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输血反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血性输血反应最常见的是由血型不合引起。本文报告一例异基因骨髓移植后 ,患者血型在转变期输入供者血型红细胞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1 病例摘要患者 ,45岁。于 1 999年 6月 4日入院。临床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拟行骨髓移植术。患者为 O型血 ,供者为其胞弟 ,血型为 A ,其 HLA与患者相同。属 ABO主要不合骨髓移植。移植前患者骨髓象完全缓解。 7月 2 2日行移植术 ,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一般情况好 ,于 9月 9日出院。 1 999年 1 0月 8日患者因贫血、血尿再次入院。化验 :血型正定为 O型 ,反定为 A型。 1 0月 8日、9日两次分…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新途径以促进造血重建及减轻GVHD ,对 35例供者使用G CSF(格诺赛特 ) 2 5 0 μg/d,连续 7天后采髓 ,对HLA相合、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阴性的白血病患者行骨髓移植。对 18例供者动员前后骨髓CD34 + 细胞含量及T细胞亚群改变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35例病人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与血小板 >2 0×10 9/L的时间分别为(15± 3 1)天及 (18 1± 3 0 )天 ,急性GVHDI度发生率为 2 8 6 % ,II度以上 5 7%。G CSF动员后骨髓CD34 + 、CD4+ 细胞比例增加而CD8+ 细胞比例减少。说明G CSF动员可使供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和T细胞亚群发生改变 ,从而促进受者造血恢复并降低其急性GVHD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使用"氟达拉滨(Flud)+马利兰(Bu)+司莫司汀(CCNU)+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患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预处理方案为Flud 30 mg/(m2·d)×4 d,Bu 1 mg/(kg·次)×4 d,CCNU 250 mg/m2×1 d,Ara-C 2-4 mg/m2×2 d.供者均为亲缘HLA配型半相合;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数(3.5-4.5)×108/kg受体体重(中位数为4×108/kg),骨髓有核细胞数(3.5~4.5)×108/kg受体体重(中位数为4×108/kg受体体重).采用"ATG+环孢霉素+短疗程甲氨喋呤+晓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前列腺素E1(PGE1)+低分子肝素钠+丹参预防肝静脉闭塞症.结果 骨髓移植后全部患者重建造血,移植后骨髓嵌合及基因检测证实患者骨髓中造血细胞为完全供者细胞植入.结论 Flud+Bu+CCNU+Ara-C预处理方案移植治疗白血病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巩固化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具有骨髓供者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首次完全缓解后是行异基因骨髓移植(BMT),还是先给予强化巩固化疗(CCT),待复发后再行骨髓移植有争议。以往报道的治疗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并且缺乏随机性研究。因此,作者对这个问题作取舍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BMT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集单倍相合异基因供者外周血和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析不同采集方式的差异,并进行移植后的效果评价。方法单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受者为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就诊的56例白血病患者,健康供者为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在供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4.0×109/L时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后1h内输给受者。56例供者根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方法不同分为3组:第1组(n=5)采用注射器针头半密闭式过滤法,第2组(n=6)采用Thomas不锈钢开放式过滤法,第3组(n=45)采用本课题组的改进方法(用过滤输血器替换注射器针头及不锈钢网)。如若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则对采集后的骨髓液进行处理:主侧不合用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去除红细胞,次侧不合采用低温低速离心去除血浆。骨髓液干细胞采集后4h内输给受者。结果56例供者外周血采集量的中位值为56ml,MNC中位值5.15×108/kg,CD34+细胞中位值5.80×106/kg;骨髓液采集量中位值950ml,有核细胞(NC)中位值10.31×108/kg...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9岁,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强的松”化疗后完全缓解。此后又行化疗13次,鞘内注药预防脑膜白血病25次,在病情完全缓解18个月时入院行异基因骨髓移植。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血象、骨髓象及肝肾功能、心脏功能均正常;B超及CT均证实,“右肾正常、左肾缺如”。供者系其胞姐,经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A.B.CDR位点检查,两者相合;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阴性,ABQ血型相同。方法:-7天开始移植前常规处理,-4-3天予环磷酰胺60mg/kg·d-1化疗,-4天予Vm26150mg化疗,-2、-1…  相似文献   

