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功能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6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舒洛地特+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d+口服舒洛地特250LSU/次,2次/d);对照组33例: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d)。治疗时间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肌酐、血清光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血肌酐值治疗前后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光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值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结论舒洛地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较单纯应用厄贝沙坦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对肾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150mg,1次/日。治疗组除加用厄贝沙坦150mg,1次/日外,另加用黄芪颗粒4g,2次/日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复查以下各项指标:血压、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酸、24h尿蛋白定量、血、尿β2微球蛋白。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治疗1月和3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尿Bz微球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尿酸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P〈0.01)。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月后,24h尿蛋白定量和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3月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酸明显下降(P〈0.05),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患者的疗效研究及对血清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和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和B 2组,每组50例。A组为试验组,即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B组为对照组,即单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疗程均为28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尿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血清PCX和PICP水平的变化。结果在一个疗程后,A组与B组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尿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血清PCX和PIC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有高血压的肾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既改善了血管状态,又保护了肾脏,比单独使用厄贝沙坦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片联合丹参酮llA磺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1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29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及厄贝沙坦片150每天1次,治疗组加用丹参酮IlA黄酸钠注射液60mg每天1次,静脉输注,4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清除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片与丹参酮llA磺酸钠联合治疗DN,能减少24h尿蛋白清除率量(UAER)、降低尿微量白蛋白(MA),从而延缓肾损害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00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B组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C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24h尿白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等、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三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24h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且C组降低的幅度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C组降低的幅度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厄贝沙坦或左旋氨氯地平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伊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的肾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2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和非伊贝沙坦组.伊贝沙坦组口服伊贝沙坦150~300mg,每日1次;非伊贝沙坦组口服钙拮抗剂和(或)β受体阻滞剂.两组继续服用降糖药物,治疗6周.治疗前后观察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24h尿微量白蛋白(UAE)等指标.结果伊贝沙坦治疗后,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24h尿微量白蛋白(UAE)降低更加显著(P<0.01),较非伊贝沙坦组也明显降低(β2-MGP<0.05,UAEP<0.01).结论伊贝沙坦在降压治疗中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秋根 《江西医药》2014,(10):1048-104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及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研究组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对照组单纯应用氨氯地平。两药用法:氨氯地平5mg,口服,1次/d;厄贝沙坦150mg,口服,1次/d,疗程为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24h动态血压,疗程前后测尿β微球蛋白(β-MG)血尿素氮(BNU)、血肌酐(Cr)、24h尿蛋白,并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但研究组降压效果更明显(P〈0.05);2组β-MG、24h尿蛋白的定量均显著减少(P〈O.01),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量、β-MG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及高血压患者降压更明显,蛋白尿改善更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吴赟  郑辉 《安徽医药》2001,5(1):53-54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及血肌酐的联合检测在诊断高血压肾损害,特别是早期损害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5例高血压病患尿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 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同时采用Jaae's速率测血C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Ⅰ期组尿微量蛋白及血肌酐均无明显升高。高血压病Ⅱ期组尿Alb、TRF、α1-M明显升高(P<0.05),而尿IgG、β2-M、血Cr无显性差异;高血压病Ⅲ期组尿Alb、TRF、α1-M显性升高(P<0.01),尿IgG、β2-M、血Cr明显升高(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及血肌酐的联合检测在诊断高压肾损害中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作为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参考指标,其中以Alb、TRF、α1-M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杏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7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维持糖尿病原治疗方案不变并加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疗程为1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血压和全血低切有显著性变化,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24h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杏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未受损患者102例,分为A组63例,B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和糖尿病饮食控制,常规口服降糖、降压药物,A组在口服厄贝沙坦基础上,口服黄葵胶囊,B组单独服用厄贝沙坦。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2组尿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12周后A组尿β2微球蛋白值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明确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贝尼地平、厄贝沙坦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肾脏的影响。方法13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贝尼地平组(口服贝尼地平4mg)、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联合治疗组(口服贝尼地平4mg和厄贝沙坦150mg)。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3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24h尿白蛋白、24h尿蛋白、血尿B:-微球蛋白)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与贝尼地平组和厄贝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贝尼地平组和厄贝沙坦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在联合治疗组及厄贝沙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贝尼地平组无明显变化。