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龙  陈宁生  李俊 《人民长江》2016,47(23):60-64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龙溪、白沙河流域泥石流灾害频发,为更好地防治这两个流域的泥石流灾害,评估已有泥石流防治工程的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三合场沟位于地震重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地震引发沟内山体发生了大规模的滑坡和崩塌,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在对三合场泥石流沟流域现场调查及对该沟"稳+拦"泥石流灾害治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沟防治工程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该工程采取的以拦挡为主的治理措施并未取得预期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寿命。针对防治工程的治理现状和震后三合场泥石流沟的特点,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在该流域治理泥石流灾害时采取以排导工程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印把子沟渣场及其下游设施安全,以及锦屏二级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对已进行沟水处理的印把子沟进行泥石流防治设计。泥石流防治需因势利导,就地论治,因害设防。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拦挡固体物质,保证印把子沟过流畅通,达到预想效果。拦、滞、排防治设计思路正确。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灾害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危害,因此研究泥石流沟的发育特征及开展易发性评价对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制定合理泥石流防治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以白龙江泥湾沟泥石流为例,根据其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显示泥湾沟再次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在对该沟进行实地调查所获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计算,并利用所选取的18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易发性做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该沟泥石流具有高易发性。研究结果可为泥湾沟泥石流防治工程及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鲁羌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泥石流基本运动参数进行分析,提出了鲁羌沟泥石流防治的原则和具体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浅析乌鲁木齐地区阿拉沟泥石流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乌鲁木齐泥石流灾害现象不断增加,其发生主要受降雨、洪水和冰雪融水的影响,从分布空间来看,乌鲁木齐泥石流主要集中在阿拉沟。在对阿拉沟现状调查和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泥石流的形成与危害,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泥石流防治的要求,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甘肃陇南燕儿沟在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为了有效地减少泥石流造成的损失,对该区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工程检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燕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上游及中游5座拦挡坝+下游300m排导沟+排导沟内15道防冲底槛+沟口清淤+500亩坡改梯、1 500亩水保防护林和种草上中下游统筹"的治理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泥石流治理工程评价和工程检验均证明燕儿沟泥石流治理进行的工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穆鹏 《人民长江》2011,42(11):16-19
为了解陇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区在“5.12”地震后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为该地区今后泥石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某泥石流沟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泥石流沟的自然地质条件,泥石流特征,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调查分析结论认为:该沟在震后固体松散物质增加,存在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条件,对其下游震后重建的集中安置点及在建的高速公路安全构成威胁。提出了拦排结合、以拦为主、并辅以生物防护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家峡水库大寺沟泥石流基本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寺沟泥石流频发,对炳灵寺石窟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需研究泥石流基本特征,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根据现场调查并研阅历史资料,分析了形成泥石流的地形、物源、降雨等触发因素,明确大寺沟属于泥石流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泥石流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区的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泥石流堵塞程度为中等,发育程度为中等易发。在防治方面,经比较植被恢复、稳坡护坡、主沟拦挡及主沟导排等措施,选择主沟导排,并拟定了排导洞治理方案。因大寺沟流域地质资料欠缺,无法准确获取泥石流部分参数,下一步需加强地勘工作,以便为治理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色斯满沟虽暴发过大规模泥石流,但近期稳定。拟建安宁河水电站坝址位于沟口下游约300 m处,正确判定该沟的性质以及今后的活动情况,对拟建水电站的选址至关重要。在对该沟沟口堆积扇、沟道泥痕、台地等现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判定该沟曾经暴发过泥石流,进而对该沟所具备的物源条件,尤其是南北两条支沟的冰碛物数量和稳定性作出了详细评价,判断北支沟的冰碛物为该泥石流沟的主要物源。对该沟泥石流的特征和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干热河谷区泥石流活动可能性高,对重大交通干线沿线工程存在严重的威胁。根据野外调查,结合遥感解译,采用泥石流运动参数常用计算方法,探讨了峨汉高速段泥石流的活动特性,以及泥石流对峨汉高速的危害及防治模式。研究显示:(1)峨汉高速所在的干热河谷区地形条件复杂,高差大,满足泥石流形成的势能条件;降雨集中且丰富,干热条件加剧了泥石流的形成;该段娃娃沟、板洋沟、大旋沟三条沟物源总量分别为690.98万,160.39万,150.19万m~3,有效动储量分别为131.63万,31.48万,22.02万m~3,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堆积物质。(2)区域泥石流流速快,3条沟最大流速达5.85 m/s;流量较大,最大为娃娃沟,其100 a一遇、50 a一遇泥石流峰值流量分别为545.64,401.52 m~3/s;泥石流大石块冲击力大,最大达到1 797.01k N。