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义乌市中心医院的34名ICU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6年1~7月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即按照护理人员的职称进行管理;2016年8月~2017年2月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且护理人员SDS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还能改善护理人员抑郁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护理应用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的作用。方法:对肝胆外科实施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实施前的2016年和实施后的2017年均选取86例患者进行研究。实施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应用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情况,记录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评估准确性、护理管理措施及时性、护理管理措施适宜性及护理管理措施有效性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肝胆外科护理采用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5月开始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激励管理机制,分析比较2016年1月~2017年4月未实施激励机制管理与2017年5月~2018年6月实施期间这两个时间段中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对工作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显著提高,且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及专业护理质量评分和实施前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实施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患者对康复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护理质量,并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对工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实施ICU信息管理系统的救护效果。方法:医院ICU自2018年1月起对危重症患者实行信息管理,将2018年1~7月设为实施后,2017年6~12月设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选取35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危重症患者管理后的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ICU床边护理时间、护理文书书写完善度评分、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等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ICU危重症患者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由护理组长进行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监管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实施由护理组长进行电子护理病历的质量监控及管理办法,将2017年设为实施后,2016年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人员在病历书写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医师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由护理组长进行电子护理病历的质量监控及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病历书写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显著提升医师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用于病区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5月起实行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将2016年5月~2017年4月设为实施前,2017年5月~2018年4月设为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操作技能、理论考核等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用于住院患者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ICU护理中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进行护理人员配置和工作量管理,分析对护士疲溃感和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ICU的81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工作评分系统不同,分为观察组40名,对照组41名。观察组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和认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价值、自我效能、主观能动性、工作影响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施前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工作中采用NAS量表进行人员配置和工作量管理,与常规ICNSS评分系统比较,更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破溃感,提高护理认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医嘱执行流程优化的方法和管理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11月起采用医嘱闭环管理,将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设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10月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共20名医务人员,比较实施前后医务人员对医嘱执行流程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住院期间的医嘱执行情况。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对医嘱执行的简单易学、提高工作效率、预防不良事件、规范医嘱管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医嘱执行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医嘱信息错误率、医嘱信息遗漏率明显低于实施前,药物合理使用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闭环管理理念有助于提升重症医学医嘱执行流程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个案追踪法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个案追踪法,成立追踪检查小组,建立个案追踪流程和处理办法,对个案追踪管理情况进行反馈和补救,以2016年全年工作为实施前,2017年工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实施后ICU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护理纠纷率,较实施前均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ICU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评分,较实施前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个案追踪法应用于ICU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在ICU护理人员层级管理中应用情境领导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在医院将情境领导理论应用于ICU护理人员层级管理中,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意愿进行层级管理,为实施后。随机选取2016年期间ICU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实施前。比较情境领导理论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成熟度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技术操作能力、授课水平、应急能力与护理记录书写能力有显著的提升(P 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在ICU护理人员层级管理中应用情境领导理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还能够增加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在工作中,增加责任感,提高成熟度。此外,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且整体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定为ICU危重患者选取人工气道安全管理干预对策的管理价值。方法:以2018年医院10名ICU护理人员及ICU收入的32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安全管理干预措施,为实施前。以2019年医院10名ICU护理人员及ICU收入的32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安全管理干预措施+人工气道安全管理干预措施,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质量调查结果、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安全管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人工气道安全评分、抢救药品准备评分、仪器设备状况评分、人工喂养安全评分大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安全管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为ICU危重患者实行人工气道安全管理干预对策展示良好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动态配合的岗位管理办法的临床实际使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5月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建立并实施动态配合的岗位管理办法,分析比较2017年5月~2018年4月实施动态配合的岗位管理办法后和2016年5月~2017年4月未实施两时期的实际临床护理及管理状况。结果:实施动态配合的岗位管理办法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的质量评分和实施前相比均显著较高(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压力源评分和实施前相比均显著较低(P0.05);实施后患者或其家属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和实施前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急诊科的护理管理中使用动态配合的岗位管理办法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本护理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起康复科建立并实施人本护理,将2017年6月~2018年5月设为实施后,2016年6月~2017年5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和护理情况。结果:实施人本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康复科的护理管理采用人本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ICU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2018年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起实施中医特色护理,2017年收治的32例患者为实施前,2018年收治的32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用于ICU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在内科病房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2017年7月起在医院内科病房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的情况,2016年6月~2017年6月为实施前,2017年7月~2018年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结果:实施后内科病房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态度、中医护理技能、西医护理技能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内科病房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确保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质量,并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组交接模式在ICU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医院ICU应用分组交接模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划分,明确小组交接班制度和任务,进行管理制度和交接班流程优化,完善交接班内容,设为实施后。2017年7月~2018年6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ICU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交接班相关护理差错情况。结果:实施后ICU的急救安全、病房管理、感染防控、护理记录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ICU交接班相关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组交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ICU管理质量,减少交接班相关护理差错的发生,对于管理质量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急诊科1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方式,为实施前;2017年7~12月实施关键环节管理模式,为实施后。将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排班管理模式评分、管理效果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急诊科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文书评分、病区管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科实施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使用APN排班模式对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1月开始对重症医学科实施APN排班模式,2016年7月~2017年6月选择22名护理人员,以2017年1月为界,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抑郁、焦虑的评分情况。结果:实施APN排班模式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使用APN排班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善,减低其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前)我院收治的ICU患者90例予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90例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对肺部感染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综合质量的评价。结果:实施后护士对风险管理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评分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并发症率为1.11%(1/9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7.7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9,P=0.029);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综合质量评价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综合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风湿免疫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风湿免疫科护理人员共2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起实施全面质量管理,2016年7~12月为实施前,2017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病房管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在风湿免疫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提升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