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入栓塞治疗对Graves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对Graves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4例难治性Graves病,选择性行双侧甲状腺上、下动脉插管,并注入聚乙烯醇或(和)明胶海棉栓塞治疗,观察栓塞后3月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Graves病患者治疗前CD3^ ,CD4^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8^ 下降、CD4^ /CD8^ 比值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介入栓塞治疗后CD3^ 升高、CD^ 下降,CD8^ 升高,CD4^ /CD8^ 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可引起Graves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纠正甲亢免疫调节紊乱,有利于甲亢的治愈。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始于1973年,早期的球囊栓塞已被淘汰,机械可脱钨丝弹簧圈(MDC)曾是动脉瘤栓塞的主要材料,现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渐取代MDC成为动脉瘤栓塞的首选材料。近年来GDC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对传统的手术瘤颈夹闭产生了挑战。我科自2002年4月以来采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栓塞组46例和中药+栓塞组63例。栓塞组单纯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中药+栓塞组在栓塞组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口服中药治疗。比较2组实体瘤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WBC)水平和KPS评分,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中药+栓塞组实体瘤临床有效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27.0%、66.7%,栓塞组分别为28.3%、6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栓塞组治疗后AFP、ALT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栓塞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及栓塞组;栓塞组治疗后AFP、ALT、WB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肝动脉介入加自制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地保护肝功能、改善患者症状及降低AFP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副反应和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 69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PVA微粒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术后随访3~12个月B超或MR复查,肌瘤缩小率58%~100%。子宫动脉栓塞的副反应有下腹及腰部酸痛、会阴部烧灼痛、低热、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等。并发症包括阴道排出坏死肌瘤组织(9例),急性盆腔感染(1例),尿潴留(5例)。以上副反应和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及特殊治疗后均逐渐缓解。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副反应大多能自行缓解,其并发症经特殊治疗后无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BAI)及栓塞术(BAE)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肺结核大咯血病人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和栓塞术治疗。结果18例患立即止血12例,逐渐止血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TAE)已成为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案。然而大部分经过化疗和栓塞的患者,都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出血等,称为栓塞后综合征。为确保接受TAE治疗的患者顺利康复和降低TAE治疗的反应率,笔者重视治疗前的充分准备,治疗中的严密观察和治疗后的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导管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使用高压消毒后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甲状腺上动脉及下动脉。结果 13例病人甲状腺动脉栓塞成功,颈围缩小,11例T3、T4降至正常,2例轻废增高。结论 经导管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可作为内外科治疗及^131I治疗替代疗法,只要正确掌握操作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DSA下血管介入治疗肝癌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血管介入治疗实体瘤为一新治疗方法,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在DSA实时导引下,由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送入预成形导管至耙血管。肝癌超选至左、右肝动脉,最好至靶动脉,肺癌至肿瘤供血支气管动脉,进行化疗药物灌注。药物为丝裂霉素(MMP)、卡帕(DDP)、5-Fu,肝癌全部进行碘油及明胶海绵(GS)栓塞,肺癌一例行明胶海绵栓塞。共进行了16例治疗,观察1-6月。结论:肝癌、肺癌灌注化疗、动脉栓塞近期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9.
