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功能发生了变化,由于整体护理的开展,手术室也相应地实施护理程序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护理。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虽然能解除患者组织器官的原发症或畸形,但作为一种应激源常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任何人特别是女性患者在手术前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不良因素,从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入睡困难,机体免疫降低等一系列生理变化,有的甚至影响麻醉手术的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快地掌握健康宣教知识,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任何人特别是女性患者在手术前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不良因素,从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入睡困难,机体免疫降低等一系列生理变化,有的甚至影响麻醉手术的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快地掌握健康宣教知识,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学龄期患儿心理承受能力差,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使其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等,引起患者生命体征及情绪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5.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麻醉是手术成功时先决条件。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害怕等负性心理反应。而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会导致生理上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必将影响围麻醉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做好患者围麻醉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任何人特别是女性患者在手术前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不良因素,从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入睡困难,机体免疫降低等一系列生理变化,有的甚至影响麻醉手术的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快地掌握健康宣教知识,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麻醉是手术前的基础工作,其能够使患者进入到无意识的状态或使患者感受不到疼痛,以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但目前很多患者不了解麻醉,对其存在恐惧与焦虑心理,且不知道在麻醉开始前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导致麻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为防止上述状况发生,笔者特对麻醉前患者应该做好的心理、身体准备进行详细科普。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以往手术室护士传统的工作方法是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为主,忽视了手术患者全过程的整体护理。而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和躯体应激源,可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围麻醉期心理干预对麻醉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应激水平,与麻醉效果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联系。由于患者对麻醉的误解或知之甚少,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及机体所处的应激状态,都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因而能否将心理干预治疗引人麻醉学领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课题。我院对60例患者进行了围麻醉期心理干预治  相似文献   

10.
手术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障碍可导致一系列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而且会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操作的顺利实施,从而消极地影响患者的康复与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死亡.我们根据多年在外科工作的经验和对40例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的医学护理模式是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要求医护人员更要重视患着的心理感受。心理因素在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心理因素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手术这一治疗手段的特殊性,会使患者(特别是清醒的患者)有把生命交给了医护人员的感觉,患者内心感到紧张甚至恐惧。这就要求护士具备较深厚的心理护理知识,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充气止血带常应用于肢体手术以减少失血和提供一个清晰的手术野。尽管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具有足够的阻滞平面,但仍可能发生止血引起的疼痛,而且其发生在硬膜外麻醉较脊髓麻醉更常见。临床护理中常有硬膜外麻醉下膝部手术患者止血带致疼痛的发生,现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围麻醉期的安全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与手术和麻醉相关的任何因素或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麻醉的质量及患者的安全。所谓麻醉意外是指麻醉期间由于麻醉操作、药物的特殊作用、手术不良刺激(例如神经反射)以及患者自身存在的病理生理改变等因素,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险情发生,严重者甚至死亡。现将我院近年来发生的麻醉意外事件进行回顾总结,分析意外发生的原因,以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徐海芬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87-1588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对麻醉风险的恐惧及治疗结果的担心,常使患者产生一些焦虑清晰,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降低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增加其对术后疼痛的敏感性[1].因此,对手术患者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模式,降低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负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现将笔者采取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斜视全麻下手术的护理,使患者在手术中从心理、生理上得到良好的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促进旱日康复。方法对205例全麻下斜视儿童在手术中结合儿童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加强护理,配合麻醉,严密观察病情,与术者密切配合,注意眼心反射的出现,给予患者安全、舒适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5例患者手术麻醉过程均得到良好的护理,手术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对患者全面细致的手术配合和术中主动配合麻醉医师,为突发病情变化处理争取时间,是避免术中意外和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手术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产妇在手术中的心理反应能影响手术效果。麻醉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促进其血压、脉搏稳定[1],它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而产妇对麻醉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又将直接影响手术结果和预后。为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和良好肌肉松弛的条件下顺利地完成手术,笔者针对523例剖宫产术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使产妇充分做好术前、术中心理准备,以最佳状态接受麻醉、手术,减少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基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术和麻醉经常会使妇科手术病人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心理影响。本文针对妇科围术期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其对手术及麻醉的认知能力,采取个体化的心理学干预,同时观察血液动力学及心理测试评分的变化,以观察术前采取心理疏导措施对病人应激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万洁  张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119-120
目的探讨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12例采用此麻醉方法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抓住护理的关键环节,对应采用个性化综合护理措施,使手术顺利进行,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外科疾病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手术麻醉和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糖尿病。一般外科病人术后需禁食及输注葡萄糖等药物,从而使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易发生血糖增高或低血糖反应,影响伤口愈合。围手术期需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监测血糖尿糖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同时为医生提供依据,为手术做术后以感染为主要并发症,围手术期密切观察血糖、尿糖变化,可以使病人顺利度过手术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先天性脊柱侧弯施行剖宫产手术注重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患者取右侧卧位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针对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结果患者于术后6d治愈出院。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脊柱侧弯施行剖宫产手术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使其减轻和消除患者的各种心理负担,改善其身心状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