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传统砂锅和煎药机煎煮感冒清热汤剂的质量差异.方法 分别用传统砂锅和煎药机煎煮感冒清热汤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煎液中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葛根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葛根素在机煎液中的含量高于传统砂锅煎液,而升麻苷则相反.结论 传统砂锅与煎药机两种不同方法 煎煮的感冒清热汤剂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当归芍药汤及汤中几种主药在单煎、合煎情况下阿魏酸和芍药苷的溶出量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RP-HPLC法,EuroBond-C18柱(125mm×4.0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0∶6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波长分别为313nm(阿魏酸)、243nm(芍药苷),柱温:30℃。结果:阿魏酸在0.006~0.3μg、芍药苷在0.096~1.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7、0.9996。结论:该方在煎煮过程中,同煎的其他药物对阿魏酸和芍药苷的溶出产生影响,文火滚煎约47min后,药汤中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同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汤剂不同煎煮方法对药方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煎药室制备的复方丹参汤剂进行研究,中药成分包括栀子、丹参、地黄等10味中药材。采用砂锅煎煮、高压煎药机煎煮、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3种方法进行复方丹参汤剂制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煎液内丹酚酸B含量进行测定,使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醛-甲酸-水(10∶30∶1∶59),检测波长为286mm,流速为1.0m 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砂锅煎煮、高压煎药机煎煮、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法所制得的复方丹参汤剂内丹酚酸B的RSD值分别为3.31%、1.16%、1.25%,平均质量浓度为2.534g/L、2.673g/L、2.766g/L。结论: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法更适合中医临床制备复方丹参汤剂,可弥补传统煎煮法不足,保证药物质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煎煮工艺对复方白芍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煎煮工艺对复方白芍汤质量的影响,并制定最佳煎煮工艺.方法:采用自动煎药机和传统煎煮该处方药材,并设置相同的影响因素,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煮出的煎出液进行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药材浸泡60min,煎煮30min(传统煮法);煎煮(传统煮法)2 次,煎煮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最高,含量为0.371mg/mL;且这个水平在机煮和传统煮法中均是芍药苷含量最高的.结论:传统煎煮法与机煮相比,传统煎煮法效率要高,药效要好.即在相同因素水平下每mL药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比机煮要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八珍益母片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Hypersil ODS2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0∶80);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16 nm。结果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阿魏酸浓度在5.4~27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1.5%)。结论本方法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八珍益母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八珍益母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为:Agilent-ODS-3(5μm,4.6 mm×250 mm)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30∶70),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阿魏酸在0.040 4~0.40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1.06%。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为八珍益母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媛  鲁定国  雷艳青  雷鹏  刘韶  李新中 《中药材》2008,31(1):125-128
目的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柱温35℃;流速1 ml/min;测定阿魏酸流动相为甲醇-水-0.05%磷酸(4∶50∶10),检测波长为327 nm;测定芍药苷流动相为乙腈-水-0.05%磷酸(16∶74 10),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含量为8.91 mg/剂,芍药苷为83.57 mg/剂;传统饮片汤剂中阿魏酸含量为8.90 mg/剂,芍药苷为78.51 mg/剂;不同厂家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含量为3.36~7.67 mg/剂,芍药苷为48.13~67.52 mg/剂.结论四物汤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的色谱图基本一致,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基本相当,但不同厂家配方颗粒汤剂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杨翀  梁光义  曹佩雪  贺祝英 《中草药》2008,39(3):372-375
目的 比较三拗汤不同配伍和不同煎煮条件下麻黄碱、甘草酸和苦杏仁苷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选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别以甲醇-0.1%磷酸(8:9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在207 nm波长测定盐酸麻黄碱;以乙腈-0.2%乙酸(35:6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mL/min,在254 nrn波长测定甘草酸;选用大连依利特Hypersil-C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腈-水(16:4:8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6mL/min,柱温30℃,在208 nm波长测定苦杏仁苷.结果 盐酸麻黄碱的量合煎液均大于分煎液;甘草酸的量三药合煎时合煎液大于分煎液,两药合煎时合煎液小于分煎液;苦杏仁苷的量合煎液均小于分煎液.结论 中药复方煎煮过程中存在动态变化,应根据不同的目的 对样品进行适宜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6,(2)
目的:系统对比四物汤的两种煎煮方法。方法:将10份四物汤分别用传统的砂锅和全自动煎药机各煎煮5份,对其浸出物质量,1 w后霉菌数量及阿魏酸、芍药苷和川芎嗪的提取率进行比较,并比较二者对血虚小鼠脾脏指数、外周血象及骨髓细胞增殖指数的影响。结果:与砂锅煎煮法比较,全自动煎药机法得到的浸出物质量较高(P0.05),1 w后霉菌数量较少(P0.05);全自动煎药机法提取的阿魏酸和川芎嗪的提取率较高(P0.05),芍药苷提取率也较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血虚组比较,砂锅煎煮组和煎药机煎煮组小鼠的脾脏指数、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均显著升高(P0.05);与砂锅煎煮组比较,煎药机煎煮组小鼠脾脏指数、WBC、RBC和骨髓细胞增殖指数显著升高(P0.05),HGB也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砂锅煎煮相比,全自动煎药机煎煮得到的四物汤可获得更久的保存,更多的有效成分及较好的补虚效应,煎煮四物汤可推荐全自动煎药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煎煮器具、煎煮方法对小柴胡汤中黄芩苷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HPLC法测定比较几种常用的不同煎煮器皿和煎煮方法煎煮小柴胡汤后的黄芩苷含量。结果:小柴胡汤中的黄芩苷含量从多到少依次是:(1)煎煮器具:煎药机(微压)煎药机(常压)砂锅不锈钢锅养生壶;(2)煎煮方法:先浸泡30 min,煎煮2次,一煎30 min,二煎20 min先浸泡30 min,煎煮40 min≈先浸泡30 min,煎煮1 h不浸泡,煎煮40 min。结论:医院煎药机和传统煎煮法的煎药效果差别不大,患者可选择医院煎药机煎药,建议医院可选择双煎微压煎煮法。家庭煎药可选择砂锅作为日常煎药器具。煎煮中药先浸泡30 min,煎煮2次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