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急性胃肠炎患儿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急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粪便标本共1 458份,提取病毒RNA,使用RT-PCR法扩增诺如病毒的衣壳蛋白VP1区,完善基因测序和基因型鉴定。 结果 1 458份粪便样本中,共检出158份阳性标本,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0.84%(158/1 458);不同年份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2.2%(105/860),高于女性[8.9%(53/598)](P=0.043)。12~<18月龄患儿的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6.9%(51/301)。诺如病毒流行高峰在每年的8~10月。23份诺如病毒阳性标本合并轮状病毒感染。检出的诺如病毒主要为GII型(97.5%,154/158),GI型仅4例(2.5%,4/158)。对阳性标本进行衣壳蛋白VP1区测序发现:GII型标本中以GII.4为主,占69.6%(110/158),其中99份为GII.4 Sydney 2012,占62.7%(99/158);其次为GII.3,占15.2%(24/158);GII.2占10.1%(16/158);GII.6占1.9%(3/158);GII.17占0.6%(1/158)。GI型标本中包括GI.3,占1.3%(2/158);GI.2、GI.5各占0.6%(1/158)。 结论 2017~2019年该院就诊的诺如病毒感染患儿以病毒为GII.4 Sydney 2012型为主,虽在全年均可存在诺如病毒感染,但8~10月份为高峰期,其间加强诺如病毒监测及重点人群防护,有助于对儿童诺如病毒腹泻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腹泻婴幼儿诺如病毒(NoV)和A组轮状病毒(HRV)的感染状况、临床表现以及No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间,198例<5岁的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和临床资料,并同时收集53例非腹泻患儿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组HRV,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NoV,并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部分测序;对腹泻患儿的腹泻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急性腹泻患儿中共检测到A组HRV感染137例(69.2%),NoV感染40例(20.2%),A组HRV和NoV的混合感染12例(6.1%)。而53例对照组患儿中共检测到A组HRV感染7例(13.2%),NoV感染19例(35.8%),A组HRV和NoV的混合感染3例(5.7%)。单纯A组HRV感染和单纯NoV感染患儿间的腹泻严重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V测序分析发现NoV感染病毒的主要基因型是GⅡ.3及GⅡ.4。结论 A组HRV仍然是婴幼儿腹泻中最常见的病原体,而NoV则是第二大病原体。婴幼儿中存在NoV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3.
2010年郑州地区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型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2010年郑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RV)VP7基因型分型.方法 收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9-12月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80份.采用TRIzol法抽提粪便中RV RNA,采用聚丙烯凝胶电泳法检测其RV基因组,反转录(RT)-PCR法以及巢式(net)-PCR法进行A组RV的VP7基因型分型.结果 80份粪便标本中,40份检测到A组RV RNA基因,阳性率为50%.男24例,女16例;年龄6~36个月,平均11.7个月.对40份A组RV RNA阳性标本进行VP7基因型分型,其中G3型30例(75.0%),G1型6例(15.0%),G1和G3混合感染型3例(7.5%),G1与G9混合感染型1例(2.5%).40例A组RV RNA阳性患儿中并呼吸道感染7例,其中G3型6例,G1和G3混合型1例.结论 郑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A组RV以G3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并发现混合型感染病例及不常见的G9型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流行规律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2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鼻咽抽吸物,采用多重PCR检测1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RSV流行特征。结果 共纳入2 066例ALRI住院患儿,病毒检出阳性1 595份(77.20%)。其中RSV阳性检出826份(39.98%)。RSV阳性样本中,RSV-A阳性410份(49.6%),RSV-B阳性414份(50.1%),RSV-A与RSV-B均阳性2份(0.2%)。2013~2014年、2016~2017年主导流行亚型为RSV-B,2014~2015年、2017~2018年以RSV-A为主要检出亚型,2015~2016年为RSV-A与RSV-B共同流行。冬季检出率最高。RSV合并人鼻病毒为最常见的2种病毒混合检出组合(123份)。该组患儿较单一RSV检出患儿更易出现喘息(P=0.030)。在2 066例患儿中,单一RSV检出298份,RSV混合其他病毒检出148份,其他病毒检出389份,病毒检出阴性241份。RSV单一检出组较其他病毒检出组和病毒检出阴性组月龄更小,更易发生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及重症下呼吸道感染(P < 0.0083)。RSV-A阳性患儿中的男性比例高于RSV-B阳性患儿(P=0.004),而临床表现二者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2013~2018年重庆地区RSV-A与RSV-B既可分别主导流行,也可共同流行;RSV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最主要病毒病原,易导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RSV-A和RSV-B感染患儿临床表现无差异,但RSV-A更易感染男性患儿。  相似文献   

5.
