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孙蕾  蔡亮 《上海统计》1999,(12):23-24
一、网上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含义抽样调查技术中有一项独特的调查技术,即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技术.所谓敏感性问题,就是所调查内容涉及私人机密而不愿或不便于公开表态或陈述的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隐私,如赌博、吸毒、婚前性行为、偷税漏税等.如果直接提问,易引起反感,或者得不到真实回答,或者遭到拒绝,无法得到结果.尽管国外已设计出随机化回答技术对此类问题进行调查,但调查方式陈旧、不  相似文献   

2.
一、沃纳模型的基本思想 沃纳模型是沃纳(Warner)于1965年首先提出的一种随机化回答模型.该模型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现象中敏感性问题而采用的一种随机化回答技术.模型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为了调查某个敏感性问题,同时列出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问题制成卡片(一个问题是具有某种特征为卡片A,另一个问题是不具有某种特征为卡片B),被调查者随机抽取卡片(不告诉调查人员)进行回答,回答后,卡片不退还调查人员.这种设计,使调查人员不知道被调查者在回答哪一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被调查者的担心和顾虑,使他们参与调查,从而实现了被调查者提供真实情况的自我保护.同时,调查人员还可以通过对所有调查结果的汇总,利用概率原理推算得到总体中具有该特征人数比例的估计值.其模型公式为:  相似文献   

3.
一、导言在已有的文献中,我们一般很难发现有关逃税现象访问调查的研究,究其原因是因为逃税问题对受调查者而言非常敏感使调查无法奏效的缘故。事实上,在这种针对敏感性问题的调查中,如果只是使用常规性的调查方法,受调查者一般不愿配合调查者作出真实的回答,他们要么不提供真实性数据,要么干脆拒绝调查。前者因此而造成“有回答误差”,后者则造成“无回答误差”。两种“误差”的存在使得最终调查结果缺乏基本的说服力,更无法将其推而广之。能否设计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调查方法,使得受调查者敢于将真实的数据“和盘托出”而不必担心承担任何后…  相似文献   

4.
敏感性问题是市场调查实践中最常遇到的困难之一,敏感性问题的存在会使被调查者拒绝回答或不诚实回答从而影响调查质量。文章从调查实践、随机化回答设计以及相关性辅助调查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调查中如何有效地处理敏感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一类“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国华 《统计研究》2004,21(10):55-3
一、前言 人口调查中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偏差,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人们在回答某些敏感性问题回答时一种本能的拒绝,还有一部分则来自于虚假的回答.因为不难理解,针对那些敏感性的问题(比如吸毒、卖淫嫖娼、贪污腐败等方面),调查者很难说服被调查对象他们的回答仅仅是用于统计的目的,而不会还用在其他方面.为了取得调查者所希望得到的真实数据,1965年Warner首先提出了一种叫做"随机化回答"的技术.其思想可简要表述如下:假设我们想估计人群中具有某一特征的人数比例θ,将两个问题分别写在两叠卡片上,一叠卡片上的问题是"我具有某一特征",另一叠卡片上的问题是"我不具有某一特征".然后将两叠卡片混合,让被调查者随机从中抽取一张,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卡片上的问题.调查人员不知道被调查者抽中那种卡片,因此无法从他的回答中得知其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因此起到保护作用,以此来鼓励被调查者做出真实回答.  相似文献   

6.
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抽样调查中 ,经常会遇到敏感性问题的调查工作 ,由于涉及到被调查者的隐私问题 ,很难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 ,因此造成了调查的困难、调查结果的不准确。文章系统介绍了处理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基本方法 ,即沃纳模型和西蒙斯模型。在此基础上阐述其改进方法——随机变量和回答模型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已有的定量敏感性问题随机化回答策略都是通过一个事先确定的调查者知道的设计参数来设计回答装置。文章给出一种用随机产生的且不被调查者所知的设计参数设计随机的随机化调查装置,所提出的装置不仅提高了被调查者对调查的配合程度,而且在精度上也要优于固定设计参数的调查模型。  相似文献   

8.
问卷调查就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调查提纲或调查表或访问要点等文件,而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在问卷调查中,问卷设计是否科学和切合实际关系到调查资料的质量,必须予以重视。 问卷的功能,或者对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第一,是要把调查的内容向被调查者表达清楚,使被调查者愿意和易于回答,并方便调查结果的利用。第二,询问方式和所提问题要有代表性和针对  相似文献   

9.
一、为什么采用随机化回答在社会调查中,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设计一张调查表,列出所要调查的问题,请被调查者直接回答.应当指出,这一方法对一些涉及被调查者隐私的问题,如个人的储蓄、收入、是否逃税、吸毒及性关系等是无法获得真实答案的.因为被调查者一般都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当遇到这类问题时,或者避而不答、不真实地回答,或者干脆拒绝回答,致使调查者很难测度  相似文献   

