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如营养过剩、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相关代谢紊乱等诱导的慢性肝损伤,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病理表现。其病程的进展表现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NAFLD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NAFLD的治疗主要为增加运动、健康饮食等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尚未达成共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trated fatty acids,ω-3PUFAs)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NAFLD患者ω-3PUFAs水平较低,增加饮食中的ω-3PUFAs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肝脏脂代谢的失衡和肝细胞的炎性损伤。本文主要就ω-3PUFAs对NAFLD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罗欣 《现代临床医学》2013,39(5):323-325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stohepatitis,NASH)、肝硬变甚至肝细胞癌。其发病机理正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在西方国家,酒精中毒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来的研究发现,在无过量饮酒史的部分患者,也存在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的组织学改变,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根据其组织病理学变化.分为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fatty liver cirrhosis,FLC)3期。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安闪闪  傅继华 《药学研究》2016,35(4):230-233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伤肝脏的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肥大、泡性肝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数量在逐年升高,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主要从肝脏脂代谢的过程讨论了肝脏脂代谢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李洁  王坚 《东南国防医药》2008,10(4):280-282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NAFL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被认为是隐原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储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按病理学分类可分为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所有的NASH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随机选择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的NAFLD患者132例,按临床分型标准分为NAFL组82例,NASH组50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三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hs—CRP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FINS与HOMA—IR在对照组与二组NAFLD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与HOMA—IR呈正相关关系。②NASH组hs—CRP比NAFL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IR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的主要表现。②检测hs—CRP对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鉴别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与其他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伴发的NAFLD尤为常见。目前,NAFL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NAFLD与代谢紊乱综合征(如脂肪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关系密切。二甲双胍可通过多种机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调节患者血糖水平。二甲双胍还可使NAFLD患者肝脏的脂肪含量减少,抑制肝内炎症及肝纤维化形成,进而避免肝细胞受损。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使用二甲双胍治疗NAFLD,取得了满意疗效。同时针对二甲双胍治疗NAFLD的药理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当前全球最常见的肝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肝脂肪变性,并逐步恶化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肝癌等末期肝病。目前治疗NAFLD的药物主要包括保肝药物、胰岛素增敏剂、降脂药、抗氧化剂等,但治疗效果尚未满足要求。纳米载体是纳米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加药物溶解性、控制药物释放、促进口服吸收、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药物毒性等优势,在NAFLD药物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党天谋  李玉珍 《河北医药》2013,(17):2690-2691
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其主要特征[1]。 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和其相关肝硬化。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目前尚未发现疗效确切的药物,常用保肝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具有疗效稳定持久、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我院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配合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NAFLD,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聂颖  聂菲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3-23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除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散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也相应得到进一步提高,随着饮食结构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的升高[1].相关统计得出,NAFLD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代谢性疾病有密切关系,其在全球一般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9%~31%,呈逐年增高及患病群体年轻化趋势这种状况逐渐引起更多人的重视.肝脏组织中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情况与NAFLD的发生与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其病程可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再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相似文献   

13.
霍丽梅  宋光耀 《河北医药》2012,34(24):3800-38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其全球患病率高达20%,而且还在逐年增长,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3],因此对NAFLD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以外,以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散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SFL)、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NAFLD患病率高,牵涉人群广,在西方发达国家患病率达20%~30%,在亚太和北美国家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又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近来被广泛认识的慢性肝病,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可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已成为目前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ASH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及其在“二次打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单纯NAFLD患者4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41例以及健康对照组40例,测定并比较空腹LEP水平。采用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丙二醛(MDA)评价脂质过氧化程度,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HI)、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作为肝纤维化指标。分析NAFLD患者中LEP与胰岛素抵抗及脂质过氧化程度、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单纯NAFL组HOMA、LEP值高于对照组,单纯NAFL患者MDA、PCⅢ、Ⅳ-C、LN、H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SH患者HOMA、LEP、MDA、PCIII、1V-C、LN、HA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纯NAFL组,单纯NAFL及NASH患者LEP与HOMA值呈正相关,NASH患者LEP水平与MDA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PCⅢ、IV—C、LN、HA呈正相关。结论LEP与NAFLD的发病机制有关,是“初次打击”胰岛素抵抗诱发脂肪肝的中介激素,LEP参与调节NAFLD的炎性反应,促使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炎,LEP为NAFLD发病机制中“二次打击”(炎症.坏死循环)的致病因子之一;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并可能是导致肝纤维化的始动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与治疗共识简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NAFLD已成为一种呈现全球化趋势的常见慢性肝病。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紊乱的增多。近10余年来亚太地区NAFLD患病率增长迅速。有限的研究资料显示.亚太地区NAFLD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及其自然史与欧美人种相似。同样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到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整个疾病谱。然而欧美成人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不适用于亚洲人种.并且至今在亚太地区尚无统一的NAFLD诊断标准与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在没有大量酒精摄入的前提下,肝脏出现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虽然NAFLD是一组良性病变,但NAFLD可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部分患者甚至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NAFLD与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IR)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也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NASH相关肝硬化和肝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人口增加,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NAFLD患者越来越多,目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