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红伟 《中外医疗》2009,28(19):145-145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贯彻“人性化服务”护理理念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在护理工作中如果忽视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就会给患者在疾病的诊治和康复中遗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一些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护理,以辅助和加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台的操作以及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而是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使患者在安全环境中接受手术治疗,运用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缩短手术时间,为术后疾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更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3.
周蓉 《攀枝花医药》2001,23(2):33-34
口腔科因其特殊的检查、治疗方法使多数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其中儿童的心理特征不同于成人,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护理也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口腔科的医护人员不仅要有专科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好心理扩理,使治疗、护理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现就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眼科护理面临的挑战是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整体观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满意地服务和护理。市场经济使医疗卫生事业面向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使一些人思想和价值观念发生改变。思想的多元化对眼科的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1]。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有降低的倾向,眼科患者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他们虽然视力差,但心理活动却与正常人一样丰富多彩,大多数对手术的效果期望值很高,因此心理护理在眼科显得十分重要。护理服务的新理念就是人性化的管理,是采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护理工作的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让其放下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2]。  相似文献   

5.
目的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的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手术护士走出大门走进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给患者提供更温馨更全面的护理.方法 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给病人提供关怀支持和帮助,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结论 病人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疗护理环境.本文从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相关问题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对心理护理认识和护理技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手术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在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方法 对我院外科82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预期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对于克服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使手术护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江波 《当代医学》2010,16(7):123-124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在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方法对我院外科146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基本无并发症发生,预期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对于克服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使手术护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8.
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兰 《黑龙江医学》2007,31(3):223-224
心理护理的对象是病人,主体则是医护人员和亲属,通过他们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可提高病人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战胜慢性疾病。基于这一认识,在针对慢性疾病开展心理护理时,首先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能够尊重和关心病人,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家庭关系,形成良好氛围;其次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有一定的心身医学知识和技巧,并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对不同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赵美丽 《吉林医学》2012,33(17):3783-3784
目的:注重未婚先孕者终止妊娠的心理感受,探讨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减轻此种患者的自卑感及心理负担。方法:针对终止妊娠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从院时、终止妊娠手术前后、待产期及产后这几个方面加强未婚育患者的护理,可明显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结论: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正确实施治疗方法、更合理、有效治疗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健康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尹璇 《大家健康》2013,(15):191-192
在外科护理中,心理护理对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健康恢复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外科手术护理为例,论述了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问题,首先对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从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使病人明确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工作、使患者得到更多社会的帮助和家庭的支持以及切实做好病人的术后心理护理工作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方法对9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90例患者痊愈出院,4例转外科进一步手术治疗,2例症状缓解要求出院。结论护理人员熟练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综合专业知识的运用、人性化的护理、给予患者强大的心理支持,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颌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俏燕  李月容  丘红真 《广东医学》2005,26(12):1747-1748
目的总结正颌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探讨正颌手术患者特殊心理护理。方法对进行正颌手术的37例患者及家属的术前术后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37例正颌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结论根据正颌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结合患者手术前后的整体护理,能使手术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严芳  孙素珍  胡珊珊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93-2994
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被人理解,而精神疾病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等往往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所以这种需求会变得更为强烈,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理解和爱护。以往,大多数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仅限于满足医学需要的医学交流,总是想教育患者改变不正确的认知,较少考虑患者的心理、感情、社会、家庭、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导致患者对护士的不信任,不再愿意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产生沟通障碍。为了更新观念,掌握护患沟通的实际性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患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种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易给患者造成创伤。心理护理是护理当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调节治疗与护理等方面愈来愈被重视。心理护理,即将心理当知识应用到护理当中,它向护理人员提出:不仅要从躯体上而且要从心理上去关心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主动接受检查、配合治疗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缩短患者康复的过程,这尤其体现在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杜肖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217-12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对乳腺癌患者给予情绪疏导、心理干预及人文关怀。结果:通过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结论:科学规范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为麻醉、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手术后康复提供了正面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各种手术患者或病情危重患者收治于ICU,对于患者来说病情危重,各种感觉过量或不足、多种高精尖的监护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密切加强全方位的监护、紧张的客观环境等因素都给患者造成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造成机体的持续应激状态.因此ICU护士应具有准确判断病人异常心理反应的能力,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及稳定的情绪,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障医疗、护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促进患者自身康复.  相似文献   

17.
徐永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0):589-589
手术室与其它科室相比相对比较封闭。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 ,有人认为只要抓好消毒管理、无菌技术操作和配合完成每天的手术就行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现代医学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其做好不仅仅是配合以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 ,而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手术病人术前如得不到医护人员的主动关心、帮助、尊重及提供信息 ,就会产生消极、多疑、紧张、恐惧的心理。患者对手术缺乏认识 ,怕手术疼痛、出血、麻醉意外、担心手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 ,因而情绪低落、睡眠欠佳、烦恼、苦闷。医…  相似文献   

18.
<正>0引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沟通的人文精神。人性化护理服务是以满足病人健康需求为目的的新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服务特别注重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和照顾,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减少或降低不适,这应进一步充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内涵。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其护理工作不仅是配合手术医生实施手术,还应将人性化护理贯穿于手术全过程,处处以手术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  相似文献   

19.
王霞 《中国医疗前沿》2009,(22):111-111,1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也必须从以前“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为理念”的人性化护理转变。“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其本质是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在注重病人疾病的同时,更注重病人的心理需求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王丹  程瑛  韩莉  朱明铭  滕家鹤 《吉林医学》2010,31(20):3360-3361
手术对每个患者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经历,患者进入手术室大多有恐惧、焦虑,任人摆布及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把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服务,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围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加与患者的感情交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因此对于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沟通方法,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