10.
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调查问卷(或调查表、统计表)是为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得某个主题信息而专门设计的一组或一系列问题、指标。调查问卷包括用于抽样调查和普查的统计表,也包括行政登记表。可由调查员通过访问完成,也可由被调查者填写。调查问卷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对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数据质量。 调查问卷,一般有问题型、指标型和问题、指标结合型三种。问题型问卷设计,要根据调查主题确定采用开放式问题,还是封闭式问题类型。开放式问题是不向被调查者提供回答选项的问题。而封闭式问题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最低工资调查中出现的敏感性问题,引入随机化回答技术,并针对定性和定量两类敏感性问题,分别引入不同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同时还考虑到最低工资调查中,不同调查单位对同一问题敏感程度不相同的特性,在定量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中引入敏感性水平,对原有模型进行有效的改进,使被调查者能够更加积极配合最低工资调查,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由于各类敏感性问题造成的非抽样误差。这套随机化处理方法还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敏感性问题中。  相似文献   

12.
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几种方法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金柱  斯琴 《中国统计》2002,(12):42-43
所谓敏感性问题,是指与个人或单位的隐私或私人利益有关的而不便向外界透露的问题,敏感性问题广泛存在于政府、军事、企业商务、家庭等领域。 抽样调查方法是从部分样本来推断或估计总体的某些特征或数量指标。要想获得理想的推断结果,要求被调查者的回答必须是真实的。但是对于上述敏感问题,若采用直接回答的方式,被调查者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或其它目的,  相似文献   

13.
获得回答完整的问答是每个调研者所期望的结果,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总有部分问卷为空白或回答的不完全,这就产生了无回答情况。一般的无回答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位无回答,另一种是项目无回答。单位无回答是指被调查单位没有接受调查,而项目无回答是指被调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我们开展的一次关于深圳市居民生活水平调查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深圳居民的银行存款状况,所以拟了以下一个调查问题:“您现在的银行存款是()?以下有六个备选项,⑴3万以下;⑵3-10万;⑶10-30万;⑷30-50万;⑸50-80万;⑹80万以上。”很显然该问题属于强敏感性问题,因此被调查者极有可能出于保护个人隐私而拒绝回答或作虚假回答。解决敏感性调查问题比较科学和常用的方法就是随机化回答技术。随机化回答技术最早由沃纳(Warner)于1965提出,之后就有很多人提出改进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如双无关问题模型、隐含的随机化回答模型、随机截尾的Warner与Sim-mons模型等。从二项选择到多项选择、从定性到定量,随机化回答技术在解决敏感性问题调查方面日渐完善。理论的可行性和操作的简便性是设计随机化回答模型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的难点。目前,很多的模型在理论的可行性方面无可非议,但其过于繁琐的操作规则使模型的价值大打折扣。本文旨在通过对西蒙斯随机化回答模型作一定延伸,从而获得解决多项选择的敏感性调查问题的一种易于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邮寄式问卷调查是指调查人员将问卷寄给被调查者搜集有关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如果问卷发出之后,没有收到回答,就构成了无回答问题,一般用回答率来衡量无回答状况。无回答现象是调查组织者最不希望发生的,也最让其头痛的事情。因为,在正式调查结束后,如果问卷的回答率过低,调查资料所反映的信息价值就十分有限,无法保证对总体推算的精确度。回收率过低还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即它有可能扩大估计量方差,而且还会导致估计量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调查数据的质量。本文拟就此分析造成无回答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补救办法。一、造成无回答问…  相似文献   

16.
沃纳方法等随机化回答技术是对“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创新之举,但调查实践显示调查对象是否如实回答值得研究,博弈分析表明,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有效性与调查对象对“群体性特征”的曝露是否敏感有关,据此,应改进调查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17.
王瑜 《统计研究》2011,28(6):69-72
 内容提要:已有的评价敏感问题调查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不同调查方法下敏感行为发生率的高低,而运用平均回答问题时间来对敏感问题问卷质量进行评价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2006年《中国人性行为和性关系》调查数据为例,根据平均回答时间来筛选问题样本。并对问题样本对应的被调查者和剩余被调查者的特征进行比较。还对该部分被调查者的自评价和相应地调查员给出的评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问题样本对应的被调查者的特征、自评价以及调查员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互印证。因此根据平均回答时间来进行问题数据的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王瑜 《统计与决策》2011,(13):30-32
已有的评价敏感问题调查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不同调查方法下敏感行为发生率的高低,而运用平均回答问题时间来对敏感问题问卷质量进行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以2006年《中国人性行为和性关系》调查数据为例,根据平均回答时间来筛选问题样本;并对问题样本对应的被调查者和剩余被调查者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问题样本对应的被调查者的特征、自评价及调查员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互印证。因此根据平均回答时间来进行问题数据的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抽样调查中的无回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如勇 《统计研究》1994,11(2):46-50
抽样调查中的无回答研究陈如勇一、无回答的含义及成因社会科学的抽样调查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手段收集资料、数据:而对面的实际调查(访谈法)和利用媒介工具进行调查(邮寄问卷、电话访谈等)。在使用这两种类型调查手段的时候,都可能出现被调查者拒绝或不能回答调查者所...  相似文献   

20.
一、主观障碍 1、畏难情绪。农业普查的内容多,填表难度大,特别是涉及到土地面积,需要换算、回忆、回答的问题太多时,一些被调查者产生了畏难情绪。直接导致被调查者放弃回答,或者答不完整,甚至采取应付态度,资料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2、顾虑重重。这是一种担心如实填报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会有损于切身利益的心理反应。普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