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交媒体已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往研究大多聚焦于用户如何采纳、使用某一社交平台,对特定用户群体"不使用"某种社交媒体的情况关注较少.基于对微信朋友圈消极使用现象探究,发现用户出于自我表达的观众可及性、互动可能性的"想象",以及持续性印象维持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表达前容易反复自我审视产生社交疲惫感,进而选择退出;大多中辍后倾向于转移到同龄群体为主的强关系聚集的社交媒体,享受小范围观众舞台的安全感;看似消极的中辍行为本身成为他们寻求自我认同、提升社交质量、蜕变为理想成人的路径,具有自我同一性确认的探索意义.中辍行为赋予每个社交媒体以不同距离感知,帮助用户重新确认自我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有意识发展深入交往关系,提升情感反馈质量,借助驯化技术和掌控社交边界的感知来对抗不确定性的风险压力.  相似文献   

2.
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是目前在青少年中最为流行的两类自媒体,它们对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在关系的性质、信息传播的速度、受众及可传播的信息量等四个方面不同的基础上,提出这两类自媒体对师生关系影响问题上具有不同的优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通过有选择地使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这两类工具,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微信作为当前影响力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其朋友圈的社交功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行为,本文利用网络虚拟田野考察法调研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交往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微生活方式下大学生交往行为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4.
晒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基于微信朋友圈中的晒文化为研究对象,研究晒文化折射的大学生价值观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加强大学生价值引领、加强网络监管和培养网络领袖、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三个方面探索在晒文化环境下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微信朋友圈作为新媒体技术中新兴的沟通平台,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普遍关注和使用,成为大学校园中隐形的精神社区。本文是对朋友圈流行现象进行文化解读,以求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积极引导其运用好新媒体媒介,以社会正能量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微信朋友圈广告这一主题,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现阶段我国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分类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持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那一年,只要稍微关注点儿娱乐新闻,你就一定或多或少听到过“饭圈”这个词。“饭圈”简单来说是指喜欢某个明星或组合的粉丝群体,实则有着无数的分支,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颜粉”和“事业粉”,分别指因为明星的高颜值或业务能力而被圈粉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之微信的推出和迅猛发展,微信被广泛的应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微信朋友圈、公众平台的文字、图片、视频无时无刻地不在被迅猛发表转发、被转发。当发表权的一次用尽后随之而来的是作品被不当的转载、复制,从而版权侵权问题在微信上时有发生。本文就是从微信朋友圈、公众平台看相关的版权侵权现象及问题。  相似文献   

9.
崔颖 《现代交际》2015,(4):123-124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与人沟通和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微信实现了跨平台操作,使用费用低廉,功能强大,在大学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杂,工作要求高,工作对象多,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促使辅导员掌握微信新技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身发展。辅导员应发挥微信公共平台的功能,构建学院和辅导员个人的微信公共平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建立专属的微群,关注学生的朋友圈动态,同时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微信这种社交工具。  相似文献   

10.
微信朋友圈是青少年进行线上表达和建构自我的理想场域。基于虚拟民族志的探索表明,青少年在朋友圈的线上的"我"具有真实性,它存在于自我相关资讯的持续分享中,其表演方式是展示而非告诉。圈子里的朋友关系建基于交谈事件而非共享情感。总体而言,青少年在朋友圈里的"我"是其"更为真实的理想形象"。这些线上的"我"们彼此孤独地相伴,常驻于各自的心,却终究相望/忘于彼此的"江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微信在社交中的广泛应用,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微商应运而生。同时,微信的产生使一批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代理产品信息,并以此盈利的人——微商得以出现。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方式,最近两年,微商参与者逐渐扩大,微商对个人朋友圈的影响也逐渐显露,并且该影响有加深的趋势。不仅仅是商业利益的嫁接,更是人情融合,移动社交的碎片化属性,迫使走情感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父母——我身边距离最近的老人们,却从不曾像韩剧一样被我又哭又笑地重视着。A我妈是去年才注册微信的,这一年她70岁,是家里最晚拥有朋友圈的人。她其实挺发怵的,因为她从来都害怕使用新东西。洗衣机坏了,  相似文献   

13.
正据腾讯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用户已达到6亿。很多年轻人利用它获得商机:凭借一部手机,通过微信朋友圈平台,将自己的东西销售给朋友,再通过朋友们的转发扩散又结识新的客户。成都女孩罗婷靠微信让"朋友圈"成了"购物圈",并利用闺蜜的人脉资源赚得盆满钵满。但贪心的她并不满足,为了快速积累做大生意的本钱,她挂羊头卖狗肉,把高仿的A货伪装成国际名牌出售。在被闺蜜识破后,她不甘心失去朋友圈的生意,竟铤而走险,引发了一场损人不利己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吴璐薇 《现代妇女》2014,(6):321-321
微信红包是腾讯旗下产品微信于2014年1月27日推出的一款应用,此应用基于微信5.2版本运行。功能上可以实现发红包、查收发记录和提现。本文通过对微信红包及微信红包背后依附的社交工具微信的发展历史的概述来探求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狂热背后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时下最具代表性的虚拟网络社区,微信朋友圈是对当下真实人际社交的一种直接体现,它呈现的是用户个体的自我世界,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朋友圈的互动关系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之间的人际互动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朋友圈微生活背后更隐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和挑战,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同时也颠覆了大众传统的社交理念。  相似文献   

16.
预防和消除孤独感的最好办法就是多与老人沟通,了解老人的想法和情感。  相似文献   

17.
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营销已成为时下企业主要的营销方式之一。本文旨在结合微信营销的特点,找出农产品微信营销的现状与主要问题,提出有益于农产品企业发展的微信营销策略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田杨  廖智勇 《职业时空》2012,(6):143-144
孤独感是一种严重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心理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主要由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个人因素及其所生活的环境所导致,因而,在应对方法上,应从个人自我帮助和外部环境支持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一天,我从菜园里荷锄回家,接到北京一位朋友的电话,得知严文井先生病逝,不觉心里一沉,望着窗外的青山,好久没缓过神来。我远在南方,来不及给先生送行了,只能在电话里嘱朋友代送花圈。我知道,我的那只花圈将淹没在花圈的海洋里,先生不一定能够看见。我还知道,我在满窗雨雾之前的一声叹息,隔着千山万水,先生也不一定能够听到。  相似文献   

20.
田惠平常说:“上帝只睁一只眼。”因为,她儿子是像《雨人》一样的孤独症患者;她自己是一个失去婚姻的孤独者;她为之奋斗了10年的孤独症民间治疗机构一直举步维艰。但是,命运并不因此就特别怜惜了她。当“非典”侵城,她的学生第一个倒下,来自全国40个省市的一百多位“密切接触者”让她感到责任重大。她又为不被医院和防疫机构“孤独”而奔走呼号,直至惊动了国家卫生部甚至更高层……“田惠平,你在犯罪!”这是她决心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时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她用她自己的眼睛,记录了发生在北京“非典”暴发的那个春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