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伴有糖尿病的腹部大手术后危重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腹部大手术后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1周(或以上)的伴有糖尿病的危重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和胰岛素盐水微量输液泵静脉持续输入组,分别监测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以及切口感染和愈舍情况。结果 CSII组和对照组胰岛素应用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后第1天、第2天CSII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3—7天两组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伤口愈合障碍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CSII控制腹部大手术后TPN支持期间伴有糖尿病危重患者的血糖,与传统静脉胰岛素滴注相比,血糖控制平稳,发生低血糖情况少,且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障碍等并发症,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高森  刘纯艳 《全科护理》2011,(11):956-957
[目的]探讨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中不同胰岛素给予途径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将45例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按胰岛素使用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输注TPN同时予以胰岛素泵输注控制血糖;对照组在TPN液体中按比例加入胰岛素,直接输注。[结果]实验组输注TPN第1天、第2天、第3天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对照组效果好,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短。[结论]对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使用TPN治疗时,通过静脉使用胰岛素泵能较好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后伤口愈合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血糖调控方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115例病人术后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病人血糖调控方式分为胰岛素组(将胰岛素按比例加入肠外营养液中)52例和胰岛素泵组(胰岛素静脉微量泵入法)63例。比较两组病人全部血糖中位数、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高血糖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血糖达标率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胰岛素泵组病人全部血糖中位数低于胰岛素组(P<0.05)。胰岛素泵组病人术后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第1天、第2天、第3天LAGE均低于胰岛素组(P<0.05)。胰岛素泵组病人高血糖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胰岛素组(P<0.01)。胰岛素泵组病人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胰岛素组(P<0.05)。两组病人血糖达标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期间应用胰岛素静脉微量泵入法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切口感染率,效果优于将胰岛素按比例加入肠外营养液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1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10例)。结果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可使血糖下降,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较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可更快、更有效、更安全的控制围生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有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中不同胰岛素给予途径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将45例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按胰岛素使用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输注TPN同时予以胰岛素泵输注控制血糖;对照组在TPN液体中按比例加入胰岛素,直接榆注.[结果]实验组输注TPN第1天、第2天、第3天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对照组效果好,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短.[结论]对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使用TPN治疗时,通过静脉使用胰岛素泵能较好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后伤口愈合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与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评价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组(CSII组)30例和皮下注射组(MDSI组)30例。胰岛素泵组通过胰岛素泵给予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进行治疗,皮下注射组给予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妊娠并发症、胎儿患病率及产后低血糖发生次数、产后3年内糖尿病患病率。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与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组治疗后的妊娠并发症、胎儿患病率、产后低血糖发生及产后3年内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稳定、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产后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产后3年内糖尿病患病率。避免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以及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应用于全胃肠外营养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56例全胃肠外营养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别给予CSII和皮下分次注射胰岛素(MISS)两种治疗,结合临床血糖监测,胰岛素相关知识教育,加强胰岛素泵的护理及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CSII组血糖控制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胰岛素泵应用于全胃肠外营养糖尿病患者,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血糖能更加快速平稳、理想.  相似文献   

8.