介入放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介入化疗和栓塞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9例失去手术机会的大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和碘化油经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CR PR81%(64/79)1、2、3年生存率分别占73.49%、48.1%和20.2%。结论 采用介入放射化疗栓塞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国辉  周石  周影娜 《贵州医药》2005,29(4):307-309
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血气的影响。方法57例大咯血患者,分组接受同轴微导管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27例患者行同轴微导管栓塞治疗,30例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22例随访2~5年疗效,并测定患者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气道阻力及血气指标。结果(1)短期内两组止血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同轴微导管栓塞组93%、100%,单纯明胶海绵栓塞组73%、97%;随访2~5年,两组止血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同轴微导管栓塞组85%、96%,单纯明胶海绵栓塞组60%、93%。两组病例止血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2)22例随访2~5年,患者呼气流量指标[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一秒用力吸气容积(FEV1)]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O.001);气道阻力与治疗前比较也显著增高(P<O.001)。(3)22例随访2~5年,患者血气指标pH、PaCO2、PaO2、B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不影响肺通气功能和血气指标,但增加了气道阻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应用自拟培元解毒通络汤后在炎性细胞因子、临床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者(n=46)为对照组,自拟培元解毒通络汤和常规治疗方案联用者(n=46)为研究组,分析2组治疗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主要症状变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变化积分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免疫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疗效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案中,自拟培元解毒通络汤的应用,可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调整患者炎性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变化,促进患者临床中医疗效提升,具有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18例大咯血病人行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其中单纯用明胶海绵(GS)栓塞7例,GS加真丝线段(ST)栓塞10例,单纯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1例。结果18例中16例立即止血,1例4天后止血,1例失败。GS栓塞组1例9月后复发。结论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正>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临床综合征总称,常见肺血栓栓塞症、羊水栓塞、肿瘤栓塞、脂肪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是肺栓塞最主要的类型,以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误诊率高、隐匿性为临床特征,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和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手段,可有效防止血栓复发,临床应用的抗凝药物主要包括胃肠外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与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近年来陆续有多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被批准上市,为临床带来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晓云 《河北医药》1993,15(5):308-309
化疗栓塞(Chemoembolization)是一种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与栓塞肿瘤血供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晚期肝癌选用放射介入学方法或直接开腹插管行肝动脉栓塞(HAH)治疗,已成为目前对手术治疗有困难的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栓塞剂及药物的选配对治疗效果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7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和拒绝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共39例;B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凝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共33例。结果TACE组的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30.77%、35.90%和58.97%;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0.91%、6.06%和84.85%。两组间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其相应P值分别为0.000、0.003、0.006)。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凝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16.
动脉栓塞是心房颤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一定的致死性与致残性。有研究表明,心房颤动(AF)患者栓塞事件的危险性是窦性心律的5-17倍,国外临床研究表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栓塞的危险。近年来,我科采用小剂量华法令抗凝溶栓治疗AF,在治疗期间严密监护观察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急诊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5 2例 5 5个颅内动脉瘤。结果 :成功栓塞 5 2例 5 5个颅内动脉瘤。 5 1例痊愈 ,1例死亡。完全栓塞 (>95 .0 % ) 32个 ,大部分栓塞 (80 .0 %~ 95 .0 % ) 2 0个。部分栓塞 (<80 .0 % ) 3个。并发动脉瘤破裂 2例 ,其中 1例痊愈 ,1例死亡。并发脑梗死 3例 ,局部溶栓后 ,遗留轻偏瘫和单瘫。 2例弹簧圈末端遗留于动脉瘤外 ,经抗凝治疗未发生并发症。 3例复发再次栓塞后痊愈。结论 :早期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和医用生物胶NBCA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 4例颅内动脉瘤、6例脑动静脉畸形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其中颅内动脉瘤用GDC栓塞 ,脑动静脉畸形予NBCA栓塞。结果 成功栓塞动脉瘤 3例 ,1例因微导管无法到位未行栓塞 ;4例脑动脉畸形 1次性栓塞彻底 ,2例巨大脑动静脉畸形栓塞 2次后畸形面积减少 5 0 %。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利用导管超选择脾动脉至脾门处,以PVA(直径:500~700μm)为栓塞剂行PSE,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26例患者中,术后24 h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开始升高(P<0.05)。栓塞后1年内,25例白细胞维持在正常范围,24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聚乙烯醇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是安全、理想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20.
Novo Nordisk公司的NovoSeven(重组因子Ⅶ)(Ⅰ)治疗颅内出血的的Ⅱb期临床试验的全部结果已经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现(Ⅰ)可减少颅内血肿和死亡率,专家对此结果非常满意。但是研究同时发现血栓栓塞事件有轻度增加。研究者称,很早期开始使用(Ⅰ)治疗颅内出血可降低死亡率,并能改善功能结局,但是在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安全性资料之前,(Ⅰ)用于治疗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脑出血患者时还应该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