7.
双肺无挡铅屏蔽的X射线全身照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年至今 ,为配合化学治疗和骨髓移植 (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我们采用双肺无挡铅屏蔽对 2 1例患者进行X射线全身照射(IBI)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1 病例 :自身骨髓移植 (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 (AL) 10例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 11例 ,其中骨髓移植(Allo BMT) 5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6例。 2 1例中 ,男性 15例 ,女性 6例 ;移植年龄 8~ 42岁 ,中位年龄 2 9岁。急淋 (ALL) 7例 ,急非淋 (ANLL) 10…  相似文献   

8.
应用异基因树突状细胞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白血病细胞裂解物致敏的异基因树突状细胞(DC)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效果及毒副作用,采集同胞健康供者HLA完全相合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树突状细胞,以白血病细胞裂解物致敏后进行静脉输注,比较输注前后的变化。结果细胞形态、表型鉴定及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均表明健康供者外周血来源的核细胞被成功诱导、分化为成熟树突状细胞,输注后受者骨髓及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减轻,未发现毒副作用表现,提示白血病细胞裂解物致敏的异基因树突状细胞输注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观察使用 G- CSF提前动员供者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方法对造血重建及 GVHD发生的影响。 方法 :用HL A相合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阴性的供者 ,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在预处理方案 ,GVHD的预防及支持治疗方法相同 ,比较 A组5例病人供者接受 G- CSF2 5 0 μg/d连用 7d后采髓和 B组 4例病人常规采髓的异基因骨髓移植对造血重建和 GVHD发生的作用。 结果 :在类同采髓量中 ,A组所获单个核细胞、CD34 细胞数和 CFU- GM集落数明显多于 B组 (P<0 .0 1) ,A组白细胞大于 1.0× 10 9/L和血小板大于 2 0× 10 9/L的时间分别是 (13.0± 2 .0 ) d和 (14.0± 2 .1) ,比对照组快 8.8d和 10 .3d。 GVHDII~ III度发生率是 A组为 0 ,B组 2例 ,输入的 T淋巴细胞总数无明显改变 ,但 CD4细胞明显减少 ,CD8细胞增多 (P<0 .0 1)。结论 :HL 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 ,提前使用 G- CSF动员供者 ,造血重建加快。供者使用 G- CSF可能降低 GVHD发生率 ,这一作用与骨髓内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观察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后的GVHD发生情况.方法:观察16例混合移植GVHD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6例中无1例发生急性GVHD(aGVHD),但在ABMT后1h输入异基因骨髓的8例皆有程度不同的慢性GVHD(cGVHD),主要表现在皮肤,粘膜炎、全血细胞减少、肝功异常、发热、体重减轻及易感冒等.中位随访8月无1例复发,除2例在移植后3和8月分别因爆发性肝炎和急性阑尾炎穿孔死亡外.余6例皆存活.最长1例已无病存活12月余.其中供受者性别不同的5例移植后性染色体观察4例形成嵌合体,3例已超过半年,最长者已1年余.而ABMT移植后6h输异基因骨髓的8例,则未观察到急慢性GVHD.结论:移植过程是安全的,部分可诱发cGVHD,形成嵌合体,白血病的复发较少.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飞行人员急性白血病(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例空军飞行人员急性白血病,其中3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方法自1993~2003年4例急性白血病飞行员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或自体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CY)/全身照射(TBI),1例接受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为CY/TBI/阿糖胞苷/噻替哌。  相似文献   