Deng J  Qian Y  Zhu RN  Wang F  Zhao LQ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924-927
目的 对北京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监测并进行亚型分析,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 2000年11月-2006年3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采集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患儿咽拭子或鼻咽分泌物标本10048份,接种于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同时用免疫荧光法对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对部分RSV阳性的标本用RT-PCR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 (1)在10048份标本中,有2286份为RS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2.8%。其中病房标本7176份,RSV阳性2153份,阳性检出率为30.0%;门诊标本2872份,RSV阳性133份,阳性检出率为4.6%。(2)2000~2001年冬春、2002-2003年冬春、2004-2005年冬春RS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0%、18.2%和20.4%,而2001—2002年冬春、2003—2004年冬春和2005-2006年冬春RS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3%、41.0%和40.5%。(3)对938份RSV阳性标本的亚型监测结果:A亚型691份,占73.7%,B亚型247份,占26.3%,2000-2001、2004-2005年冬春季RSV感染以B亚型为主;而2001-2002、2002-2003、2003-2004年冬春季以A亚型为主;2005—2006年为A、B亚型同时流行。结论 RSV是冬春季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RSV呈现出隔年高峰的流行趋势,RSVA、B亚型是交替出现的,并且有时以相近的比例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6.
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博卡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人博卡病毒(HBoV)在天津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检测情况和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收集2012 年1~12 月确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标本1 259 份,提取病毒核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HBoV,并采用PCR 法扩增阳性标本HBoV 核衣壳蛋白基因片段;随机选取部分产物进行测序确证,将所获得的序列与已知的HBoV 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同时对所有标本进行其他多种呼吸道相关病毒检测。结果 1 259 份标本中HBoV 阳性检出率为4.53%(57/1 259),其中75%(43/57)发生在6~36 月龄的患儿;检出高峰主要集中在夏季(6~8 月);存在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情况。对其中36 份阳性标本的PCR 产物进行序列分析,证实检测结果确为HBoV,且与已知HBoV 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结论 天津地区部分儿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可能与HBoV 感染相关,且HBoV 感染在6~36 月龄的婴幼儿中更为常见,夏季为流行高峰;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与已知HBoV 的基因序列同源性高,基因序列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更加简便的A组人轮状病毒(HRV)核酸斑点杂交VP7分型方法,以便用于对HRV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在HRV VP7编码基因各G基因型间高度变异而型内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分型探针,在该区域的两侧相对保守区域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利用PCR分别将地高辛标记HRV 5种常见型别(G1~4,G9型)的DNA探针,建立基于VP7的斑点杂交方法;选取经抗原检测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均为HRV阳性的2006至2008年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00份,RT-PCR扩增VP7全基因,并对扩增阳性产物应用斑点杂交方法进行G型别分析。结果建立的斑点杂交方法在5种型别探针间无交叉反应,各型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 pg。200份PAGE阳性标本中162份RT-RCR扩增VP7基因阳性,斑点杂交显示G1型41例(25.3%),G2型2例(1.2%),G3型63例(38.9 %),G9型35例(21.6%),混合感染19例(11.7%),杂交未分出型2例(1.2%),未检测到G4型HRV。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斑点杂交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强,适合在HRV大规模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时应用。通过该方法的初步应用,发现北京地区婴幼儿HRV除了常见的G1、G2和G3型外,还有G9型感染。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及其型别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目的 以广州地区为代表,了解我国南方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特点及病毒的型别分布。方法 从1994年11月至1998年1月(连续39个月、历经四个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收集因非细菌性腹泻而收入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共1207例,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轮状病毒基因组RNA,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RT-PCR分别扩增病毒VP7和VP4基因,对RT-PCR阳性标本再进一步用套式PCR(对VP7)和斑点杂交(对VP4)作型别鉴定。结果 1207例标本中,有537例检测到轮状病毒基因,阳性率为47.5%。这些阳性标本主要来自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的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VP7以1型(G1)为主(86.0%),VP4以1A型(P1A)为主(83.1%)。G1 P1A组合占所检测到的标本的84.1%,其次为VP7 2型、VP4 1B型(G2 P1B)(5.7%)和VP7 3型、VP4 1A型(G3 P1A)(2.3%),还有一些混合感染的病例。