘦素含量的因素中,BMI、性别是最主要的因素。不同营养状况的肿瘤患者之间的血清瘦素水平有明显差异,而与其相对应CD4^ T/CD8^ T细胞比值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瘦素影响免疫反应可能有更复杂的途径和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早期全血中CD3^+(CD3阳性淋巴细胞)、CD4^+(CD4阳性淋巴细胞)、CD8^+(CD8阳性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多发伤与免疫的关系。方法观察2005年-2007年我院多发伤患者人院1wk内CD3^+、CD4^+.CD8^+浓度的变化。结果24h内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48h之后CD4^+值降低不明显,而CD8^+降低,CD4^+/CD8^+比值恢复。结论严重多发伤后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在72h之前达到高峰,此后缓慢地回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CD4^+)、T抑制细胞(CD8^+)和白细胞(WBC)检测结果。方法CD4^+和CD8^+计数通过免疫荧光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WBC)计数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118例HIV/AIDS住院患者,WBC降低组(3.00±0.61)×10^9/L的CD4^+和CD8^+分别为(68.60±38.98)个/ul和(266.89±126.52)处/ul,WBC正常组(7.13±5.12)×10^9/L的CD4+和CD8+分别为(104.39±61.37)个/ul和(380.17±134.06)个/u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守3.62,t3=5.35,P均〈0.01);两组别CD4^+/CD8^+比值比较均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与CD4^+、CD4^+/CD8^+、WBC有密切相关,建议HIV感染者尽早进行医学咨询并做CD4^+、CD8^+和血常规的检测,以了解病情的进展及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CIN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不同级别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CD4^+、CD8^+细胞数量的变化及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28名CINI一Ⅲ级的患者与30例正常人静脉血CD4^+、CD8^+、以及CD4^+/CD8^+比值以及之间相关性,并对36例CIN治疗后随访。结果CINI组与正常组之间CD8值(P〉0,05)无显著差别;CINⅠ、CINⅡ与正常组CD4,CINI与CINⅡ,CINⅡ与CINⅢ的CD8差别有显著性(P〈0.05);其他组之间都有高度显著的差异(P〈0.01)。且随CD4数量减低CD8相对增加,CD4/CD8减低;随访结果疗效显著的,CD4^+、CD8^+、CD4^+/CD8^+比值都有明显增加。疗效差的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减少,预后不佳。结论CD4^+、CD8^+细胞表达的数量随CIN患者病情变化而改变,对临床调节免疫力,提高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2.DE/MS)分析人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建立二者之问的差异表达谱。方法 提取人脾脏源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比较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问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fion/ionization time of flying maass spectrometry,MAI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 胶图差异分析发现25个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其中17个点在CD4^ CD25^-T细胞上调,8个点在CD4^ CD25^ T细胞上调。质谱初步鉴定出15个差异蛋白质点。结论 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蛋白质组存在差异,这种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调节性T细胞功能相关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三个时期内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 ,CD8^ ,CD19^ 细胞阳性率的变化情况及比例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结果:在B系急淋未经治疗的情况下,CD19^ 细胞的阳性率显著升高,CD4^ ,CD8^ 细胞的阳性率比例显著降低。且CD4^ /CD8^ 的比例倒置。在诱导疗程后期,CD19^ 细胞阳性率下降,CD4^ ,CD8^ 细胞阳性率比例升高。CD4^ /CD8^ 比例升高至正常水平。结论:在B系急淋患儿未经治疗时,肿瘤负荷较重,CD4^ ,CD8^ 细胞DNA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免疫水平低下,在诱导疗程后期,肿瘤负荷下降,细胞免疫水平仍然低下,在缓解期,细胞免疫水平恢复。  相似文献   

7.
人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人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建立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 从人脾脏分选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两种细胞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 分选细胞纯度分别为CD4^ CD25^ T细胞82.3%,CD4^ CD25^-T细胞96.5%,双向电泳分析发现有4个蛋白点明显仅于CD4^ CD25^ T细胞检测到表达,有9个蛋白点明显仅于CD4^ CD25^-T细胞检测到表达。结论 CD4^ CD25^-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蛋白质组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以及中医虚实与其的关系。方法:对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CD2^ 、CD4^ 、CD4^ /CD8^ 及NK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组,胃溃疡组的C4^ 、CD4^ /CD8^ 低于十二指肠溃疡组;中医虚证的消化性溃疡CD3^ 、CD4^ 、CD4^ /CD8^ 及NK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中医虚证的消化性溃疡CD3^ 、CD4^ 、CD4^ /CD^ 均明显低于实证患者,虚、实证患者的NK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消化性溃疡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低下,并与中医虚实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9.
