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锅炉给水系统除氧量不合格,原因是:蒸汽压力不稳,不能满足除氧温度要求;除氧器内配件损坏及除氧器设计与使用不匹配等原因。通过技术改造稳定蒸汽压力、采用封堵除氧头喷淋头完善设备性能,改造除氧头水封,修复维护取样器冷却系统,减少分析误差提高操作人员技能,规范除氧器操作稳定水位(蒸汽)压力等措施,将锅炉进水除氧量控制在100μg/L以下,确保锅炉给水除氧量100%合格。  相似文献   

2.
谢天  吴凤 《川化》2009,(3):14-16
我公司200kt/a合成氨系统高压锅炉给水系统除氧采用低压蒸汽汽提与化学除氧(N2H4·H2O)结合的方式,在以往的生产管理中,由于种种问题,致使除氧器联胺浓度波动极大,经常造成除氧器联胺浓度过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对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对除氧器联胺浓度的控制提出了一套新的管理办法,使除氧器联胺浓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显著降低了联胺的耗用量。  相似文献   

3.
段焰熙  肖波等 《川化》2002,(1):28-29,44
第二化肥厂30万t/a合成氨装置于1976年投产,至今已运行20多年了,其锅炉给水系统的主要管道和设备均未进行过更换。锅炉给水系统流程为:精制水泵(W-GA-404)送来精制水经变换气锅炉给水换热器(106-C)和贫液锅炉给水换热器(107-C)加热到100℃,然后进入除氧器(101-U)上部,同时在除氧器上部通人0.35MPa蒸汽进行热力除氧,并在除氧器内加入联胺进行化学除氧,经除氧后的水通过锅炉给水泵(104-J)加压送出,分别经一段炉锅炉给水加热器(A-EC-104)、甲烷化锅炉给水加热器(114-C)、合成气锅炉给水加热器(123-C)进行加热,最后送入汽包,汽包产生10MPa高压蒸汽,经透平做功后,冷凝液回到一级脱盐水槽。  相似文献   

4.
目前葡一联蒸汽锅炉房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锅炉给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超标,致使锅炉及伴热管道腐蚀严重,二是该站锅炉蒸汽回水温度较高,进入系统循环将会导致系统过热,致使锅炉房蒸汽回水水箱在冬天常发生"冒气"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本文针对锅炉给水除氧及锅炉冷凝水回收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锅炉水处理脱氧方式的选择及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的设计,从而达到保护蒸汽锅炉及管线,提高整个热力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谢天  吴凤 《中氮肥》2010,(2):25-26
我公司200kt/a合成氨装置高压锅炉给水除氧采用低压蒸汽汽提与化学除氧(联胺除氧)结合的方式。在以往的生产管理中,由于种种问题,致使除氧器联胺浓度波动极大,经常造成除氧器联胺浓度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对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对除氧器联胺浓度的控制提出了一套新的管理办法,使除氧器联胺浓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显著降低了联胺的耗用量。  相似文献   

6.
用超重力技术进行锅炉给水脱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陈建铭  宋云华 《化工进展》2002,21(6):414-416,427
用一台处理水量10t/h的超重机作为锅炉给水脱氧的中试侧线装置,该装置在燕山石化向阳化工厂的动力分厂与70t/h高压锅炉给水脱氧系统并联安装,并进行了运转实验,利用工厂的废热蒸汽或低压蒸汽(表压0.3MPa)脱氧,锅炉用水经超重机一次脱氧,不需加入化学除氧剂,水的含氧量为5.8-6.8μg/L,达到了中、高压蒸汽锅炉给水含量小于7ug/L的标准,而且指标稳定,经过400h连续的运转考验,证明超重机的操作弹性大,填料固定结构和厚度确定合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甲醇装置锅炉给水透平调速器性能不稳定、定位器频繁更换的情况,进行换型改造.改造后效果良好,不仅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而且降低了蒸汽的消耗.  相似文献   

8.
基于夹点网络分析技术对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四分公司换热网络系统进行分析。利用数据模拟计算和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对合成装置进行换热网络分析。得出改造方案:在废热锅炉前增设了锅炉给水预热器E-1831A,其他流程未变。得到改造后氨合成副产2.5 MPa蒸汽量增加5 t/h,综合折算副产2.5 MPa蒸汽量增加96kg/t氨,改造前合成氨蒸汽消耗102.52 t/h,改造后蒸汽消耗72.24 t/h。  相似文献   

