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全面优化药学服务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10月的门诊药房使用常规管理办法,为实施前。选择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3月的门诊药房实施药学服务优化,为实施后。结果:实施后用法用量差错、药物品种差错、药物使用重复、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面优化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可以改善当前的药学服务质量,减少临床药学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同时使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大减少,让患者对医院服务更加满意,提升医院整体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8S精益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门诊药学服务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7月起系统实施8S精益管理模式,2018年7月~2019年6月为实施前,2019年7月~2020年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8S管理模式后,门诊药学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降低了89.58%,患者平均取药时间节约了2min,患者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8S精益管理模式能够改善门诊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及药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PI制定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提高门诊药房整体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2~9月医院门诊药房实施常规管理,期间接待500名患者为实施前研究对象;2018年11~2019年6月医院门诊药房实施KPI制定的绩效考核体系,期间接待500名患者为实施后研究对象。观察比较KPI制定的绩效考核体系应用前后门诊药房整体管理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和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实施前;账物相符率和处方合格率高于实施前;患者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KPI制定的绩效考核体系应用于门诊药房管理中,能有效降低调配差错率和患者投诉率,提高医院药品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构建药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对提升药房服务质量的价值。方法:为提升服务质量,医院药房自2019年3月起,实施基于药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管理模式,2018年6月~2019年2月为实施前,2019年3~1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药房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学服务管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药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应用于药房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药房整体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2月起在象山县中医院门诊药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比实施前(2012年2~10月)及实施后(2013年2~10月),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象山县中医院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药师整体素质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的措施;方法:采取相关的措施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为患者的医疗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结果:经过药学服务改革,不仅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提升了,也改善了医务人员实际工作的能力;结论:门诊药房在医院实施医疗计划时是不可缺少的组成,对药房加强管理是医院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方法:医院2018年7~12月门诊药房未实施SHEL模式为实施前;2019年1~6月医院门诊药房实行SHEL模式之后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的患者满意度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后医院门诊药房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投诉率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SHEL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药学服务的有效性,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方法:从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现状入手,对药学服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门诊药房应从工作流程各环节入手,完善与药学服务相关的管理体制,加强药房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学习沟通技巧与艺术,以减少药患纠纷,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结论: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强药房管理与合理用药对提高药房管理水平的价值。方法:为提升管理质量,医院药房于2019年5月起,实施强化管理模式,随机抽取2018年3~11月(实施前)收治280例患者及280份处方和2019年5~12月(实施后)收治共280例患者及280份处方,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实施前后临床用药合理性及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就诊患者对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药房管理与合理用药,能有效改善临床不合理用药频发现状,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门诊药房人性化药学服务的工作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衢州衢化医院部分患者进行数据统计,时间为2015年5~10月(人性化药房服务工作开展前)和2015年11月~2016年4月(人性化药房服务工作开展后),比较分析实施人性化药学服务前后的结果。结果:人性化药房服务开展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药房投诉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提高药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发药流程,提供人性化的药学服务,可以大大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投诉比例,维护医院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管理措施和实行措施后的成效。方法:调查诸暨市人民医院2015年5~11月(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提高前)和2015年12月~2016年5月(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提升后)部分患者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行门诊药房管理措施后,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医院整体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以人性化服务为宗旨,提高药师的专业素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这些举措可以总体提高药房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品管圈应用于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品管圈应用于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分析药品调剂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适宜的解决措施并落实。结果:经过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药房调剂调配差错率下降55.34%,同时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数与活动前相比减少了22.42%。结论:通过将品管圈应用于药房药学服务品质化管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调剂调配差错率,而且还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处方数量,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二级医院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结合二级医院门诊药房工作实际,并查阅相关文献,制定门诊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措施。结果:通过二级医院门诊药房软、硬件建设,使服务质量与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减少差错事故。结论:加强、落实二级医院药房管理,提升医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升医院药学临床服务能力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医院药剂科于2019年1月起对医院药学管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将其纳入医院药学服务管理的流程中。从2018年期间医院就诊接受常规的药学服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为实施前研究对象。从2019年期间医院就诊的接受药学管理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为实施后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药学管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发药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信息标识率、药物通用名标识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用药教育评分、不良反应监测评分、合理用药咨询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感知到的药学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对医院药学临床服务的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药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信息化门诊药学服务质控体系,并分析其实践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实施信息化门诊药学服务质控体系,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0份处方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处方不合格率、药品调剂工作差错率等,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构建信息化门诊药学服务质控体系,可以提高临床药剂调配质量,减少处方不合格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效果。方法:医院从2017年1月开始在西药房对药品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实施药品监管制度,以实施后一年时间为限,比较实施后的一年和实施前的一年西药房管理质量。结果:研究通过合理分类西药房中的药品,同时注重做好药品的监督管理,结果显示,实施后药房工作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进措施实施前(P0.05);另外实施改进措施后患者对药房服务质量满意度为明显高于改进措施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能够提升西药房管理质量,减少药房工作差错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门诊中药房存在的问题,评价在落实改进策略后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10月在医院中药房工作的药剂师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整改前后的各100例患者为评价对象,对整改前的管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药剂师的考核成绩、患者对药房的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改进后,药剂师考试成绩高于改进前,患者对药房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改进前(P0.05)。结论:定期对门诊中药房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管理问题及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管理干预,能明显地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徐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8):2030-2030,2032
药房是医院十大“窗口”之一 ,从服务中透视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药学人员的素质。门诊药房发药工作是药品从药学工作人员转运到患者手中的终端服务过程 ,也是执行医生书面指示的瞬间服务过程 ,其服务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医疗体制的变化可促使药学服务意识增强。医院药房传统的单一供应式模型已不再适应这种形势 ,只有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我院结合现有形势 ,对门诊药房采取了相应管理措施 ,具体方法如下。1 重视提高调配人员的素质门诊药房由于处方调配工作量大 ,品种繁多 ,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医院未加强药学管理前一年的药房资料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并将加强药学管理后一年内的药房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两组案例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作用。结果:观察组药品的使用流程更加规范化,患者的按单取药率、药房药品的盘点时间、账目的合理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就诊患者对诊断用药的满意度、取药等待时间的满意度、药品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也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1)。结论:通过加强药学管理措施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药房管理混乱的现象,提高药房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5S现场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S现场管理在医院药房管理实施前后的有关资料,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工作效率、药品完好率、药房药学服务满意率等。结果:与实施5S现场管理前比较,实施后单方调配时间、每名药师日调剂量及患者平均侯药时间均得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S现场管理可以提高医院药房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提高药品完好率及安全性,提升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