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镜(MED-Ⅱ)系统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MED-Ⅱ系统对136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病人采用椎板间隙入路,通过手触法,结合C臂定位,后正中切口1.6~2 cm,用自制椎板开窗安全钻,小骨刀对侧隐窝行施扩大技术。结果本组无一例改开放手术,随访平均9个月,按M acnab标准评定:优114例,良15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94.8%。结论腰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在保证神经系统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手术技巧和熟练程度是决定微创手术疗效和指征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提出预防腰椎管狭窄症的措施。方法根据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成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7例;全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引起的多节段继发性腰椎狭窄共12例: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11例;半椎板切除和(或)交叉半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8例;椎板开窗成形减压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20例。同时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38例,合并腰椎不稳者行椎间、椎旁植骨融合或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内固定11例)。结果本组58例.平均随访3年9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862%。结论针对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提出预防腰椎管狭窄症的措施。方法根据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成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7例;全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引起的多节段继发性腰椎狭窄共12例;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11例;半椎板切除和(或)交叉半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8例;椎板开窗成形减压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20例。同时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38例,合并腰椎不稳者行椎间、椎旁植骨融合或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内固定11例)。结果本组58例,平均随访3年9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86.2%。结论针对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后路显微内窥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同时扩大侧隐窝,部分病人需要同时扩大神经根管,对受压神经根充分减压。结果本组经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合并椎管狭窄56例,术后随访50例,优43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6.0%。结论应用MED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野图像清晰、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胡广健 《现代医院》2005,5(2):18-1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130例、15 4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别选择椎板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及椎间盘镜 (MED)髓核摘除等术式治疗。结果 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椎间盘炎 ;硬膜撕裂 8例 ,神经根挫伤 1例 ,马尾神经损伤 1例 ,经半年治疗肢体及二便功能恢复良好。经随访 116例 ,优良率 95 6 %。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前诊断明确 ,选择恰当术式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最常见病因之一,有资料显示10%~1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包括全椎板减压术、半椎板减压术、开窗髓核摘除术、侧隐窝扩大术等,虽然疗效可靠,但创伤大,对腰椎结构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有一定破坏,术后卧床时间久,患者耐受痛苦时间长.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创伤小、减压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好、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我院2002年9月至2008年9月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善义  赵仕欣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66-167
目的 观察侧隐窝注射去炎舒松对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23例经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病人,采用小关节内侧缘、小关节间隙或椎板外切迹入路侧隐窝注入去炎舒松混合液,每周1次,共3~4次。结果 23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侧隐窝注射去炎舒松直接作用于患处。有效地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炎性反应。能很好的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下肢放射痛。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卡压的手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3年~ 2 0 0 1年手术治疗 2 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 ,同时证实有侧隐窝狭窄及椎间孔狭窄者 5 2例 ,术中常规摘除突出椎间盘 ,同时行侧隐窝及椎间孔扩大 ,彻底松解卡压粘连的神经根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2例中 ,男 38例 ,女 14例。年龄 2 9~ 70岁 ,平均 4 9岁 ,其中 36例有腰外伤史。病程 2个月~ 12年 ,平均 4年。经多次非手术治疗 :中西医活经瘀 ,消炎止痛 ,针灸 ,牵引按摩复位 ,理疗 ,硬膜外封闭等 ,效果差。1·2 临床特点 见表 1。1·3 影像学特点 术前均摄腰椎X片及CT检查 :腰椎间隙狭窄 34例…  相似文献   

9.
