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调查安康市人畜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应用IHA法对安康市人畜弓形虫感染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弓形虫感染为3.84%,该感染与职业有关(P<0.01),以农民的感染率最高(5.97%),而与年龄,性别无关,在家畜中,以猪弓形虫感染率较高,但猪,犬,牛感染率差异无显性。结论:弓形虫感染与职业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社区居民弓形虫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及感染现状进行基线调查,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AS方法测定弓形虫抗体水平,了解人群感染状况,同时进行弓形虫病知识、形态、行为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1960名社区居民血标本中弓形虫抗体感染率为8.01%,其中不同职业弓形虫感染有显著差别,农民、工人和无业人员感染率高于干部、技术人员和教师(P<0.01)。有动物接触史者弓形虫感染明确高于无动物接触者(P<0.01),90.63%的社区居民不了解弓形虫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83.33%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不能正确应答弓形虫感染方式和防治措施。结论目前社区居民普遍缺乏弓形虫病感染及预防知识,不同人群的感染机率较大,因此有必要加大健康教育干预的力度,以减轻人群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十堰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的现状和动态,为制定科学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卫生习惯等;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人群血清弓形虫IgG抗体。结果:十堰地区人群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8.21%。市区人群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各县(市)人群,猫犬等动物密切接触者,临床免疫功能低下者和不良饮食卫生习惯者阳性率高于其他人群。结论:十堰地区居民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喂养宠物及不良饮食习惯是弓形虫感染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健康教育、早期检查及治疗等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运城市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1):2313-2314
目的:调查了解我市育龄妇女弓形虫病的感染现状.方法:采用现场访问、血清学检验等方法对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和有关流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2年10月至12月在永济县随机调查18岁~40岁妇女190人,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G水平,检出阳性34例,既往感染率为17.89 %.流行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多存在不卫生行为习惯,如:喝生水、瓜果不洗净就吃、橱具生熟不分、下田劳动接触泥土、用生肉喂猫、狗等等,在阳性者中分别占29.41 %、35.29 %、32.35 %、61.76 %和32.35 %.结论:我市育龄妇女弓形虫病的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提示:人体弓形虫病在我市育龄妇女中普遍存在,而影响流行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了解我市育龄妇女弓形虫病的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现场访问、血清学检验等方法对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和有关流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 0 0 2年 10月至 12月在永济县随机调查 18岁~ 4 0岁妇女 190人 ,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G水平 ,检出阳性 34例 ,既往感染率为 17.89%。流行因素调查结果表明 ,居民多存在不卫生行为习惯 ,如 :喝生水、瓜果不洗净就吃、橱具生熟不分、下田劳动接触泥土、用生肉喂猫、狗等等 ,在阳性者中分别占 2 9.4 1%、35 .2 9%、32 .35 %、6 1.76 %和 32 .35 %。结论 :我市育龄妇女弓形虫病的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提示 :人体弓形虫病在我市育龄妇女中普遍存在 ,而影响流行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本市人畜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滤纸干血滴间接血凝(THA)试验。结果调查皮毛加工厂、经商女工及围产期妇女共318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4.72%;家畜共检测638头(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31.03%。结论本市人畜间存在弓形虫,且感染水平与全国平均感染情况接近。卫生防疫、畜牧等部门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 孕妇妊娠期间感染弓形虫,可致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型和先天性弓形虫病。弓形虫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国外孕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达20%以上。国内各地调查情况表明,阳性率相差较大。作者对济南及其郊区产妇475人静脉血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宁夏红寺堡区农村居民及家畜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为开展科学防治及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调查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并采取血液标本,同时采取调查地家畜血液标本。人和家畜血液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抗体(IgG)。结果共调查问卷572份、检测人体血清标本572份,阳性标本19份,阳性率3.32%;男性感染率3.43%(10/291);女性感染率为3.20%(9/28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间的弓形虫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民族之间的弓形虫感染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3,P=0.001)。家畜血液(牛20份、羊20份)样本40份,均为阴性。结论红寺堡区农村居民和家畜弓形虫感染率相对较低;弓形虫的感染回族居民较汉族居民高,可能与饲养家畜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市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用滤纸干血滴间接血凝(IHA)试验;结果调查皮毛加工厂、商业系统妇女工及围产期妇女318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4.72%,三组人员感染情况差异显,以皮毛加工为;结论本市妇女存在弓形虫感染,应引起卫生防疫部门的重视,采取相应防治对策,降低对胎婴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心血管病患者880人进行弓形虫血清学调查,其感染率为18.18%。