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聚丙烯(PP)为基材,滑石粉和聚硅氧烷为添加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滑石粉/聚硅氧烷/PP,研究了滑石粉/聚硅氧烷和不同比例滑石粉对PP物理力学性能和耐刮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P相比,添加滑石粉的试样弯曲和冲击强度都得到提高,拉伸强度均有所下降。添加聚硅氧烷对PP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一定的改善,拉伸强度略下降。经滑石粉改性后PP的结晶形态和形貌均被破坏,而聚硅氧烷不影响PP的结晶;添加滑石粉和聚硅氧烷会改善PP的结晶性能,在其基体中仍存在完整的球晶结构,结晶峰面积也明显减小,有利于晶体形成。对于添加滑石粉/聚硅氧烷的PP,一方面滑石粉增加PP的硬度从而改善PP的耐刮擦性能,另一方面聚硅氧烷在PP中既充当相容剂使得PP与滑石粉相容性好,又包覆在滑石粉表面充当耐刮擦剂降低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两者协同进一步提高了PP的耐刮擦性能。  相似文献   

2.
用偶联剂改性的滑石粉(Talc)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Talc/PP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对聚丙烯的结晶状况进行了表征,计算了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的结晶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样条的断口形貌,讨论了滑石粉填充量对材料结晶性能与相态结构的影响.以及PP相结晶度和体系的微相结构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及冲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滑石粉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相态结构和力学性能有影响。在15%的滑石粉填充量时,聚丙烯相的结晶度达到最大值,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也基本上达到最大值,而冲击强度却降到最低。扫描电镜照片显示,PP基体的结晶形态与复合材料的相态结构随滑石粉含量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主要考察了基体树脂、增韧剂、填充剂和相容剂对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刮擦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就基体树脂而言,均聚聚丙烯耐刮性优于共聚聚丙烯。(2)与其他矿物填料相比,滑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材料的耐刮性最好;另外,滑石粉粒径越小,填充改性聚丙烯材料的耐刮性越好;但当填料粒径小于1μm时,需加强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或者进行预分散。(3)随着增韧剂含量增加,流动性提高,填充改性聚丙烯材料的耐刮擦性越好;但超过含量12%(wt,质量分数,下同)以后,聚丙烯材料刮擦值变化不大。(4)相容剂可以有效改善填充改性聚丙烯材料的耐刮擦性,但含量不宜超过5%。  相似文献   

4.
以PE作为载体树脂,加入发泡剂AC、成核剂、包覆体制备出高性能PP用微孔发泡母粒.研究并讨论不同种类的成核剂和包覆体及其加入量对微孔发泡PP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选择超微细滑石粉,包覆体选择EVA时发泡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母粒的最佳配方为:AC10%、PE40%、超微细滑石粉30%、EVA2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常见类型添加剂对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表面光泽度和雾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测试BOPP薄膜的表面光泽度、雾度,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添加剂对BOPP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氢化石油树脂与芯层PP有良好的相容性,有利于改善BOPP薄膜的表面光泽度和透明性,质量分数为5%~20%的氢化石油树脂可以使BOPP薄膜的光泽度由88%提高到95%,雾度由1.7%降至0.8%,增透效果明显。抗静电剂(烷基二乙醇胺、单甘酯)和爽滑剂(硅酮类、芥酸酰胺)与PP有部分相容性,在迁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BOPP薄膜的光学性能。在烷基二乙醇胺与单甘酯复配的抗静电体系中,烷基二乙醇胺的添加有利于BOPP薄膜光学性能的提高,单甘酯含量的提高明显恶化了薄膜的光学性能,芥酸酰胺的添加造成BOPP薄膜光泽度下降,雾度增加,苯基改性硅酮比普通硅酮更有利于提高BOPP薄膜表面的光泽度与透明性。抗粘连剂二氧化硅与表层PP不相容,形成了界面,在二氧化硅含量大于0.15%(质量分数)时,雾度迅速提高,光泽度下降。结论薄膜生产配方中添加剂的选择与优化是开发高表面光泽度低雾度BOPP薄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以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氧化稀土为成核剂,油酸酰胺改性载银磷酸锆为抗菌剂,制备成核剂母粒、抗菌剂母粒和抗菌PP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氧化稀土成核改性的抗菌PP薄膜,球晶尺寸减小,结晶度提高;含0.3%氧化稀土和0.8%改性载银磷酸锆的PP薄膜,其拉伸强度、直角撕裂强度、透光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雾度明显下降,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9.87%和99.24%,抗菌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通过添加成核剂改善口服液瓶用聚丙烯(PP)材料的耐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研究了成核剂种类与用量对P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晶型成核剂C可以有效提高PP热变形温度、透明性、刚性、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β晶型成核剂B可以有效提高PP热变形温度、冲击强度;成核剂的加入使得PP结晶温度提高;改性的PP材料经注射吹瓶,可以满足PP口服液瓶灌封后蒸汽灭菌要求,且α晶型成核剂C改性PP的水蒸汽渗透性低于未改性PP.  相似文献   

8.
纳米SiO_2及硅溶胶成核剂对透明聚丙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偏光显微镜、光电雾度仪、差热分析(DSC)及力学性能测试分别考察了成核剂纳米SiO2(Nano-SiO2)和硅溶胶(Si sols)对均聚聚丙烯(PP)透明性、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PP基体中有更好的分散性,在相同添加量下,硅溶胶的异相成核效果比纳米SiO2明显。在成核剂质量分数达到0.15%时,PP材料的透明性最好;在成核剂加入量为0.05%时,PP材料的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咪唑基离子液体对聚丙烯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咪唑基离子液体(im i-IL)为抗静电剂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出PP/im i-IL共混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抗静电性能、抗静电耐擦洗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咪唑基离子液体在显著提高PP的抗静电性能和抗静电剂耐擦洗性能的同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虽略有下降,但拉伸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β-环糊精(BC)为成核剂,通过微孔注塑发泡工艺制备了发泡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研究了不同含量BC (0.25%~7%,质量分数,下同)对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发泡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C的加入,PP的发泡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添加7%的BC可以得到理想的泡孔形貌,泡孔直径为27.17μm,密度达1.23×10~7cell/cm~3。BC的加入使PP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粘度均有明显改善,有利于PP在更高温度下结晶并防止泡孔坍塌和并泡。与发泡聚丙烯材料相比,发泡PP/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1.2%、7%、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