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针灸结合壮医外治法在临床常用于治疗中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咽炎等难治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医针刺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拔罐放血结合壮医莲花针、中医针刺结合壮药外敷、外烫等,见效快,操作简便,临床疗效肯定.笔者就近年来中医针灸结合壮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黄褐斑具有其独特的疗效.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有关临床资料,介绍了针刺、耳穴、刺血拔罐、埋针、水针及综合疗法等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3.
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蒙医拔罐放血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同时阐明其作用机理,并对所选穴位的针刺深度和角度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蒙医拔罐放血疗法组(治疗组)和中医针刺组(对照组),1个疗程(蒙医拔罐放血组为6 d,中医针刺组为15 d)后评定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积分变化,并进行组内和组间对照。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医拔罐放血疗法和中医针刺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显著的疗效,蒙医拔罐放血疗法具有疗程时间短、治疗次数少、取穴少、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骨关节病的中医外治法分为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两大类型。药物疗法可分为浸浴法、药熨法、膏贴法、涂擦法。非药物疗法有针刺法、灸法、推拿按摩法、拔罐法、磁电疗法、坎离砂热疗法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火针加刺血拔罐发泡疗法后外敷通痹膏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单位2012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20例面神经炎患者,这20例均为其他医院、诊所用毫针针刺或者单纯贴治面瘫的膏药无效者。结论:火针加刺血拔罐发泡后外敷通痹膏的三联疗法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作者分析近一年来文献中介绍的该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经方肾着汤、氧水穴位注射、小针刀、浮针疗法、毫火针结合针刺、毫火针+新医正骨、合谷刺加温针辅以刺络拔罐、新医正骨结合针刺、刃针结合拔罐、小针刀配合手法、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术、推拿结合针灸拔罐、联合应用郑氏按摩十三法与针灸和牵拉放松法、刺络拔罐配合TDP照射、针罐结合以及骨通贴配合定向透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较为满意.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综述。方法:对有关的疗法从单纯针刺、针灸配合其他疗法、辨证选穴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结果: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普通针刺、特色针刺(如月生死针刺、傍针刺、腹针、磁针等等),以及针刺加其他疗法如推拿、拔罐、牵引、药物等综合治疗,有很大一部分针灸治疗选穴以颈椎夹脊穴为主,这些方法均见显著疗效。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但此病的疗效观测标准尚存在部分主观性,并且对此病的治疗机理报道较少,对针灸此病的选穴原则和选穴标准也很少进行系统说明。另外,本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浩  张金华 《当代医学》2021,27(30):166-168
在临床中,"陆氏针灸"重视中西结合,兼容并蓄,辨证论治,针灸并用,多用温针,指切进针,重视手法,导气为主,强调针感,活学创新,针药结合,有补有泻,内调外治等.综合运用针、灸、药、罐、电针、放血疗法等中医治疗技术,其中水针疗法是"陆氏针灸"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陆氏针灸"对于难治性面瘫的诊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拔罐疗法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最早的拔罐工具为兽角,使用负压原理为水煮罐后形成的负压。两汉时期出现了刺血疗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将针刺与拔罐疗法结合应用,对后世的针罐结合具有很大的启发。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人们开始用削制加工的竹子做成的竹罐来逐渐代替兽角。宋金元时期,拔罐疗法已经逐渐完善,竹罐已经完全替代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亦由"角法"变为"吸筒法",在应用上出现了"药筒法"。明代时期,拔罐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罐具上仍以竹罐为主,"药筒法"也有所改进。清代时期使用竹罐及投火法,拔罐疗法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其适应证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乳房疾病,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历史悠久。文章从针刺疗法、针药结合、穴位埋线、中药外敷及耳穴贴压、灸法、刺络拔罐、推拿、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各种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挖掘针灸及其他疗法在治疗本病的作用,使各种疗法之间形成互补和促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1.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艾灸、皮肤针、拔罐、火针、耳针、头针等中医外治法。针灸门诊多采用单纯的针灸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单纯用针灸方法不能完全应对来就诊的所有病人,尤其是一些慢性、老年性以及顽固性的疾病。路老在针灸临床上,始终以中医理论为临证指南。即按辨证而论?..  相似文献   

12.
中医常用的护理技术主要有按摩疗法 ,拔罐疗法 ,针灸疗法 ,发泡疗法 ,熏洗疗法 ,吹药法 ,导便法 ,坐药法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量不需要复杂设备和技术处理的病人将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护理和治疗 ,因而就业市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必将日益扩大 ,特别是针灸、推拿、拔罐、足浴等等必将大有市场。为适应这一需要 ,我们根据“面向市场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的原则 ,对中医常用的护理技术教学作了大胆的探索尝试 ,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了名为“周末针推兴趣班”活动 ,2年来先后有 2 70多名学生在这个学习班中掌握了一技之长 ,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拔罐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患者选用针刺结合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面瘫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疗程缩短,是治...  相似文献   

14.
本治疗仪是将现代科技与中医穴位疗法结合在一起,利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实现了集中医拔罐疗法、热疗、磁疗、针刺疗法、电针疗法等多种疗法多位一体的新型穴位疗法治疗仪.本文对穴位疗法治疗仪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穴位磁疗的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磁疗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用磁场代替针灸,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痛点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天然磁石治病古代早有记载,但传统中医仅将其作为药物内服或外敷,直到近代,人们才利用磁石的物理性质和生物磁学特性,将磁场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防治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中医特色的新磁性针具从物理磁场疗法中脱颖而出,有关穴位磁疗的报道也很多,其适应症已多达数十种.笔者根据中医针灸理论结合近年实验及临床研究成果认为,穴位磁疗作用有赖于针刺及贴敷、磁生物物理特性、腧穴功能特异性等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6.
针刺加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腰肌劳损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加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腰肌劳损52例刘德昌张建斌(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南京210009腰肌劳损是针灸临床最常见病症之一,单一疗法往往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在传统针刺、拔罐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酒精浸剂外敷,以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这...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疾病.大部分中风后瘫痪患者在发病2周后开始出现患肢痉挛,常为瘫痪与痉挛并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理疗法是中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完善,综合理疗疗效有所提高,但在选用何种理疗效果最佳方面报道较少.现通过对2008年以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括,分别对针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针刺放血、按摩疗法、拔罐、刮痧、中医综合康复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讨中医理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8.
头针、体针加拔火罐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王世峰(郑州国棉五厂职工医院,450007)主题词中风(中医)/治疗,偏瘫/治疗,特定部注针刺疗法,拔罐疗法笔者从1990年8月~1994年8月,运用头针、体针加拔罐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为治疗组,并设对照组对比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温针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温针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的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针罐疗法和药物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共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风池、肩井、颈夹脊、太阳、晕听区等穴针刺后颈肩部拔火罐;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疗法,使用中西药物加牵引共治疗1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96%,总有效率98.12%;对照组治愈率为26.09%,总有效率76.09%,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其疗效优于药物加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