外周血CD4+CD8+T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宏伟  吴昊 《北京医学》2006,28(2):108-110
T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中枢的作用.CD4 T细胞具有辅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CD8 T细胞则是重要的效应细胞.外周血中95%以上为CD4或CD8单阳性T细胞,CD4 CD8 T细胞(DP)<5%[1].有关DP T细胞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较快,研究显示,在某些病毒感染中,DP T细胞比例增加,这群细胞参与抗感染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独特的功能特点.我们就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肺癌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变化。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变化与病理分期和是否有转移有关(P〈0.05),而和性别、家族史、病理类型和肿瘤体积等无关。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导致和促进肺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CD3、CD4、CD8、CD20是重要的白细胞分化抗原,对于T细胞、B细胞的识别、黏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CD3^+、CD4^+、CD8^+、CD20^+细胞阳性率是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定量分析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者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76例无症状HIV阳性的静脉吸毒者,165例HIV阴性的静脉吸毒者及61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CD3~ 、CD4~ 、CD8~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 /CD8~ 比值。结果:HIV感染组与静脉吸毒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性(F=105.02,F=159.13,F=220.08,P<0.01=;CD4~ 细胞计数和CD4~ /CD8~ 比值表现为HIV感染组<静脉吸毒组<健康对照组(q=18.4,q=24.6,q=11.1,q=51.8,q=56.7,q=13.3,P<0.01),CD3~ 细胞计数呈现为HIV感染组>健康对照组>静脉吸毒组(q=19.8,q=6.5,q=10.8,P<0.01),CD8~ 细胞计数表现为HIV感染组>静脉吸毒组>健康对照组(q=27.2,q=24.9,P<0.01;q=3.48,P<0.05)。结论:HIV感染和/或静脉吸毒均可不同程度的导致CD4 和CD8 细胞水平的改变,有关静脉吸毒合并HIV感染对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患者CD8^+CD28^—和CD8^+CD28^+细胞亚群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病人外周血CD8^ 细胞亚群及CD8^ T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CD8^ 细胞亚群及CD8^ T细胞上CD28分子(即CD8^ CD28^ 和CD8^ CD2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HCC病人CD8 细胞百分率升高,CD8^ CD28^ 细胞百分率降低,CD8^ CD28^-细胞百分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CD8^ CD28^ ,CD8^ CD28^-细胞百分率与CD8^ T细胞百分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CD8^ CD28^- 细胞数与CD8^ T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HCC病人CD8^ 细胞升高,CD8^ 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是异常的,即CD8^ CD28^-细胞数升高。CD8^ CD28^ 细胞细胞数降低;CD8^ T细胞的升高是CD8^ CD28^-细胞亚群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的研究指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病人血清中微量元素硒水平与CD4+细胞数、CD4+/CD8+比例、细胞比容、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1],HIV1感染儿童的病死率与低CD4+细胞数和低血浆硒水平明显相关[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频率。结果 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2.21±1.46)%,1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1.36±1.06)%,与6例健康对照组(9.86±1.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reg与CHB患者持续HBV感染密切相关,而是否参与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哮喘病人外周血CD8^ T细胞CD25,CD30表达水平,了解哮喘病人CD8^ T细胞功能状态。方法:将所分离出的CD8^ T细胞分别用PPD,PHA刺激,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25,CD30表达水平。结果:PHA刺激组CD8^ T细胞CD25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P<0.05),而CD60表达则无差异;PPD刺激组CD8^ T细胞CD25,CD30表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哮喘病人自然状态下(即未受抗原剁激)CD8^ T细胞CD25表达与健康对照无差异,而CD30表达低于健康对照(P<0.05)。结论:哮喘病人CD8^ T细胞活化状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了解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CD3^ 、CD4^ 、CD8^ 细胞水平,并取同龄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结果:(1)手术前与正常妇女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存在CD8^ 细胞比例升高,CD4^ 细胞比例和CD4^ /CD8^ 比值下降;(2)手术后病人CD8^ 细胞逐渐回降,而CD4^ 细胞和CD4^ /CD8^ 比值呈现回升趋势。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异常,这种异常可在手术治疗后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8.
Li XM  Li XP  Qian L  Wang GS  Zhang H  Zhei ZM  Li Q  Chen K  Wang XQ  Wang Y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5):1034-1036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和唇腺组织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SS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和唇腺组织单细胞悬液CCD4^+CD25^+调节T细胞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唇腺石蜡组织的连续切片进行CD4、CD25、CD68和CD8染色。结果SS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中位数为6.9%(2.84%-13.50%),对照组为5.77%~15.30%,两者比较P〈0.001。SS组CD4^+CD25^high T细胞水平为0.001%~1.83%,对照组为0.13%~2.45%,两者比较P〈0.001。唇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s组患者唇腺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占大多数,两组均无CD25的表达。结论SS患者唇腺中缺乏CD4^+CD25^+调节性T细胞,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降低,提示调节性T细胞在S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正常孕妇及妊高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了解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正常孕妇和妊高征患者体内CD3^ 、CD4^ 、CD8^ 细胞水平,并取正常未孕妇女作为对照。结果:(1)与正常未孕妇女相比,正常孕妇体内存在CD8^ 细胞比例增高,CD4^ 细胞比例和CD4^ /CD8^ 比值下降;(2)妊高征患者随病情加重,CD8^ 细胞逐渐降低,而CD4^ 细胞和CD4^ /CD8^ 比值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重度患者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未孕妇女水平。结论:正常孕妇呈现相对免疫抑制状态,与之相比,妊高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失调,这与妊高征病情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0.
褪黑素与免疫调节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褪黑素与免疫调节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8^ T细胞的百分含量、比值。结果 褪黑素可提高外周血中CD4^ 和CD8^ T细胞的百分含量,调整CD4^ /CD8^ 比值。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调整免疫调节细胞TH/TS的比例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