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MBWA、Wi-Fi、WiMAX、3G……无线世界,群雄纷争,各霸一方。在无线局域网领域,Wi-Fi正大显身手;在无线城域网范围,WiMAX的移动宽带接入令人期盼;MBWA则号称将移动宽带无线接入范围延伸至广域网;而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3G的江湖老大地位,依然无人能撼。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通信》2007,9(10):18-19
多年来,第三代蜂窝数据技术在移动无线领域被认为是一枝独秀。不过近几个月,移动WiMAX浮出了水面。一些人认为它可能会把3G拉下马。  相似文献   

3.
由于WiMAX的速度比3G快,基站的覆盖范围比3G大,因此就产生了“WiMAX能否取代3G”的问题。但是实际上,WiMAX与3G在本质上是不同的。WiMAX是一种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而3G是一种广域城域网(WWAN)技术,两者分别立足于MAN与WAN两种不同领域的技术,两者的基础架构截然不同,WiMAx的着眼点是实现宽带无线化,而3G则更多地是实现无线宽带化。因此。WiMAX与3G将不是替代,而是优势互补,既是竞争,又是互相促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李珊 《世界电信》2007,20(11):46-49
国际电信联盟近日宣布接纳WiMAX为ITU移动无线标准,由此,WiMAX从3G的补充,转变成为3G的竞争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5.
由于WiMAX的速度比3G快,基站的覆盖范围比3G大,因此就产生了“WiMAX能否取代3G”的问题。但是实际上,WiMAX与3G在本质上是不同的。WiMAX是一种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而3G是一种广域城域网(WWAN)技术,两者分别立足于MAN与WAN两种不同领域的技术,两者的基础架构截然不同,WiMAX的着眼点是实现宽带无线化,而3G则更多地是实现无线宽带化。因此。WiMAX与3G将不是替代,而是优势互补,既是竞争,又是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6.
WiMAX的3G悬念     
频率决定未来两年一度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今年将在日内瓦召开,世界无线通信大会是ITU划分无线频率的最高会议。今年大会有一个特别重要任务是为后3G定频率,而美国政府在推动移动WiMAX技术成为3G技术之一,能否获得相关的频率规划是移动WiMAX能否成为3G技术的前提,因此,本次大会对WiMAX前景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7.
1.从NGN角度理解、关注WiMAX与3G的发展 尽管WiMAX及3G均属无线领域,但要真正理解其间的关系以及发展战略上需要关注的重点,离不开NGN发展目标及其基本概念的导引。事实上目前已呈现需要按NGN思想认真思考无线与有线的融合、固定与移动的融合,甚至三网融合。为此可从以下3方面思考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海外资讯     
沃达丰与Intertrust签协议加强数字版权管理;德国第二大固网商选择华为铺设SDH传输系统;北电完成无线三合一测试 WiMAX可成3G扩展;芬兰准备开通运营欧洲首个商用移动电视网;法国电信涉嫌非法垄断遭8000万欧元罚款;日将放开无线市场 软银有望明年获手机牌照;英特尔WiMAX展现优势 24家运营商部署固定WiMAX;韩国将建全球首个移动WiMAX网;运营商沃达丰拟斥资24亿美元扩张非洲市场;高通研发1GHz Scorpion芯片 采用ARM技术;和黄称意大利3G业务获联交所批准分拆上市;3G中国标准将在欧洲建第一个商用实验网。  相似文献   