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被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临床表现等弓形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南黎族9 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得D18S1364、D12S391、D13S325、D6S1043、D2S1772、D11S2368、D22-GATAl98805、D8S1132、D7S30489个STR基因座在中国海南黎族和汉族群体中的基凶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数据,初步探讨其在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154例海南地区黎族无关个体,112例海南本地汉族无关个体,125例近期移民海南的汉族无关个体的静脉血,应用五色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技术,计算中国海南黎族和海南汉族9个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统计分析各基凶座的杂合度(Hobs)、多态信息总量(PIC)、个体识别机率(Dp)及累积个体识别率、累积非父排除率.分析上述9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9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 9个基因座在该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基因座的期望杂合度(Hobs),多态信息总量(PIC)、个体识别机率(Dp)及累积个体识别率(CDP)、累积非父排除率(CCE),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D18S1364、D12S391、D13S325、D6S1043、D2S1772、D11S2368、D22-GATAl98805、D8S1132、D7S3048基因座在中国海南黎族,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个人识别机率,但无人群之间的差异,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黎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同时加环孢菌素A法,建立了海南黎族永生细胞库。该库共含有54株“润黎”永生细胞株,供血者均身体健康,且三代无与不同民族或不同支系通婚史。其中男性占56%,女性占44%,有亲缘关系者仅占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海南省黎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IVSII654(C→T)突变的发病率。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海南省白沙、昌江、陵水、琼中、保亭等县黎族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IVSII654(C→T)突变。结果:共筛查了788例黎族人DNA标本,未发现β-地中海贫血IVSII654(C→T)突变。结论:IVSII654(C→T)突变不是海南省黎族人群中主要的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海南黎族、汉族高血压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对海南黎族111例高血压患者、146例黎族正常人、海南汉族106例高血压患者、97例汉族正常人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并调查经典危险因素.结果 海南黎族高血压组DD、DI、II基因频率分别为10.8%、37.8%、51.4%;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7%、70.3%.正常对照组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0%、43.8%、43.2%;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9%、65.1%.两组之间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汉族高血压DD、DI、II基因频率为16.0%、28.3%、55.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2%、69.8%.汉族正常人DD、DI、II基因频率15.5%、44.3%、40.2%,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6%、62.4%.两组之间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黎族、汉族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黎族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海南黎族高血压和黎族正常人的D等位基因频率均比I等位基因频率低;ACE基因I/D多态性与黎族高血压无显著关联;海南汉族高血压和汉族正常人D等位基因频率均比I等位基因频率低;ACE基因I/D多态性与汉族高血压的发病有相关性,是汉族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基因,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黎族人4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 :研究海南省黎族人群的 β 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筛查海南省白沙县黎族人群中的4种 β 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 :CD41-42(-CTTT)缺失突变、CD17A→T无义突变、TATA盒nt-28A→G突变和CD71 -72(+A)移码突变。结果 :在321人中发现36例CD41-42(-CTTT)缺失突变杂合子携带者 ,携带率为11.21 % ,未发现其它3种突变类型。结论 :在海南省白沙县黎族人群中β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主要为CD41-42(-CTTT)缺失突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弓形虫感染与弱智儿童等神经系统发育迟钝儿童之间的关系,对南通市社会福利院及本市某小学智力欠佳的儿童进行了弓形虫血清学的检测并进行了3个月的连续性观察。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同时对临床上明显诊断为弱智儿童29人和智力欠佳的儿童21人以及健康儿童51人的血清标本进行弓形虫特异性Ab的检测。结果:弱智儿童组的平均阳性检出率为20.69% ,6/29(ELISA) / 21.14% ,7/29(IHA)高于智力欠佳儿童组4.76% ,1/21(ELISA) / 19.05% ,4/21 (IHA)和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6%,1/51(ELISA)/ 1.96%,1/51 (IHA)。弱智儿童和正常对照两组差异显著(X2=13.67 ; X2=6.55 , P < 0.05)。结论:儿童的弓形虫感染与其母亲在孕期或本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有关。因弓形虫能损害大脑和神经系统,严重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成为优生优育的一大隐患。因此,防止母子间垂直传播和避免妇女(特别在孕期)与动物接触是预防儿童弓形虫感染的主要关键。