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PI3K 和mTOR 双重靶向抑制剂BEZ235 及上皮间质转换(EMT)抑制 剂AZD6244 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 法分析BEZ235、AZD6244 对Hela 和SiHa 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损伤愈合实验检测BEZ235、AZD6244 对Hela和SiHa 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Western blot 检测BEZ235、AZD6244 对EMT 相关标志物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BEZ235、AZD6244 对宫 颈癌细胞Hela 和SiHa 的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联合应用BEZ235、AZD6244 可以通过EMT 途径抑制Hela 和SiHa 细胞的侵袭、迁移。结论 BEZ235、AZD6244 联合应用可体外抑制Hela 和SiHa 细胞的增殖、迁移, 其部分机制是通过抑制EMT 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P1α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HP1α的表达对LNCaP和PC3的影响。方法:采用qPCR及Western 印迹检测HP1α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和 侵袭能力,CCK-8和集落形成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HP1α在前列腺癌细胞C4-2和LNCaP中表达水平最高,PC3和DU145次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最低(P <0.05);Transwell显示,与si-NC组相比, si-HP1α组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降低(P <0.05);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显示敲低HP1α后,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的增殖能力下降(P <0.05);Western 印迹发现EMT分子标 志物E-cadherin的表达增加,而N-cadherin、Vimentin等的表达均降低(均P <0.05)。结论:HP1α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C4-2、PC3和DU145中高表达,而降低其表达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 的迁移、侵袭、增殖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前列腺癌的进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miR-200C-3p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影响,并分析miR-200C-3p与ZEB2的潜在机制。  方法  通过qRT-PCR检测miR-200C-3p在前列腺癌细胞系PC-3、DU145、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的表达量。DU145转染miR-200C-3p后,通过CCK-8、划痕修复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探究增殖与迁移能力。沉默ZEB2后分析DU145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法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测定miR-200C-3p与E盒结合锌指蛋白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2,ZEB2)的潜在关系。  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RWPE-1中miR-200C-3p表达量是DU145的2.5倍左右。DU145转染miR-200C-3p mimics后CCK-8实验组的增殖能力明显弱于对照组,划痕修复实验实验组[(20.33±1.45)%]与对照组[(46.67±2.40)%]相比愈合能力明显减弱(P < 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114.30±5.21)与对照组(212.00±6.49)相比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 < 0.001)。沉默ZEB2可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 < 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证实miR-200C-3p在DU145中过表达降低了ZEB2的蛋白表达(P < 0.05)。  结论  miR-200C-3p通过介导ZEB2抑制DU145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RALA基因,使其表达受抑制后探讨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前列腺癌DU145、PC-3和LNCap细胞中RALA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LipofectamineTM 2000将RALA-siRNA转染体位培养的DU145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RALA-siRNA对DU145细胞株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RALA-siRNA对DU145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RALA-siRNA对DU145细胞株凋亡影响。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沉默RALA基因后DU145细胞株中RALA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检测结果提示DU145细胞株中RALA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PC-3、LNCap细胞株,其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3±0.02)、(0.37±0.07)和(0.41±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RALA-siRNA后DU145细胞株的增殖明显受抑制,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鹳草素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分别用浓度为0、30、60、100μmol/L的老鹳草素培养液作用于DU145细胞。MTS法检测老鹳草素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blot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TS显示老鹳草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DU145细胞增殖(P <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显示老鹳草素能够显著抑制DU145细胞的迁移能力(P <0.05);经老鹳草素干预后,c-Myc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老鹳草素可显著抑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重楼皂苷Ⅰ(Polyphyllin I,PPI)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细胞的增殖、转移及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抑制作用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C细胞(DU145和PC3)中EMT及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PI处理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以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PI处理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并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特点; PPI能够抑制PC细胞的侵袭、迁移并逆转EMT; PPI对细胞侵袭、迁移及EMT的抑制作用是通过CIP2A/PP2A/ER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结论:在前列腺癌细胞中,PPI可能通过下调CIP2A/PP2A/ERK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及逆转EMT。因此,PPI可能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石榴叶提取物(pomegranate leaves extract, PLE)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LE(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200 μg/mL)干预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对前列腺癌细胞TRAMP-C1、DU145、PC3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验证PLE对DU145、PC3细胞增殖的长期影响。PLE干预PC3细胞48 h后,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内染色质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测试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LE在12.5~200 μg/mL范围内对TRAMP-C1、DU145、PC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PLE在6.25~100 μg/mL范围内使DU145和PC3集落形成数明显减少(P<0.01)。