12.
报道采用微波加温42℃持续1小时净化18例急性白血病骨髓后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未用维持治疗,其中15例已持续缓解3~48个月,1例于移植后3个月复发,2例急性淋巴白血病分别于移植后12、15个月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微波净化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骨髓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核事故所致急性放射病极为少见 ,因此以治疗性急性放射病病人为对象 ,研究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作者介绍 3例恶性血液病经全身大剂量照射后异体外周血干细胞 (PBSC)移植治疗成功的病例 ,探讨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 1。供者皆为HLA Ⅰ /Ⅱ类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姊妹。其中性别和红细胞主要血型不同者 2例 ,年龄 2 9~ 43岁。   2 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和测定 :供者用G CSF(日本Kirin公司 ) 2 5 μg kg ,皮下注射 ,1次 12h ,共 6~ 7d ,第 6天起…  相似文献   

14.
自体骨髓移植(ABMT)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采集骨髓是ABMT非常重要的环节。我院从1988年至1996年间共进行40例急性白血病ABMT,现将自体骨髓移植中采髓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按FAB分类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男22例,女18例,移植时年龄14~47岁,平均27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1例,其中M_1 5例,M_2 9例,M_3 3例,M_4及M_5各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9例,均为L_2,高危型。40例移植时均  相似文献   

15.
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应用30多年来已使无数恶性血液病患者获得新生.起初认为allo-BMT的抗白血病效应仅依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中大剂量化放疗效应,输注不被肿瘤污染的供者骨髓只不过起干细胞救援功效,近来发现移植物中供者T细胞诱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也起重要作用,尤其对控制移植后复发尤为突出.DLI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allo-BMT治疗理论的认识,DLI诱导CML移植后复发再次完全缓解(CR)肯定了其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11 例急性白血病及中- 高恶性度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采用自体/异基因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祖细胞保护的大剂量化疗。骨髓或外周血造血祖细胞回输后,开始使用G- CSF 2.5- 5 μg/kg,1/日。G-CSF使用天数分别为:外周血造血祖细胞保护组11±2 d;自体骨髓移植组18±2 d;异基因骨髓移植组20±2 d。骨髓涂片显示:骨髓增生活跃。外周血象恢复时间缩短,骨髓及外周血CFU-GM ,BFU-E, CFU -m ix 培养和CD34+ CD38+ 、CD34+ CD38- 细胞检测表明造血祖细胞恢复良好。G-CSF能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缩短骨髓空虚期,减少严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r)应用30多年来已使无数恶性血液病患者获得新生。起初认为allo-BMT的抗白血病效应仅依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中大剂量化放疗效应,输注不被肿瘤污染的供者骨髓只不过起干细胞救援功效,近来发现移植物中供者T细胞诱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也起重要作用,尤其对控制移植后复发尤为突出。DLI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allo-BMT治疗理论的认识,DLI诱导CML移植后复发再次完全缓解(CR)肯定了其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纪树荃  吴祖泽 《航空军医》1995,23(4):216-218
7例急性白血病经胎肝低分子抑瘤物净化骨髓后进行了自体骨髓移植,移植时早期复发病例分别于2、18个月复发。缓解期移植5例,1例13个月复发,余例无病存活27,5(12—46)月。笔者对影响移植效果诸多因素进行讨论并说明本净化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大剂量联合化疗虽然使急性白血病(AL)的缓解率及缓解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绝大多数病人在3年内终于复发。异基因骨髓移植(BMT)很有希望成为根治AL的方法,但受到选择适合供者来源的限制。在欧洲,约30%的AL病人有HLA相配的同胞供者,在美国约23~40%,在我国不足1/4,随着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落实,将来绝大多数病人很难找到HLA相配同胞供者,即使有幸能接受HLA相配同胞供者的BMT,其伴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白血病等致死性血液病的根治方法,然而因我国的具体国情所致,儿童极难有骨髓移植供体。故此,我们探索性应用HLA不全相合同胞脐血造血于细胞移植(CBT)治疗小儿急性淋巴性白血病1例,获得成功。现病人造血恢复,存活40余天,现将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