结论 轮状病毒是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门诊腹泻患儿感染诺如病毒(NV)流行株的变迁及基因重组情况。方法 采集2012年1~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疑似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JVl2/JVl3、GⅠ SKF /GⅠ SKR(COG2F/GⅡ SKR)两对引物,对NV基因组的部分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区和衣壳蛋白的N/S区分别进行RT-PCR核酸检测,所有阳性产物进行回收纯化、测序,用DNAstar和MEGA 5.05软件对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和构建进化树。并将疑似重组株的标本再用JVl2/GⅠ SKR(JVl2/GⅡ SKR)进行PCR扩增,用SimPlot软件对序列进行重组鉴定。结果 384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入本文分析,男248例,女136例,年龄(13.1±14.4)个月。①NV阳性84/384例(21.9%),<60月龄组NV阳性构成比为96.4%(81/84)。NV在6、8和9月份检出率较高,3和4月份检出率最低。②84例NV阳性标本capsid的N/S区基因片段测序显示,GⅡ.4 2006b型37例,GⅡ.4 New Orleans 2009型1例,GⅡ.4 Sydney 2012型27例,GⅡ.3型12例,GⅡ.6型3例, GⅡ.13型3例,GⅡ.5型1 例;1~7月份 GⅡ.4 2006b型为主要流行株,8~12月GⅡ.4 Sydney 2012型为主要流行株;③共检出44株重组株,分别是GⅡ.e/GⅡ.4 Sydney 2012型27株、GⅡ.7/GⅡ.6型1株、GⅡ.22/GⅡ.5型1株、GⅡ.12/GⅡ.3型12株,GⅡ.16/GⅡ.13型3株。结论 重庆地区NV重组现象非常明显,2012年8~12月NV优势株逐渐由GⅡ.4 2006b型转为GⅡ.e/GⅡ.4 Sydney 2012型的重组株,并检出GⅡ.22/GⅡ.5型和GⅡ.16/GⅡ.13型2种新型重组株。  相似文献   

10.
2001-2003年杭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VP7型别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的感染特点及RV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1--2003年秋冬季来本院就诊拟诊为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粪便共683份,采用乳胶凝集试验(LAT)检测A组RV,阳性者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型检测RVVP7(G)血清型;将ELISA确定VP7(G)血清型的标本进一步做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及RV基因测序,证实其VP7(G)血清型。结果683份标本中,RV阳性297份,检出率为43.5%(297/683);ELISA分型:VP7(G)血清型以G1、G3型为主,其中G1型占36.7%(109/297)、G3型占30.9%(92/297),其余G2、G4、混合型和未分型分别占4.O%(12/297)、7.1%(21/297)、11.8%(35/297)和9.4%(28/297);每年流行的VP7(G)血清型的主流不同,2001年以G1型为主,占54.9%(45/82)、G3型占14.6%(12/82),2003年以G3型为主,占43.2%(63/146)、G1型占29.5%(43/146)。RT-PCR扩增、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证实了ELISA分型的可信性。结论2001--2003年杭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RV VP7(G)血清型以G1、G3型为主,且每年流行的主流血清型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评价Multi-Test Ⅱ点刺器在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9月就诊的87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进行6种吸入性过敏原的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测定。分别应用单点刺针及Multi-Test Ⅱ点刺器于患儿左、右前臂进行SPT的测定,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sIgE浓度的测定。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尺评估患儿接受SPT的疼痛程度。比较3种方法6种过敏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布差异及Multi-Test Ⅱ点刺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Multi-Test Ⅱ法、单点刺针法、荧光酶联免疫法3种方法检出6种过敏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单点刺针法比较,Multi-Test Ⅱ法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78.2%;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比较,Multi-Test Ⅱ法灵敏度为73.4%、特异度为77.5%。Multi-Test Ⅱ法较单点刺针法疼痛程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ulti-Test Ⅱ法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且易被患儿接受,但测定结果需同时与患儿的临床病史相结合,必要时结合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 role of noroviruses (NoV) as a cause of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is well documented; however, the importance of NoV infection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is not well establish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NoV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METHODS: Three-hundred eighteen fe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04, from children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3 public hospitals in Rio de Janeiro, Brazil. The prevalence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NoV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genome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f polymerase and capsid genes. RESULTS: NoV infections were detected in 65 (20%) of the samples, of which 11 (4%) were mixed infections with rotavirus. Infants up to 1-year-old were the most affected and a peak of virus detection was observed in autumn and