3组治疗后尿白蛋白下降幅度与血压下降程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贝尼地平、厄贝沙坦长期单独治疗均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两药联合治疗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分级不同分为Ⅰ级组(34例)、Ⅱ级组(46例)、Ⅲ级组(20例);根据病程不同分为A组(0~10年, 35例)、B组(11~20年, 45例)和C组(>20年, 20例)。比较不同分级、病程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Ⅰ级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低于Ⅱ级、Ⅲ级患者,Ⅱ级患者低于Ⅲ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0.26±0.12)g/L,尿微量白蛋白为(8.86±0.69)mg/L,尿β2微球蛋白为(146.42±20.31)μg/L,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为(2.56±1.21)μmol/L;B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0.47±0.06)g/L,尿微量白蛋白为(30.50±1.40)mg/L,尿β2微球蛋白为(479.27±21.53)μg/L,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为(4.49±1.53)μmol/L;C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0.81±0.03)g/L,尿微量白蛋白为(65.45±1.42)mg/L,尿β2微球蛋白为(1078.52±29.53)μg/L,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为(7.72±2.21)μmol/L。B组、C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高于A组,C组患者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尿常规四项指标可以及早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其指标的变化状况与高血压患者的分级、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微量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72例高血压伴微量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疗程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微量清蛋白量(24h U-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24h U-Alb、BUN、SCr等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显著降低(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伴微量清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何静  林琍  李曙光 《医药导报》2008,27(11):1347-1349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单独和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9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3组分别给予缬沙坦80 mg,左旋氨氯地平2.5 mg,缬沙坦80 mg+左旋氨氯地平2.5 mg,po,qd,若2周后血压未降至正常,则缬沙坦增至160 mg,左旋氨氯地平增至5 mg。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结果3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均P<0.01),尿微量清蛋白、β2微球蛋白均显著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两单独用药组降压、降低尿微量清蛋白、降低尿β2微球蛋白和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联合用药组降压和降尿蛋白作用优于两单独用药组(均P<0.01)。结论缬沙坦、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能降低微量清蛋白和微球蛋白,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新发肾功能损害,两药联合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更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伟华  狄会峰  陈颖颖  王德宝  刘鹏 《药学研究》2016,35(9):545-547,558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厄贝沙坦组和木丹颗粒联合厄贝沙坦组(联合治疗组),观察2组基线及治疗48周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基线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48周后,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显示,联合治疗组较厄贝沙坦组能更好地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和血浆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37±12对-22±10)μg·min-1,(-0.40±0.17对-0.24±0.12)mg·L-1,(-31±15对-14±12)U·L-1,均P﹤0.01]。结论与厄贝沙坦单药治疗相比,木丹颗粒联合厄贝沙坦能更好地降低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减少尿白蛋白排泄和尿β2微球蛋白,可能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选用厄贝沙坦、黄葵胶囊联合方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效果及对其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0例)患者厄贝沙坦治疗,给予观察组(30例)患者厄贝沙坦+黄葵胶囊治疗,观察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及炎性因子水平、β2微球蛋白与不良反应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与BU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 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临床治疗中选用厄贝沙坦、黄葵胶囊联合方案,可明显提高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效果,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有效改善其肾功能,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79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组(A组)40例服用厄贝沙坦1500mg,每日1次;氨氯地平组(B组)39例口服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观察2组的降压疗效及对尿微量蛋白的影响。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A组收缩压下降更明显。治疗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A组下降更明显,而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控制血压疗效可靠、耐受性好,远期观察厄贝沙坦对尿微量蛋白的降低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6),观察期间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肾功能及血钾,比较厄贝坦联合灯盏花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基础治疗均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必要时加用钙拮抗剂等降压药物,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结果厄贝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可使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下降(P〈0.01),同时血液高凝状态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龄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春薇  王桦  伍士敏  袁胜 《医药导报》2010,29(6):727-730
[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龄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70岁的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患者96例,分为3组,各32例。A组患有高血压病, B组患有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两组均使用厄贝沙坦150 mg, qd,po。C组患有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2.5或5.0 mg, qd或bid ,po。12周后观察患者的肾功能变化。结果B组尿微量清蛋白明显下降(P<0.01)。C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虽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微量清蛋白的水平与体质量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相关(均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选用厄贝沙坦降血压能够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吴采忠 《医药导报》2010,29(9):1173-1175
[摘要]目的观察双倍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DN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雷公藤多苷40 mg, tid,联合替米沙坦80 mg, bid。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80 mg,bid,po。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 MG)、血清清蛋白(ALB)、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UAER、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 MG及SCr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结论双倍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DN 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