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通过对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际护理过程及其效果的记录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整体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方法。结果:通过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对冠心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征和预防保健方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掌握简单的自救方法。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6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化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后对于冠心病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对164例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于冠心病知识的需求,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论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祝秋萍 《当代护士》2002,(11):25-26
目的:调查分析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1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结果:患者有一定的健康信息储存,但缺乏较深层次的健康知识指导,知行未合一;对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教育内容需求较多;医护讲解,演示及定期召开冠心病联友会方式最受欢迎,提示:在整体护理过程中,须重视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心理支持;患者家属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护士对患者有效的冠心病健康知识的教育,使患者熟悉冠心病的病情和自我保健方法,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6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情况来制定健康教育卡发放给患者,并结合护士的指导.出院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表,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大多数患者需要护士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出院时患者对冠心病知识大部分都能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对护士的满意度.结论:在整体护理中,护士应随时掌握并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高血压疾病认知情况的评估,作出计划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大多数患者能完全掌握高血压的基础知识及饮食、作息、服药及活动的注意事项等,对高血压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有较大提高。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开展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6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健康知识得分35.64分,大部分老年人、低文化层次、初次化疗及病程较短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差,得分均〈25分。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白血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对文化层次低、年龄较大及初次化疗、疗程较短的患者,增加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按护理程序进行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促进康复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放疗前最关心的问题;评估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按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其效果。结果:230例患者及248例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保健意识在实施健康教育后有显著提高。结论:按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放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静王瑞红  丁金玲 《现代护理》2005,11(23):2016-2017
目的探讨用循环护理的方法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对880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根据其不同健康需求及学习能力,查阅相关文献,寻找冠心病介入手术及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实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是保证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能使广大患者受益,有助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规范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程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72例初次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入院到出院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而又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并确定时间,全程质量控制。对照组患者则在治疗过程中不定时、随机给予传统方法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优良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整体水平,为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及行为指导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掌握的程度,观察运用护理程序有针对性地实践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136例患者自我护理和康复、保健意识在实施健康教育后有显著提高。结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偏瘫后相关的自我护理和康复保健知识,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通讯工具开设电话回访及健康咨询热线,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法:患者出院前将所有的资料均作详细记录,利用电话热线提供咨询、帮助、指导等服务。结果:把整体护理拓展到社区、家庭,使患者能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巩固和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动脉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CNP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痴呆合并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痴呆合并骨折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并且。在护理过程中灵活运用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关爱护理。结果:(1)对此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使患者得到个体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整体护理切实可行;(2)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在患者的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充分体现了护士的关爱心理和行为。结论:提高了此类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650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根据其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及其对健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循证护理高级证据,进行科学、合理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结论:循证护理新概念的运用取得了比传统健康教育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使广大患者受益的同时,也有助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及遵医行为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保证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知识的技能及遵医行为,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患者90例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获得肝硬化的有关知识,提高其自护能力,促进康复。方法:对9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所了解,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减少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开展的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整体护理是集身心护理、健康教育和院外指导为一体的新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医学、卫生知识,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在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氩气刀治疗的健康教育路径,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氩气刀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氩气刀治疗中,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利于培养专科护士。督促护士履行职责和减少护理差错,推动责任制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冯素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974-497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16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6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冠心病二级预防健康教育内容给予针对性的认知干预,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自我护理能力等4个方面,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进行相关内容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对60例有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开展个体化的足部自我护理,在随访6个月,1年之后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并统计1年内发生糖尿病足的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教育前仅有16.6%患者能识别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15%的患者对足部进行日常护理,13.3%的患者能掌握足部常见问题的识别及处理方法,经护理干预1年后,84.3%的患者能识别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85%的患者对足部进行日常护理,86.6%的患者能掌握足部常见问题的识别及处理方法。教育后与教育前患者掌握的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行为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71,-19.90;P〈0.05),仅1例发生糖尿病足。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控制糖尿病足危险因素,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