(3)区域泥石流对峨汉高速的危害表现为泥石流对桥墩的冲刷、掏蚀及大石块撞击的危害;其防治措施为加宽桥梁桥墩跨沟宽度、修筑排导工程、进行坡面及柱面防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现场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雅江县下渡沟泥石流的成因,描述了泥石流沟的特征,运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的方法对该泥石流沟形成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计算了不同概率下泥石流的峰值流量及总量,对下渡沟泥石流发展趋势及影响范围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金元水电站磨子沟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对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和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价,认为磨子沟泥石流属于高频易发、中等危险性,并分析了泥石流对金元水电站工程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的危险度是认识、防控泥石流的重要因素,针对反映泥石流危险度的特征函数进行分析,运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泥石流势能的单沟危险度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到防治工程的减危效果,增加了拦砂坝和排导槽对泥石流的拦挡排疏功能来修正模型,并以白龙江陇南两河口镇至桔柑乡段138条泥石流沟为例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研究区域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值。结果表明:修正模型能计算增加防治工程后单沟泥石流的危险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沿白龙江流域的泥石流沟中,极高危险区占研究区范围的17.39%,高度危险区占研究区范围的21.74%,且危险区大多集中于白龙江北岸,计算值与野外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然而由于防治工程减危值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对于极高危险区的泥石流沟,应及时做好防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白云沟泥石流成因的分析,揭示出其成灾特点,并针对其成灾特点有的放矢地提出防治措施,白云沟泥石流采用拦挡为主,排导为辅的治理措施,设置两道拦挡坝,兼顾防洪度汛的要求。目前白云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及排水系统调整工程均已施工完成,经历两个汛期考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李毅  李任华  伍小林 《水电站设计》2013,29(1):66-69,78
在现场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雅江县相格宗沟泥石流的成因,描述了泥石流沟的特征,运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的方法对泥石流沟形成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计算了不同概率下泥石流的峰值流量及总量,对相格宗沟泥石流发展趋势及影响范围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矮子沟泥石流影响因素及运动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矮子沟流域进行现场勘查,收集相关气象及水文等资料,获取矮子沟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不良地质体分布规律、地震活动等数据,结合矮子沟流域的地质条件及降雨特征,对矮子沟泥石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矮子沟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选取五个典型断面结合经验公式进行运动参数的分析计算,经计算沟口处断面的泥石流的流速为7.54 m/s,流量为948.63 m3/s,此次泥石流总量为60.08万m3,这些运动参数可以为矮子沟泥石流防治方案的选择及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清滩沟泥石流的稳定状态,以便为采取何种工程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形成原因及稳定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清滩沟泥石流沟的形成原因与地形地貌、降雨等因素有关,地形条件的控制对清滩沟泥石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清滩沟两侧边坡松散堆积物厚度较厚,坡度较陡,水流对沟谷的冲刷导致滑坡,滑坡堆积物成为清滩沟泥石流新的物质来源。经过对清滩沟泥石流沟的地面调查发现,清滩沟泥石流属于暴雨型、山洪型泥石流,其发展形式具有高频率、多期发展性。随着大气降雨强度、频度的不断发展变化,其危险性不断加大,清滩沟泥石流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沈足沟位于甘孜州丹巴县巴底乡、金川河左岸。沈足沟为金川河的一级支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环璄复杂,崩塌、滑坡强烈发育。由于危险性巨大,威胁众多农户,沈足沟泥石流已列为甘孜州州级监测点。根据现场调查,并对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沈足沟具备泥石流发育的条件。文章应用处理非线性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和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计算综合评价其危险性,为合理制定该沟泥石流的防治方案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低频泥石流特征及其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频泥石流由于物源形成周期长,因而爆发的周期长,容易为人们所忽视。以国内较典型的低频泥石流信息为依据,结合四川康定县宋家沟低频泥石流实例,在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加入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宋家沟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对低频泥石流的发生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人的心理因素,给出了低频泥石流30 a的周期下限。可为泥石流灾害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位于拟建的黄河茨哈峡水电站库区内的多宗隆哇泥石流沟距大坝不到1 km,对电站建设运营和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一定威胁,为了合理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在研究多宗隆哇泥石流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综合评价方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该泥石流沟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数量化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多宗隆哇沟为一条轻微易发泥石流沟;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由易发至不易发的隶属度略有差别,其中轻微易发隶属度最大;综合分析表明,多宗隆哇更倾向于轻微易发泥石流的特征,但也有偏向易发泥石流特征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