田夏元 《现代保健》2009,(19):84-8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佳的手术方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86例手术患者,用开窗式手术方法切除,其中有2例髓核破入硬膜外腔压迫马尾神经引起尿潴留患者采用半椎板切除术,对伴有侧隐窝峡窄者术中发现有神经根嵌压现象者在切除突出之椎间盘同时予以侧隐窝扩大术。结果凡属于绝对适应证范围内的病例,手术效果较佳。从严掌握相对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结论严格掌握相对手术适应证,采用开窗式手术方法,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9-2016.5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腰椎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采用椎板间隙入路,结合C臂定位,病变侧做切口长约1.5cm,暴露椎板后置入导针,扩张管与工作通道,镜下行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松解术。对比患者治疗后一个月以及治疗后两个月治疗疗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腰部疼痛情况。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60-128min,平均时间79min,术中出血量38-107ml,平均出血量56ml,手术过程中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无术后刀口感染,椎间隙感染。治疗后两个月总有效率高于治疗后一个月,高达92.65%,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患者平均腰部疼痛指数为(5.48±0.54)分,治疗后平均腰部疼痛指数为(1.47±0.31)分,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使用腰椎间盘镜进行治疗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术后疼痛感减轻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病人5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预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mo、3moODI评分、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mo、3mo,两组ODI、VA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92.00%)高于对照组(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腰椎侧隐窝狭窄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能进一步改善术后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机理,侧隐窝松解手术疗效的影响,探讨临床操作技巧,增进对侧隐窝狭窄的认识,提高手术疗效的稳定性和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160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常规采用椎板间开窗术式,术中注意对侧隐窝的探查和神经根的彻底松解,灵活掌握术式,兼顾脊柱稳定性。结果1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良113例,好转11例,无效3例,优良率达90.4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手术统计出现率为51.11%,术中注意侧隐窝的检查和松解,同时,兼顾脊柱稳定性,取得稳定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6,(9):1287-1288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方式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概念、手术要点、临床应用、适应症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 ,MED)行腰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术中用C型臂X线机定位 ,在荧屏监视显微内窥镜下显露病变椎板间隙 ,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 ,扩大椎间隙 ,显露硬膜囊、神经根 ,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必要时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 本组 80例 ,随访 1~ 7个月 ,按Nakai分级 ,优 6 8例 ,良 11例 ,可 1例 ,差 0例。结论 经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同时保持脊柱后柱完整性 ,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患者临床极为常见.彭山县医院自1996-08/2004-05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60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术中在"C"臂机或术前摄侧位X线片定位,确认椎间盘突出间隙,于棘突正中线病变旁侧0.5~1 cm作一1.5 cm长的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及内镜,再次确认病变椎板间隙,咬除部分椎板、黄韧带,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突出椎间盘,行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或切除增生内聚小关节、肥厚钙化的黄韧带,彻底解除硬脊膜、神经根的受压.结果 共治疗167例,均随访3个月~1年,按Nakai标准疗效评定,优157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7%,4例改行常规手术治疗.结论 本术式相对传统的椎间盘开放手术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术后黏连少,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最适用于单纯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55例患者中行椎板开窗或扩大开窗切除髓核6例,半椎板切除术31例,全椎板切除术18例。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至6年,平均随访13个月。优32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手术总优良率89.1%。结论:手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除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外,彻底解除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位于椎间孔,范围可波及到侧隐窝或椎间孔外口。在常规椎间盘切除术时不易发现,因此术前明确诊断显得非常重要。本组19例均应用经椎板间开窗途径神经根管减压及腰椎间盘摘除术,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后路小切口直视下手术对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失败的补救方法的疗效。方法对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患者行MED治疗,其中15例因出血等原因而及时改为后路小切口直视下手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增加,无术中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12-24(18±0.6)个月,1例偶有慢性腰痛外,均获得良好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结论后路小切口直视下手术不失为MED治疗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失败的良好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泽军  方松清 《现代保健》2012,(19):112-113
目的:总结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手术治疗的118例60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参照日本N′NAKANO和T′NAKANO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改良评定。结果: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伴有小关节增生内聚、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黄韧带肥厚以及腰椎不稳或腰椎退行性滑脱等病理特点。本组11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优74例,良32例,可11例,差1例,优良率89.8%。结论: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开窗椎间盘摘除可能疗效不佳,只有对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充分减压、肥厚的盘一黄韧带切除和腰椎不稳的植骨融合固定方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