9.
张欣 《现代通信》2004,(10):5-6
正当移动运营商在付出昂贵的成本并最终开始实现3G网络商用之际,一种由计算机行业推动的无线技术开始使无线产业格局复杂化,这就是WiMAX。那么悄悄走近的WiMAX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可以搅动整个无线产业格局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WiMAX技术和产业链的成熟,WiMAX仍然没有寻找到一个全球统一的可用频段,这使得WiMAX很难在全球市场获得突破,更加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WiMAX阵营决定加入ITU-R的3G及4G标准,无疑使WiMAX与现有各个3G技术将展开全面的竞争。目前,移动WiMAX产业仍然不算成熟,但商用进程却在逐步加快。最值得关注的仍然是移动WiMAX今后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的地位。移动WiMAX已经不满足定位于3G的补充技术,而是直接与其进行正面交锋,这给今后的移动通信市场格局增加了很多变数,尤其是很多设备厂商在发展3G的同时也涉足于WiMAX产业,而运营商也将在众多移动通信技术中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1概述 WiMAX可与3G的3个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中任何一个系统融合,能产生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但从技术应用互补性和兼容性看,TD-SCDMA与WiMAX是当前无线移动宽带领域互补性、可容性最好的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12.
许炜 《世界电信》2005,18(6):61-61
诺基亚宣布其无绞接入技术中将增加一项新技术:WiMAX。该技术可以使运营商更好地满足所有用户群对宽带无线接入的需求。WiMAX解决方案将提供高速、有限覆盖的数据传输,以补充其完全移动和标准的3G话音和宽带数据网络。此外.诺基亚致力于开发3G技术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3.
《通信世界》2007,(16B):M0001-M0001,2
第一,技术定位不明确。WiMAX最初的定位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WLAN技术的升级;之后又想发展成广域的移动通信技术,显露出与3G竞争的意图;最近又把重点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WiMAX的这种模糊定位对运营企业的网络部署是很不利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电信网技术》2007,(5):48-49
WiMAX作为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与现有的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相比,在频谱利用率、容量、覆盖半径以及QoS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目前业界对WiMAX的发展前景非常关注,甚至在争论WiMAX与3G的关系。一方面,与其他宽带无线技术相比WiMAX具有组网灵活、高容量、覆盖广、可管理等优点,而另一方面,WiMAX在频谱资源、漫游、无线优化、运营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的《北电WiMAX和4G解决方案概述》一文介绍了北电网络公司WiMAX解决方案的特点以及该方案与4G技术的关系,并归纳了其公司在WiMAX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这些信息对于运营商和业内人士全面了解北电网络公司的相关产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析儿 《通信世界》2005,(28):41-41
WiMAX引发的关注来自四面八方,这次,连传统的无线组织CDG(CDMA发展组织)也没能例外。最近,CDG和信息研究集团联合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对WiMAX标准的可实施性和市场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估。该白皮书的标题为《WiMAX—无线世界的机遇和挑战》,依据是信息研究集团今年早些时候对WiMAX进行的一些客观调查和分析,该报告的内容可以在CDG的网站上查阅。CDG主席PerryLaForge说:“最近以来,WiMAX已经引起了众说纷纭,有些观点还将它与3G相提并论。尽管有些媒体持WiMAX取代3G的观点,但事实并非如此。3G将继续扩张并成为移动语音和数据服…  相似文献   

16.
纪其进 《移动通信》2007,31(7):39-42
文章比较了移动WiMAX与3G/E3G的技术特点,探讨了WiMAX与3G/E3G之间的关系,并对移动WiMAX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国际电信联盟近日宣布接纳WiMAX为ITU移动无线标准,由此,WiMAX从3G的补充,转变成为3G的竞争标准之一。由于WiMAX技术在远距离传输、高速宽带接入及多媒体通信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本刊一直对该技术的进展予以关注。本期技术专题  相似文献   

18.
WiMAX——超级连接世界的真正无线宽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WiMAX技术一直得到国内外通信界的关注。WiMAX技术定位于城域级无线宽带接入,以其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快等特点得到国内外众多厂商和专家学者的青睐。起初,WiMAX仅定位于固定的宽带无线接入,作为xDSL、Cable等有线接入的补充,提供对互联网的高速连接。而后,WiMAX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移动业务市场。2005年12月,WiMAX移动版本的标准IEEE802.16e得到批准,2006年2月正式发布,这无疑又推动了WiMAX商用化的进程。可以预见,WiMAX在未来的无线宽带移动通信领域将占据相当重要的主导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研究报告称,全球WiMAX芯片组市场虽然有巨大的潜力,但这个市场需要许多专门的努力来克服目前的威胁。WiMAX技术有巨大的潜力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无线宽带网的巨大需求。然而,WiMAX技术正在面临一些竞争性技术的巨大威胁。在移动市场,WiMAX技术面临3G技术的竞争;在网络方面,WiMAX面临Wi-Fi技术的竞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SprintNextel最近宣布将把移动WiMAX技术作为4G无线技术,并投入30亿美元。而实际上,作为2.5GHzMMDS频段的最大拥有者,Sprint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推出了无线宽带业务。SprintNextel此次携手Intel、摩托罗拉和三星电子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在全国的范围内建设一张移动WiMAX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