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云才  刘玲 《中国园林》2023,39(10):51-55
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的非原位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服务流动耦合存在空间分异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并以需求效度表征远程供需空间和数量上的匹配程度,才能真实反映绿色基础设施的绩效能力。在生态智慧的引领下,运用远程耦合框架对供需关系进行重新思考,通过空间关联、空间过程和空间协同的系统性内涵,深化绿色基础设施非原位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上的认知,同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及其评价体系为远程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提供理论和量化途径,重建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价的技术框架。最后,基于远程耦合的空间系统、路径系统和交付意愿实现供需匹配、分配和利益的正和博弈,同时认知绿色基础设施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识别、测度和制图绿色基础设施“供给-流-需求”的全过程,反馈需求效度并进行重点空间的调控,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价的实施框架。  相似文献   

2.
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和洪涝调节服务供需空间的分离.为识别在满足洪涝调节服务需求方面重要性高的生态空间以纳入保护的优先级,提出了一种在生态空间中绘制洪涝调节服务需求的新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利用流量、流边界、流方向、分配原则及其修正因子4个多维指标,表征将服务需求从建设空间向生态空间分配与投射过程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服务从产生到使用是一个动态流动过程,分别对应着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聚集及绿色基础设施的破碎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极为严重。当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则存在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通过量化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额外需求,将为绿色基础设施的精确供给提供决策依据。以武汉中心城区为例,以街区作为基本单元,选择合适的环境质量标准作为额外需求阈值,对以下4项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进行量化评估与空间制图:空气净化、雨洪调节、温度调节和游憩服务,并采用熵值法求得各项服务的权重,叠加得到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最终评估结果可作为武汉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优先实施区域与类型的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敏  邱明  汪洁琼  彭英 《风景园林》2019,26(10):107-112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正经历着从解析机理到供需匹配的侧重点迁移,研究指出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特征表现为4个方面:1)受服务人群的影响;2)兼具非排他性与潜在竞争性;3)各类型之间具有明显的融合性;4)与空间要素密切相关。针对已有的研究存在供需关联薄弱和整体评测不足的短板,研究以场地尺度的城市滨水空间为对象,提出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简称IPA)可以成为测度和分析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状况的有效方法。选取上海苏州河4处滨水空间,从景观要素特征因子识别出发,基于IPA构建特征因子的重要性—满意度分布模型,分析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特征,通过对需求的回应,明确优化有效服务供给的策略,从而为城市滨水空间存量更新与规划设计提供可行有效的技术支持以及可操作、可落地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空间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性研究大多在区域或城市尺度上开展,风景园林生态实践的指导性较为有限,研究聚焦场地尺度,旨在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看待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与规划设计实践。在已有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方面文献爬梳的基础上,提出影响需求的三大因素及其需求类型的划分方法,甄别影响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核心指标,选取上海苏州河市区段进行实证研究,采取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并基于GIS进行需求目标与供给能力的空间制图。通过拟合分析比对创新性地提出指导城市滨水空间生态实践的三大空间智慧:1)基于需求目标研判制定发展策略的空间智慧;2)分段分类型供给满足存量更新需求的空间智慧;3)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转向匹配的空间智慧,为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实践提出理论依据、评价标准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北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降低,难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切入,构建了北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体系,通过供需比、供需匹配—供给水平分布模型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特征与实际效能,并以济南市兴济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化服务是兴济河亟需提升的服务类型,净化水质、营造健康栖息地、增加游憩机会和亲水机会是需重点提升的四个服务维度。基于结果,提出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优化策略。可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北方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传统江南水网空间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人文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其韧性构建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柯林斯等人提出的压力—冲击动态(PPD)模型,以平江府为典型代表,研究传统江南水网空间如何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桥梁搭建水网物质空间与人类社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厘清社会—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如何培育、优化和提升江南水网空间韧性。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角度提出社会—生态韧性构建的生态智慧,并倡导以恢复力、适应力与变革力韧性机制培育为导向的、江南地区构建现代社区实践的若干启示,旨在引导江南水网空间实现具有韧性的社会—生态系统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珂  夏清清 《中国园林》2024,40(2):43-49
在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化构建的探讨中,针对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出发、以绿地廊道连接绿地斑块的生态网络化构建方法容易出现预期结果远离人口集聚地、不易为人所用的空间不匹配问题,靶向构建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与人类社会需求相互匹配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目标,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概念,遵循其提供的以“服务流”链接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级联框架,运用网络科学的中心度量方法,创新性建立由“挖掘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潜能的景观美学服务供给制图-评估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社会需求的景观美学服务需求制图-权衡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的景观美学服务流制图”三部分组成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构建景观美学服务“供需流级联”网络制图方法,促成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不仅将破碎的生态环境恢复为一个连续整体自然生态系统,还具有匹配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内在联系,推动人居环境绿化“从自然生态内在保护到价值外显利用”的积极生态保护转向。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评估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首先界定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的概念,并对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与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供需关系的视角提出从供需数量、供需质量、供需功能效益3个维度构建"供给率""供需比""供需匹配度""供需协调度""权衡协同度"5个指标,综合构成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的评估框架,为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提供理论方法,以期为区域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管理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优化国 土空间格局的重要途径。城市中心城区生态空间稀缺、生态环 境压力大、居民需求多样,面临着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 大、生态管控复杂的问题。因此,量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 和需求,识别生态供给与居民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是提升生 态系统服务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撑城市用地空间进行 科学规划管控的关键。以桂林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生态系统 服务供需比测度城市水源涵养、降温效益、雨洪调节、碳汇服 务、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游憩服务7项生态系统服务供 需水平,并基于聚类分析识别了5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簇,耦合 供需匹配与失衡区、生态保护区,划定三级生态保护与管控区 和两类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区。依据分区的生态本底特点、分 区内各类服务供需水平等,提出分级分类的管控指引和优化策 略,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Ein effizientes Lebenszyklusmanagement von Betonbauwerken erfordert die Dauerhaftigkeitsbemessung beim Neubau bzw. die Lebensdauerprognose für Bestandsbauten. Sie ermöglichen gleichermaßen eine wirtschaftliche wie auch eine nachhaltigkeitsbezogene Optimierung einer Konstruktion bzw. einzuleitender Erhaltungsmaßnahmen. Der vorliegende Beitrag behandelt schwerpunktmäßig die Dauerhaftigkeitsbemessung. Dabei werden weniger die Schadensmechanismen auf Bauteilebene beleuchtet als vielmehr die Methodik des Übergangs vom Bauteil zur Gesamtkonstruktion. Ebenfalls wird dargestellt, wie die Interaktion dauerhaftigkeitsrelevanter Einwirkungen modelliert werden kann und wie singuläre Risiken (z. B. Spannstahlkorrosion) in einer Gesamtbetrachtung berücksichtigt werden können. Service life design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 From the deterioration process related to components to safety analysis of whole structures Relevant methods for the lifetime management of concrete structures are the design for durability relating to new structures and the lifetime prediction relating to existing structures. These methods allow to manage the entire lifetime of a concrete structure while avoiding cost‐intensive maintenance measures and corresponding downtim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for durability. Major emphasis is put on the presentation of methods to describe the behaviour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as a whole resulting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eterioration effects on the member level. Based on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deterioration mechanisms occur in combination with each other, procedures for modelling interactions and singular risks (e. g. corrosion of tendons) are dealt with as well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