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综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方法 收集各种类型的肩周炎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采用单用穴位注射治疗,一周一次,3周为一疗程;B组:单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一周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C组: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应用,3周为一疗程.结果 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结论 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联合治疗肩周炎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方法:观察组19例给予冲击波治疗加关节松动术及低周波治疗。对照组19例给予关节松动术及低周波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及被动肩关节前屈活动度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天,治疗第15天。疗程结束后第4周肩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肩痛程度、被动肩关节活动度在治疗第1天、第15天及疗程结束后第4周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1天、第15天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第4周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筋辨证刺法对中风后肩痛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肩痛患者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通过患者肩关节周围筋结点的分布规律进行辨证分型和针刺治疗,对照组选取传统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经筋辨证的取穴针刺治疗在改善中风后肩痛患者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均优于基于传统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皮内埋针法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2例、治疗A组14例和治疗B组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A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针刺完成后皮内埋针.3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范围以及肩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肩痛程度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A组和治疗B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疗效优于治疗A组(P<0.05).三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内埋针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止痛效果较好,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配合辩证取穴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耳鸣患者用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每日注射1次,同时辩证取穴治疗。15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4.28%。结论维生素B12穴位注射配合辩证取穴治疗耳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大承气汤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2例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住院的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开塞露灌肠治疗,治疗组选择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口服大承气汤治疗,对比两组经过一个疗程(3天)治疗后的症候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症候评分降低明显,总有效率为92.31%远高于对照组69.23%,P0.05。结论通过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口服大承气汤治疗,中风患者的便秘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方法:选取柘城县人民医院小儿康复科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穴位注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维生素B1、维生素B12进行穴位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0 d。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对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2.3%(24/26),对照组为73.1%(19/26),穴位注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脑苷肌肽、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足三里及相应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予西药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200mg口服治疗,每日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足三里及相应夹脊穴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9.57%,治疗组有效率为9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足三里及相应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肌骨超声技术下中药熏蒸精准论治中风偏瘫恢复期肩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常规理学检查确定明显疼痛或病变部位为治疗靶点,研究组采用肌骨超声仪明确病变部位并将此作为治疗靶点,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次,治疗6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3周、6周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情况,比较治疗前与治疗6周时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治疗时间在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上存在显著主效应(P0.01),不同治疗方法在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上存在显著主效应(P0.01),不同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法间在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中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外旋与外展的被动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肌骨超声技术支持下开展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偏瘫肩痛,可显著提高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疗效,大大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穴位注射、常规治疗)6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48例,两组均治疗15 d,以感觉障碍评定积分及患者自述肢体感觉障碍程度、TCD的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加脑血流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拔罐配合穴位注射对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浮肩损伤     
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是一种少见的肩部严重损伤,近年来,随着交通及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高能量外力造成FSI患者逐渐增多。但是目前文献报道较少,而且所报道文献对骨折特征及损伤机制的认识不足,同时也缺乏大宗病历分析和治疗经验的总结。且作者都未能陈述患者的损伤程度,包括骨折移位和并发的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