spring seasons. Dehydration and diarrhea were the inclusion criterion; coughing (51%), vomiting (33%), and fever (22%) were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ogroup II and GII/4 were prevalent. Two potential recombinant strains based in the different clustering pattern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NoV infections causing severe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Rio de Janeiro, Brazi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surveillance determining the circulation pattern of different genotypes and recombinant strains is helpful for designing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NoV transmission in children. Studies concerning the prevalence and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gastroenteric viruse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rotavirus vaccine in Brazi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7 突变类型及频率,为该地区PKU 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PCR 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宁夏73 例经典型PKU 患儿(回族39 例,汉族34 例)的146 个PAH 等位基因外显子7 及其旁侧内含子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共检测出6 种突变基因型,分别是R243Q(14.4%)、R241C(6.8%)、IVS7+2T → A(2.7%)、L255S(0.7%)、G247V(0.7%)和G247R(0.7%)。外显子7 突变基因总频率为26.0%(38/146),包括错义突变和剪接位点突变两种。回族患儿R241C 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高于汉族(10% vs 3%,P<0.05)。结论 宁夏地区PKU 患儿PAH 基因外显子7 突变频率最高的是R243Q,其次为R241C;回族和汉族PKU 患儿R241C 等位基因突变率不同。  相似文献   

14.
兰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兰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集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24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巢式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阴性标本用ELISA和RT-PCR进行杯状病毒病原检测。结果 224份标本轮状病毒检出率为45.5%(111/244份),G分型中G3为58.6%,G1为18.0%,G2为4.5%,G9为2.7%,混合型为6、3%,11例未能分型。P分型中P[8]为61.0%,P[4]为7.3%,混合型为2.4%,14例未能分型。133份轮状病毒阴性标本杯状病毒检出率为15.8%,其中ELISA检测阳性率为11.3%,RT-PCR检测阳性率为9.0%。结论 轮状病毒是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2002年流行株为G3型,发现了G9型轮状病毒感染;杯状病毒也是引起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之一,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2009~2014年度浙江南部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浙江南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基因型流行趋势,并研究A亚型G蛋白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浙江南部3家医院因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抗原。在每个流行年度(7月至次年6月)RSV阳性标本中随机抽取200份,应用RT-PCR方法检测RSV亚型,扩增A亚型G蛋白近全基因序列并测序,鉴定其基因型。结果 2009~20145个年度共采集25 449份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其中6 416份(25.21%)RSV阳性。随机抽样的1 000份RSV阳性标本中检出A亚型462株(46.2%),B亚型538株(53.8%),A亚型依次占各年度的22.5%、74.5%、84.5%、19.0%、30.5%。每年度随机抽样25株RSV A亚型病毒株外送双向测序,结果获得A亚型阳性52株,其中得到4种A亚型基因型,包括NA1(39株)、NA4(1株)、ON1(10株)、GA2(2株)基因型,其中NA1是2009~2012年度的优势基因型,ON1是2013~2014年度A亚型的唯一基因型。A亚型G蛋白基因与原型株A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7%~89.3%,氨基酸同源性为74.4%~82.6%;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1.5%~100%和80.2%~100%。结论 2009~2014年度浙江南部地区出现RSV A、B亚型共循环,A亚型有多个不同的基因型共循环,其G蛋白基因变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Pediatric gastroenteritis places a considerable disease burden on children of the developed world. The national surveillance of gastroenteritis in Ireland is a combined vir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c surveillance program.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haracterize the norovirus (NoV) genotypes associated with viral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or=4 mo of age and determined that NoV and adenovirus infection are equally significant in children in the first 5 y of life. This group of pediatric patients reported diarrhea as their most common symptom raising the question whether Kaplan criteria ar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clinically diagnosing outbreaks of enteric infec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ABBREVIATIONS::  相似文献   

17.