朱红  曹长春  蔡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44-7145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需要手术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和诺和锐30三针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均能使血糖达标,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更少、发生低血糖少,切口愈合更好.结论 胰岛素泵应用于糖尿病围手术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中国全文期刊网(从建库截至2009年12月)所有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评价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然后采用RevMan 5.0.2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低血糖发生率和糖尿病缓解率。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597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1个试验外,其他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为B级。以胰岛素需要量和糖尿病缓解率为结局指标的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泵治疗和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均能控制空腹血糖[WMD=–0.21,95%CI(–0.42,0.00),P=0.05]和餐后血糖[WMD=–0.24,95%CI(–0.57,0.08),P=0.14]。胰岛素泵治疗使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少,比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大约少2.74天[WMD=–2.74,95%CI(–3.33,–2.16),P〈0.000 01];且所需胰岛素量更少,约少7.78单位[WMD=–7.78,95%CI(–9.25,–6.31),P〈0.000?01]。胰岛素泵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胰岛素多次注射组,约减少了69%[OR=0.31,95%CI(0.12,0.80),P=0.01];而糖尿病缓解率比多次胰岛素注射组增加约46%[OR=1.46,95%CI(1.01,2.10),P=0.04]。结论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效果优于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但因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在临床应用时应结合患者情况和医生经验,权衡利弊后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骨科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Ⅱ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各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Ⅱ组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优于MS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血糖控制的时间、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CSⅡ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控制时间及住院总天数,低血糖及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少。因此,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用于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更快速、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胰岛素加入全合一营养袋内或经静脉泵同步输注时患者血糖的变化。方法将48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有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滴注组和静脉泵组。滴注组为胰岛素直接加入全合一营养袋中静脉滴注,静脉泵组为胰岛素加入注射器内微量泵入。于输液开始前、输液至1 000 mL、输液至2 000 mL、和输液完毕2 h测定患者的血糖水平,连续监测数天至肠外营养停止使用止。结果 2组各时点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注组有5例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改由静脉泵输入胰岛素。结论胰岛素加入全合一营养袋内或经静脉泵同步输注2种方式对有糖尿病需肠外营养的患者血糖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对此类患者采用经静脉泵同步输注的同时根据血糖结果调节胰岛素用量的方式来控制血糖,效果明显优于滴注组。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观察。方法:将78例择期手术糖尿病病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78例病人入院后经过对血糖调整控制,对照组用胰岛素笔,观察组用胰岛素泵。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8d空腹血糖值、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病人血糖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切口分期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用于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是所有胰岛素治疗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围术期糖尿病病人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64例围术期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3d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观察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达到了目标血糖值,降糖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未发生低血糖反应,对照组发生3例。[结论]围术期糖尿病病人采用持续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肠内营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现状,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180例肠内营养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分析血糖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153例患者血糖控制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5%,通过logistic分析发现鼻饲速度、输注途径、肠外营养、胰岛素泵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0.05)。结论 鼻饲速度、输注途径、肠外营养、胰岛素泵是肝胆外科肠内营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波动,参照血糖值结果与医生一同制定肝胆外科糖尿病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辅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指尖血血糖监测辅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研究组实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辅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第2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两组干预2周内的低血糖发生频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第2周末,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糖发生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辅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使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水平,且能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有效缓解患者反复测量指端血糖所致的生理疼痛。  相似文献   

16.
何智  吴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0):2931-2932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控制胰腺癌术后高血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将17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泵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液加入胰岛素及间断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变化情况、胰岛素用量、高血糖发生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能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达到血糖控制目标范围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及达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血糖发生次数、低血糖发生次数、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泵注胰岛素对胰腺切除术后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优于胰岛素配制营养液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14-1915
研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方法进行治疗,胰岛素泵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施行治疗前和施行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的差异。胰岛素泵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施行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施行治疗后胰岛素泵组血糖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和采用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CSII)(34例),和采用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MSII)(34例),比较二者达到标准血糖值的时间先后及血糖控制程度。结果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较采用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用时更短,对胰岛素量的需求也更少。结论临床实践中,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要尽可能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CSII)。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临床一种常见代谢综合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等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将导致患者病情更加严重,从而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直接威胁。胰岛素泵是采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方式,其是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脉冲式皮下输注胰岛素,其能达到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全天血糖值的目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是公认的最佳治疗方式。本文就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护理中的问题及全程护理干预进行综述,以此为提高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收治住院40例诊断为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胰岛素泵组和对照组各20例。胰岛素泵组应用美敦力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监测患儿2周后血糖降至预定水平、3d后尿酮体消失、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泵组患儿的血糖控制水平好,酮体消退早,酸中毒纠正后无反复,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耐心细致的护理联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优于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