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进步,我国在药物微生物检验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药品微生物的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对其进行分析,并对药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新书介绍     
《生物产业技术》2014,(3):88-88
<正>生物药物分析(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ISBN 978-7-122-19003-1主编:何华副主编:焦庆才戚雪勇定价:69.00元开本:16开出版日期:2014年3月本书围绕微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动植物细胞组织提取的药物等生物药物的质量研究、监控等编写。以各种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原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为主,同时介绍多种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本书系统总结了当前各种生物药物分析方法的原理、技术及应用进展,内容包括生物药物分析的信息获取,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建立和认证,光谱技术,酶法分析,电泳法分析,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质谱法,生物核磁共振法,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类药品检验,酶类药品检验,糖类、脂类和核酸类药品检验,基因工程药物质量控制,生物药物研发和药物分析,生物药物分析进展和动态。  相似文献   

3.
薄膜过滤法是对细菌微生物量测试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微生物限度检验中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药品检验技术的发展,薄膜过滤法已成为应用日益广泛的药物测试方法。薄膜过滤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数据准确的特点,而被应用于多种药品的微生物检验。除此之外,薄膜过滤法还可以作为微生物的回收和检验方法。本文对上述薄膜过滤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作以适当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是制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下文便是我们笔者针对药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应用所进行的探究和陈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食品安全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食品检验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提高食品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以进一步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本文从微生物检验过程的特殊性和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食品微生物不但影响着食物的质量、口感,还关系着食品安全。一般情况下包括食品的微生物发酵(如蒸馒头)和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如菌落种数、治病微生物检验等)。对于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是不容忽视,必须有一种严谨、认真、细心的检验心态,微生物学检验实验亦应如此。做好微生物微观领域的研究,为人类提供更营养、更安全的食品。这就是食品微生物研究的目的,也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点。本文通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的若干实验的总结,阐述了如何做好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试验。  相似文献   

7.
药品微生物检验系列干燥培养基的研制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祥熙  邵惠琴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3):177-180
标准化和成品化的培养基在药品微生物检验中非常重要,是保证其检验结果正确性与统一性的基础之一。为建立这一基础,本文研制了药检全系列干燥培养基,并制订了有关的质量控制标准。三年多的试用结果表明,凡按所订质量标准生产的干燥培养基,均符合药检工作的要求,质量可靠,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8.
临床微生物室见习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了解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窗口,提高其见习教学质量,使其认识到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作用。除了系统介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工作内容及流程外,我们更注重临床医生与微生物检验的密切联系,强调临床医生对微生物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案例教学法联合问题导向教学法,将临床感染病例与微生物检验紧密结合。举例讲解临床医生该如何正确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从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最后提醒临床医学生注意生物安全及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我们的见习教学,临床医学生表示获益颇丰,意识到微生物检验对感染性疾病诊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样品的采集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验的样品数量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这对取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大致分为取样、包装密封、标志、样品的运输、接收、保存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品微生物这一领域目前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本次研究主要就国家药品微生物相关的检测技术进行阐述,同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中难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在分离培养基中添加自然来源的抽提液,或加入一些特殊化合物,使其中处于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的微生物恢复其生长繁殖能力,从而得到分离。实验结果发现甜菜碱、丙酮酸钠、SOD以及过氧化氢酶可使分离到的微生物种类及菌落总数明显增加。还采用固液结合的方法来分离那些在普通平板培养基上不能形成肉眼可见菌落的那些微小菌落的微生物。采用这几种方法从4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52株放线菌,103株细菌,17株真菌。对其中的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得到多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微生物,经过多次复筛的平均阳性率为4.325%,略高于用常规方法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因此证明有效的分离方法将为今后微生物药物的筛选和药用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提供更丰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本书是《现代微生物技术丛书》中的一个分册.全书系统论述了药物微生物技术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具体的应用技术.在介绍和归纳药物微生物、微生物药物和药物微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药源微生物和微生物药物的筛选技术以及药物发酵合成的优化和生产技术,概述了微生物技术在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中的应用,对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基因工程改造(次级代谢工程)和药物微生物基因组技术等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书在顾及药物微生物技术传统内容的同时,将更多的篇幅用于介绍和归纳各种新的技术方法和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健康和国家稳定,是基础民生问题,保障食品安全,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检验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其采集、制备、存储等环节都必须按照标准化流程规范操作,否则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失效,文章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展开探讨,不断优化样品检验环节,使用不同的检查技术,确保操作在无菌、规范的环境下进行,以保障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及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的检验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由传统单一的培养方法逐渐发展成为多种检验技术并存的局面,并且朝着检验精度更大、速度更快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几种近年来涌现出的比较典型的微生物检验技术方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特点,对未来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对饮食营养要求更高以外,更加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包括穿着以及外表。因此,品种繁多的高档护肤品逐渐取代了物美价廉的日常护肤品,化妆品检测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围绕微生物指标对化妆品质量的影响,微生物检测在化妆品检验中应用现状,微生物检测在化妆品检验中的应用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检验时间的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2106例患者在不同检验时间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临床资料。结果:第一时间血培养标本、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第二时间(10.23%/6.25%、35.16%2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一时间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明显低于第二时间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28.92%/3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时间粪便标本阳性率相同,均为2.40%。结论:对于临床微生物标本应尽量做到立即送检,以减少微生物繁殖、厌氧菌的过度生长等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同时,要加强临床检验人员专业素养、提升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微生物检验分析技术以传统方法为主。传统方法存在检验操作繁琐、检验周期长、检验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而近年来,微生物检验分析技术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核酸扩增技术、高通量并行检测技术、DNA指纹分析技术、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这些技术对于推动微生物检验技术向着更加简便、快速、灵敏、高效和准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准确、客观的反应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必须在食品采样、食品取样以及检验等环节进行全面的食品微生物无菌检验,否者就是去的食品检验的根本意义。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简要论述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无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9.
药用微生物辐照诱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常规的诱变育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紫外线、激光、γ射线、中子等对微生物药物菌种进行辐照诱变,效果显著。离子束辐照微生物诱变育种在离子束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中起步较晚,但其作为一种集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为一体的诱变育种新方法,将在辐照诱变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动态,简要叙述微生物菌种选育的辐照诱变效应、作用机制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微生物检验专题实验教学中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食品检验、化妆品检验和环境水检测等微生物检验专题实验中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增强其动手动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