9.
美国Wisconsin电力公司高压锅炉给水系统采用水合肼或亚硫酸盐除氧,而在Milwaukee则用赤环球酸(Erythorbie Acid简写EA)进行给水脱氧处理及金属钝化。本文进行了比较。给出了高压锅炉给水系统使用赤环球酸处理和使用传统胺法处理的pH和腐蚀产物数据。同时从不同处理方法的锅炉系统中取出了透平上沉积物,比较了它们的有机酸含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我厂合成一车间锅炉给水加药装置,原设计用两台往复式计量泵 P_(108)、P_(109)抽取加药槽 T_(104)、T_(105)中的 Na_2SO_4和 Na_3PO_4(见图1)。这两台泵使用十几年后,零部件磨损严重,经常停车检修。又因加药量无法控制,往往被迫中断加药,造成炉水质量下降,蒸汽质量波动,直接威胁到车间的安全生产。由于该泵体积小,故检修困难,备品备件加工亦较麻烦。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导致二水氯化钙产品蒸汽消耗偏高的原因,结合公司现有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情况,我们逐项进行改造,最终降低了产品蒸汽消耗,实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2.
信息动态     
赵荣欣  王俊飞 《氯碱工业》2011,(12):45-48,7
1新型节能环保氯化氢合成炉介绍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节能环保氯化氢石墨合成炉以氢气和氯气为原料生产氯化氢气体,同时副产0.8 MPa蒸汽。该系统主要设备包括氯气、氢气缓冲罐、副产蒸汽氯化氢石墨合成炉、蒸汽闪发罐、锅炉给水罐、锅炉给水加压泵、  相似文献   

13.
介绍合成氨装置高压锅炉给水溶解氧技术,将原设计高压锅炉给水除氧器塔板式除氧头改造为旋膜式除氧头,采用三股蒸汽在不同方位进行逐级除氧,实现高压锅炉给水单级除氧,溶解氧不大于7μg/L。  相似文献   

14.
侯立业  苏顺 《煤化工》2023,(2):101-103
针对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520 kt/a尿素装置蒸汽系统冬季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锅炉给水循环泵出口流量计指示不准、低压蒸汽储罐液位计失真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将锅炉给水循环泵出口差压式流量计更换为涡街流量计、将低压蒸汽储罐单法兰差压液位计更换为TK双法兰式差压液位计并增加相应的防冻保温措施,减少了冬季环境温度偏低所带来的蒸汽系统波动,保证了生产装置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钱二永 《水泥》2014,(2):64-64
我公司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原设计是通过专门的加药泵将Na3PO4溶液分别泵入SP炉汽包和AQC炉高、低压汽包。由于SP炉为立式锅炉,其汽包距地面较高(约47m),且加药泵设在AQC炉处,与SP炉相距近110m,加药管道较细,经常连续加几个班,炉水中PO43- 浓度仍未发生太大变化,加药效果一直不理想。加药管道虽做了保温,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还是容易冻裂,仅2011年冬季就有两处管道出现冻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刘乐乐  王震  张翠 《水泥》2014,(2):63-64
正1加药系统存在的问题我公司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原设计是通过专门的加药泵将Na3PO4溶液分别泵入SP炉汽包和AQC炉高、低压汽包。由于SP炉为立式锅炉,其汽包距地面较高(约47m),且加药泵设在AQC炉处,与SP炉相距近110m,加药管道较细,经常连续加几个班,炉水中PO43-浓度仍未发生太大变化,加药效果一直不理想。加药管道虽做了保温,在冬季气温较低时  相似文献   

17.
姚晓明 《化肥设计》2004,42(5):56-58,64
介绍了原锅炉给水预热器基本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整改方案,总结了改造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后出口水温提高14℃,蒸汽增产3.5~5t/h,每年可节约能耗费用280万元。  相似文献   

18.
稠油采输系统输送大量能源,同时也消耗大量能量。分析了具体案例,计算了稠油采输系统三个子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并对稠油采输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注气锅炉子系统方面,给水流量和蒸汽压力对系统影响较大;在集输子系统方面,蒸汽干度对系统影响较大;在集输子系统方面,加热炉进风温度对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某公司热电联供50MW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液位自调原设计只用化学补充水进行调节,但经实际运行结果验证此方案不能有效控制液位。经改造在凝结水泵出口加调节阀进行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重点介绍了3种方案的优化选择。,锅炉产出220dh、9.8MPa的高压蒸汽,经汽轮发电机做功.在-0.09MPa的真空下.蒸汽在凝汽器中凝结成水.凝结水由凝结水泵打出.经低加换热后进入除氧器脱氧.脱氧水由锅炉高压给水泵打出.经高加换热后进入锅炉系统,完成了水一汽的循环。  相似文献   

20.
常浩  陈晓华  裴珮 《中氮肥》2011,(3):19-21
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C锅炉装置锅炉水处理系统原采用氨水调节给水pH、联胺除氧、磷酸盐调节稳定炉水水质的水处理方法,存在人工操作状况下加药量不好控制、水质不稳定、系统腐蚀和结垢、锅炉排污量大等问题。后通过采用EWPT水处理技术,有效稳定了给水pH,进一步除去了给水中残余的溶解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