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建立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之一,对于永久性血管通路尚未建立或瘘管闭塞的患者来说,常以中心静脉穿刺导管术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进行紧急或短期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并发症少、血流量充足等优点,稳定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置管法是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具有简便、快捷、创伤小、血流量大等优点,但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制约了其广泛使用及长期留置。现将商丘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20例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目前在临床已广泛应用,适用于肿瘤、老年、婴幼儿。特别是肿瘤患者,由于化疗周期长,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临床上已普遍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由于PICC对血管完好性要求高,我科大部分患者只能行经颈内及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但在置管护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是血管通路,稳定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治疗的保证,中心静脉置管是建立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之一,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并发症少、血流充足等特点[1],对于永久性血管通路尚未建立或瘘管闭塞的患者来说,常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进行紧急或短期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包括: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中心静脉置  相似文献   

5.
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东林  吴学敏 《河北医药》2010,32(12):1644-1645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的有效方法。随着血液透析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期生命时间越来越长,建立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必需条件。因此,创造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十分重要的。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为患者提供最方便的血管通路,具有出血少,易穿刺,流量大,  相似文献   

6.
张翠勉  夏化文  袁会平 《河北医药》2013,(23):3675-3676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以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如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越来越多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因血管条件差,深静脉迂曲或血管变异穿刺和送管困难等特殊原因,而导致床边置管困难称难置性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此,我们采用DSA引导技术,应用到难置型PICC的患者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对37例PICC置管困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置管困难的常见原因为患者的心理因素、血管因素、穿刺体位和穿刺技术等。结论全面评估和熟练操作PICC置管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经济浪费,保证化疗计划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置管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抢救患者生命、供给营养、接受药物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40例患者深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观察和相关性因素分析,探讨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护理要点,取得满意效果,使中心静脉置管术被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心静脉置管在ICU病房中应用广泛,由于可以在床边经皮深静脉穿刺建立,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已广泛推广,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外周静脉留置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管壁光滑,对血管刺激性小,穿刺后保留时间长,减轻了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但在临床长期使用中,外周静脉置管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入化疗药物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结果消除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及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及组织的损伤,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结论 PICC对患者刺激性小,使用方便,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肿瘤化疗的患者建立起一个比较好的静脉通道,将药物准确地输入,以防止化疗药物对局部造成其他伤害。方法将PCC导管经过患者的肘正中静脉,插入锁骨下静脉或者上腔静脉,进行注入大剂量化疗药物进行化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进行化疗以后,没有患者出现导管并发症或者药物外渗的情况,化疗的完成非常顺利。结论在肿瘤早期,运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能够使有效保护好患者的血管,同时,有效减少患者身体上所受的痛苦,而采用导管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是进行PICC置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施行中心静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感染并发症的进行观察和对症处理,以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方法:对三组不同置管方式出现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10例置管患者中出现感染共55例,2周内颈内静脉置管的感染率2.08%,永久置管的感染率3.22%,前两种方式明显低于股静脉的感染率7.69%。大于2周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2周内的感染率。结论:封管液的选择和正确使用非常重要。血培养阳性者,有全身症状则在局部换药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待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14.
<正>反复多次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化疗药物大多刺激性大,如果不慎漏出血管,轻症患者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皮肤及组织损伤,严重患者可引起坏死,甚至影响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因此,白血病患者的血管保护非常重要。2010-05-2011-05笔者所在科在对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分别采取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前臂静脉留置针两种途径输注,并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穿刺危险性小,并发症少,更符合安全留置;材料柔软无刺激,适用于连续静脉输液>4周的患者;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减少  相似文献   

16.
刘世平  林春燕 《福建医药杂志》1998,20(5):113-113,110
榄香烯乳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应用范围广,效果也较好,副作用小,无骨髓抑制作用,但对末梢血管的破坏性大,均有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及局部肿痛,令患者难以忍受,我们改用颈外静脉置管治疗17例,克服了静脉炎和局部肿痛的缺点,且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易护理等优点,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值得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96例需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旌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并进行相关护理.结果 96例患者仅有1例因置管并发症而拔管.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安全、有效,正确使用和维护是延长留置导管使用寿命,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1例血液透析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利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感染预防及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直接置管,无相关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病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病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感染预防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冯明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75-1177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体位及血管。结果:对置管患者做好置管前、中、后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通过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穿刺痛苦小、留置时问长、经培训后护士可独立操作等优点已被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认可,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常规行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首要条件是患者肘部有可直视或可触摸的血管。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