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hepatitis B virus(HBV) genotypes and the double mutation of A-to-T nucleotide(nt) 1762 and G-to-A nt 1764 in basic core promoter(BCP T1762/A1764) in patients of the Li nationality. Methods:Subjects were 125 HBV DNA positive patients that belong to the Li nationality on Hainan Island. HBV DNA genotype was determined by real time fluorimetr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CP T1762/A1764 mut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direct sequencing method. Results:The prevalence rates of genotype B, genotype C, genotype D, genotype C and D mixed infection(genotype C+D) and genotype B and D mixed infection (genotype B+C) were 31.20%, 53.60%, 12.00%, 2.40% and 0.80% respectively. Mutation frequencies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BV genotype C(58.2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ose infected with other genotypes (P <0.01). The serum viral load of the patients with genotype C(5.74±1.21)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genotype B(P <0.01). Conclusion:The major genotypes in the Li nationality were genotype C and genotype B. The infection of genotype D and mixed infection also occurred in the Li nationality. Genotype C HBV has a higher replication rate, and the different degrees of pathogenecity among HBV genotypes may be related to BCP T1762/A1764 mutation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南省黎族自治县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缺乏症发病情况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该地区2017年1—12月出生的新生儿干血片,采用荧光分析法进行G6PD酶活性筛查,对初筛阳性的干血片样本采用多色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MMCA)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共收集14 130例新生儿干血片,G6PD酶活性筛查共筛出1 059例阳性,初筛阳性率为7.49%,其中男性682例,女性377例,男性新生儿G6PD初筛阳性率9.13%,女性5.66%,男女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黎族新生儿初筛阳性率8.33%,汉族6.25%,不同民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MMCA法对1 059例初筛阳性干血片进行基因检测分析,共检出864例样本发生突变,突变率81.59%;男性突变率86.07%,女性73.47%,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黎族突变率83.26%,汉族77.71%,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本次共检出11种G6PD基因单一突变型(c.1376 G>T、c.1388 G>A、c.95 A>G、c.871 G>A、c.519 C>T、c.1024 G>T、c.392G>T、c.1360C>T、c.517T>C、c.592C>T和c.86C>T)和5种复合突变型,其中c.1376 G>T复合c.871 G>A突变、c.1376 G>T复合c.517 T>C突变和c.392 G>T复合c.871G>A突变在海南省尚属首次报道。结论海南省黎族自治县地区是G6PD缺乏症高发区,黎族为高发人群,基因突变类型复杂多样,突变以c.1376G>T、c.1388G>A、c.95 A>G和c.871 G>A四种最为普遍。在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开展G6PD的活性筛查和基因检测,有利于G6PD缺乏症的确诊和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钠肽基因(NPPB)位点RS198389的多态性与海南黎族原发性高血压及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陵水自治区县人民医院黎、汉族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2例(黎族136例,汉族136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黎族汉族健康人群272例(黎族136例,汉族136例)作为对照组,各组间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对NPPB基因RS198389突变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并比较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黎族高血压组的NPPB基因RS198389多态性位点的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为50.7%、44.1%、5.2%,黎族正常对照组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为72.8%、23.5%、3.7%,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高血压组的NPPB基因RS198389 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为17.6%、77.2%、5.2%,汉族健康对照组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为63.2%、34.6%、2.2%,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PB基因RS198389多态性位点与海南岛汉族和黎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均具有相关性;汉族和黎族组间比较,NPPB基因RS198389多态性位点与黎族高血压的相关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海南黎族人群对氧磷酶3(paraoxonase 3,PON3)基因Ala99Ala位点多态性的分布情况,为研究PON3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海南150名黎族健康个体进行PON3基因Ala99Ala位点多态性分析,获得其基因频率分布规律,并与国外其他人群PON3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比较。结果:海南黎族健康人群PON3基因Ala99Ala位点存在多态性,基因频率分别为AA 0.58、GG 0.08、AG 0.34;在此位点海南黎族人群基因型频率与国外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我国海南黎族人群PON3基因Ala99Ala多态性分布不同于国外其他种族,不同国家种族间分布差异机制需要更多研究来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