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抗生素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患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现状,探讨治疗模式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患儿,依据血培养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前经验性首选抗生素治疗类型分为碳青霉烯类治疗组(n=16)、β-内酰胺类治疗组(n=37)、万古霉素治疗组(n=15)、万古霉素+β-内酰胺类治疗组(n=10)。收集各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免疫抑制剂使用史、甲氧西林耐药性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患儿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各组患儿一般情况、基础疾病、免疫抑制剂使用史、APACHE Ⅱ评分、院内感染、MRS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四组间脓毒性休克、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碳青霉烯类治疗组脓毒性休克、院内死亡率均最高(分别为69%、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类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患儿发生脓毒性休克和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APACHE Ⅱ评分≥ 15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患儿发生脓毒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与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组相比,碳青霉烯类治疗组发生脓毒性休克和院内死亡的风险高(P < 0.05)。结论 不恰当的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预后不佳。临床疑诊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患儿,不建议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Zeng M  Chen J  Gong ST  Xu XH  Zhu CM  Zhu QR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8):564-570
目的 监测我国城市儿童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流行特征.方法 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我们在上海、杭州、广州、重庆和天津门诊急性腹泻儿童中进行一项前瞻性的流行病学调查,随机收集急性非细菌性痢疾样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用胶体金试剂盒检测A组轮状病毒,轮状病毒阴性标本进一步用一步法实时定量荧光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G Ⅰ和GⅡ基因组.描述性分析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检出率、季节流行规律和易感儿童年龄特征.结果 连续1年期间,共收集到标本5091份,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标本数为1563份,占30.7%,各地轮状病毒检出率分别为上海29.5%(268/916)、杭州36.1%(334/926)、广州26.3%(254/968)、重庆34.1%(359/1054)和天津28.2%(348/1233).诺如病毒在3528份轮状病毒阴性标本中检出数为1049份(29.7%),各地检出率分别为上海21.2%(136/642)、杭州31.3%(185/592)、广州24.2%(173/714)、重庆31.8%(221/695)、天津37.7%(334/885).估计诺如病毒在所有样本中检出率至少为20.6%(1049/5092).1049份诺如病毒株中,GⅡ基因型1036份(98.7%),G Ⅰ基因型16份(1.5%),3份标本同时检测到G Ⅰ和GⅡ型.1049例诺如病毒腹泻儿童年龄在1个月~14岁,年龄中位数10(13.9±16.9)个月,91.8%患儿≤2岁.1563例轮状病毒腹泻儿童年龄在1个月~11.3岁,92.5%患儿≤2岁,年龄中位数10(12.9±13.7)个月.年龄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流行高峰发生在秋冬季10月至次年2月份,而诺如病毒在北方天津地区流行高峰出现在冬春季(11月至次年4月),诺如病毒在上海、杭州和重庆自4月份开始活跃,流行高峰常在夏秋季7至10月份,而在广州地区除春季散发外其他季节都有较为显著的流行.结论 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我国婴幼儿腹泻主要的病毒病原.全国轮状病毒高峰季节基本一致,但是诺如病毒流行季节因地区而异,北方冷季呈现流行高峰,东部和西南部地区主要在夏秋季最流行,南方夏秋季和冬季都可出现较强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