PLE干预48 h后,PC3出现细胞核断裂、产生凋亡小体的现象,随着PLE质量浓度增大,凋亡率逐渐上升(P<0.05),同时PC3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生长的能力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 PLE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同时促进PC3细胞凋亡,减弱其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酸(uric acid, UA)是否通过lncRNA MIR22HG调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方法: 选用前列腺癌DU145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尿酸处理组(400 μmol/L),转染si MIR22HG或si-NC组,转染pcDNA -MIR22HG或pcDNA组,以及UA+pcDNA-MIR22HG或UA+pcDNA组。应用qRT-PCR法检测DU145细胞中MIR22HG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和P21的表达,Transwell测定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00 μmol/L尿酸处理后,DU145细胞的MIR22HG表达显著下降(P<0.01),同时前列腺癌DU145细胞活力及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P均<0.01),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P均<0.01),P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下调MIR22HG能够显著促进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迁移(P均<0.01),而上调MIR22HG可以抑制其增殖、迁移(P<0.01)。同时,过表达MIR22HG能够逆转尿酸对DU145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P均<0.01)。结论:尿酸通过下调MIR22HG的表达促进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鼠双微体2 癌基因结合蛋白(MTB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 Western blot检测MTBP在22RV1、DU145及Lncap三种不同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及MTBP质粒分别转染 细胞,转染48 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MTBP蛋白的表达量,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平行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垂 直迁移及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分子E-cadherin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前列腺癌 细胞中,MTBP在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DU145中表达最高,Lncap细胞次之,局限性前列腺癌细胞22RV1中最低,MTBP的表达 水平与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呈正相关。siRNA干扰及MTBP质粒转染细胞分别能显著降低或提高前列腺癌细胞中 MTBP的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抑制MTBP的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而MTBP过表达能显著促进 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P<0.01)。Transwell实验发现抑制MTBP的表达可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而MTBP过表达 后,能显著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P<0.01);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抑制MTBP的表达可使前列腺癌细胞的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MTBP过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TBP可促进前列腺癌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EMT有关。  相似文献   

10.
阻断MAPK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进展中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阻断此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PD98059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 3和DU145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和磷酸化ERK1/2水平的差异,以及EGF、PD98059对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EGF促进LNCaP、PC 3和 DU145的增殖,PD98059抑制细胞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株前列腺癌细胞的总ERK1/2无明显差异。在血清饥饿的状态下,LNCaP细胞无ERK1/2的活化,而PC 3和 DU145细胞ERK1/2处于持续活化的状态。PD98059能够阻断EGF对3株前列腺癌细胞ERK1/2的激活。结论:MAPK通路的持续活化在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阻断此通路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研究miR-140-5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 miR-140-5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RT-q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及DU145细胞中miR-140-5p表达;PC3细胞中转染miR-140-5p模拟物或抑制物,CCK-8及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活力及细胞凋亡。TCGA数据库分析高表达miR-140-5p与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miR-140-5p在DU145及PC3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RWPE-1细胞,miR-140-5p在PC3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DU145细胞(P<0.05)。转染miR-140-5p模拟物的 PC3细胞中miR-140-5p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miR-140-5p的模拟物转染PC3细胞48 h,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低于阴性对照组,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转染miR-140-5p抑制物的PC3细胞中miR-140-5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敲低miR-140-5p表达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凋亡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低表达miR-140-5p组患者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miR-140-5p组患者(P<0.05)。 结论miR-140-5p在前列腺癌细胞株低表达,低表达miR-140-5p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不良;过表达miR-140-5p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b(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8b,FGF8b)促进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先选取3组细胞,分别为空白对照组(DU145细胞)、阴性对照组[(DU145细胞转染空白质粒(简称pcDNA3.1/DU145)]和实验组[DU145细胞转染FGF8b(简称FGF8b/DU145)]。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通路活性,然后将FGF8b/DU145细胞及DU145细胞在PD98059(ERK激酶抑制剂)作用下分为4组:A组为2%胎牛血清(FBS)处理的FGF8b/DU145细胞;B组为2%FBS+PD98059(50μmol/L)处理的FGF8b/DU145细胞;C组为2%FBS处理的DU145细胞;D组为2%FBS+PD98059(50μmol/L)处理的DU145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最后Western印迹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的变化以及细胞的迁移能力改变。结果:实验组ERK1/2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给予PD98059后,B组与未给予PD98059组的A组相比,上皮细胞标志物上皮钙黏素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细胞迁移试验结果提示:在给予PD98059后,B组FGF8b/DU145细胞的迁移能力与A组相比明显减弱。结论:FGF8b调控前列腺癌细胞DU145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可能由ERK激酶通路介导,MAPK激酶1作为该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之一,可能是干预前列腺侵袭转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RUNX3基因对前列腺癌的发生与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运用肿瘤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技术评估RUNX3在前列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分别用RUNX3的真核表达载体pFlag—RUNX3和对照载体pFlag—control转染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细胞;细胞迁移实验、细胞侵袭实验和微血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RUNX3基因高表达对2种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促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UNX3基因表达后对2种前列腺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etalloproteinase-2,MM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明胶酶谱实验和ELISA实验检测RUNX3基因表达后对2种前列腺癌细胞分泌活性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RUNX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异常低表达,且与肿瘤分级有关。过表达RUNX3会上调TIMP-2、抑制MMP-2的表达与激活,从而抑制前列腺肿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在前列腺细胞中抑制RUNX3表达会破坏TIMP-2和MMP-2之间的平衡,沉默TIMP-2会抑制MMP-2的表达。恢复RUNX3表达会降低VEGF的分泌,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结论RUNX3通过TIMP-2和VEGF通路对前列腺癌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OX10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OX10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系PC3、DU145及LNcap中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干扰的方法下调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及DU145中SOX10的表达,通过细胞增殖及侵袭实验评估SOX10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下调SOX10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实验组中前列腺癌细胞PC3及DU145的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系PC3: 0 d: 0.166±0.01, 0.162±0.012 vs. 0.155 ±0.01, P>0.05; 1 d: 0.210±0.011, 0.211±0.018 vs. 0.252±0.023, P>0.05; 2 d: 0.293±0.017, 0.280±0.028 vs. 0.433±0.030, P<0.01; 3 d: 0.363±0.071, 0.411±0.038 vs. 0.754±0.045, P<0.01; 4 d: 0.592±0.065, 0.670±0.093 vs. 1.456±0.111, P<0.01。细胞系DU145: 0 d: 0.168±0.018, 0.164±0.01 vs. 0.153 ±0.012, P>0.05; 1 d: 0.218±0.007, 0.206±0.024 vs. 0.255±0.02, P>0.05; 2 d: 0.297±0.013, 0.291±0.012 vs. 0.444±0.023, P<0.05; 3 d: 0.378±0.058, 0.419±0.026 vs. 0.762±0.039, P<0.01; 4 d: 0.681±0.094, 0.618±0.050 vs.1.419±0.170, P<0.01);同时,下调SOX10后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迁出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系PC3: 142±38, 171±17 vs. 304±55; 细胞系DU145:96±22, 134±23 vs. 341±3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OX10可能通过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及进展,并且可能成为前列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PKCzeta在不同分级前列腺癌(PCa)组织的表达情况,并探究PKCzeta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9例前列腺癌组织和4例正常前列腺组织的PKC-zeta表达情况,并按肿瘤分级分为3组,进行PKCzeta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应用Hilymax试剂转染PKCzeta质粒(CA-PKCzeta)过表达前列腺癌细胞PKCzet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C3和DU145细胞内PKCzeta的mRNA和蛋白水平;利用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和CCK-8试剂盒检测PC3和DU145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以及转染PKCzeta质粒后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PKCzet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而且低分级(1级)前列腺癌PKCzeta的表达高于高分级(2~3级)前列腺癌(P<0.05).DU145细胞的PKCzeta表达高于PC3细胞,而其增殖速度较PC3细胞低;过表达PKCzeta使前列腺癌细胞系的增殖受抑.结论PKCzeta与肿瘤分级存在负相关关系,在癌症早期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过表达PKCzeta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CXCL16/CXCR6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体外增殖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XCL16/CXCR6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中的表达;MTT法分析CXCL16/CXCR6对DU145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迁移、侵袭实验分析CXCL16对DU145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DU145既表达CX-CR6蛋白,也表达CXCL16蛋白;外源性CXCL16可明显提高DU145细胞体外增殖活力和促进DU145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能力,CXCL16中和抗体可以有效消除CXCL16对细胞的促侵袭作用,但CXCL12或CXCR4中和抗体不能阻断CXCL16的促侵袭作用。结论:CXCL16/CXCR6可能是参与前列腺癌转移的重要趋化因子配受体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纺锤体有丝分裂驱动蛋白(Eg5)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生长、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转移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Eg5 shRNA干扰Eg5在DU145细胞内的表达,小分子抑制剂SB-743921抑制Eg5在DU145细胞内的功能。实验分为对照组、NC shRNA组、Eg5 shRNA组和SB-743921组,MTT实验和单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生长;Annexin V-FITC和PI双染实验测定各组细胞凋亡;PI单染实验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划痕实验分析各组细胞迁移能力;q-PCR和Western blot评价各组细胞内c-Myc、SP1、CDK1、Cyclin A1、Cyclin B1、CDC25B、N-cadherin、Vimentin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NC shRNA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g5 shRNA组、SB-743921组与对照组比,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g5 shRNA组、SB-743921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c-Myc和SP1的表达量降低(P <0.05),调控G2/M期基因CDK1、Cyclin A1、Cyclin B1及CDC25B的表达降低(P <0.05),同时调控细胞迁移基因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降低,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有丝分裂驱动蛋白Eg5可能通过c-Myc/SP1/CDK1通路调节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恶性增殖和侵袭转移,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