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转移和复发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肿瘤细胞在腹腔、淋巴结、外周血及骨髓中的微转移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基础。以CEAmRNA和CK 2 0mRNA为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法检测微转移肿瘤细胞 ,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焦点。本文拟从方法学、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等方面对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游离细胞CEA和CK 2 0基因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7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及109例其它疾病组患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血清AFP水平.HCC外周血AFP mRNA的阳性率为61.5%,其它疾病组阳性率为1.8%,对照组均为阴性.HCC患者外周血中,AFP mRNA的阳性率与肝内静脉癌栓形成、肝内外转移以及与肿瘤分期、大小有关.作为肿瘤微转移检测的灵敏指标,外周血AFP mRNA能更好反映肿瘤的早期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LA-DRα基因mRNA表达。方法应用T-A克隆技术构建含HLA-DRα基因的载体作为标准模板,采用荧光Taqman方法及探针标记技术,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制备标准曲线,检测牛膝多糖(AB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HLA-DRα mRNA表达水平变化,并与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B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实验组HLA-DRα 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无AB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照组HLA-DRα mRNA表达没有改变,且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HLA-DRα出现类似的变化趋势。结论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用于检测HLA-DRα mRNA表达,结果用拷贝数表示,比半定量RT-PCR更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期有报道称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出了高于正常值的CD133阳性细胞。 目的:观察CD133 mRNA和蛋白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与RT-PCR反应检测29例大肠癌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中CD133 抗原与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发生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133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无转移的大肠癌患者(P < 0.01)。正常健康人群和无转移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133mRNA表达为阴性,发生转移的部分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133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5.7%(5/14),在超过38个以上循环时表达为弱阳性。结果表明,无转移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133 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无区别,发生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133 mRNA和蛋白高于正常对照和未发生转移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催化亚基hTRT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作为胃癌早诊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108例原发性胃癌、100例良性胃溃疡和1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hTRT mRNA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hTRT mRNA表达水平(13.48±0.83 copies/ml)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MLT)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2和CXCR3 mRNA表达的方法.方法: 利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24例DMLT患者、 26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2和CXCR3基因mRNA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 (2-△△CT)计算DMLT患者与正常人CXCR2和CXCR3基因表达差异倍数.结果: 24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均检出CXCR2和CXCR3 mRNA表达,其中CXCR2表达情况有两种: 表达上升14例(58.3%)和表达下降10例(41.7%),与正常人CXCR2 mRNA相比表达倍数分别为16.76±7.01、 0.54±0.30;CXCR3表达显著升高(△CT=6.3±2.8,11.4±1.9;P<0.01),与正常人CXCR3 mRNA相比表达倍数为33.37±31.61.结论: 成功建立了DMLT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2和CXCR3mRNA表达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胰腺癌中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及其受体CCR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和胰周淋巴结组织中SLC和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 SLC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在癌旁组织和胰周淋巴结均呈中等表达状态、在正常胰腺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7%(5/30)、43.3%(13/30)、46.6%(14/30)和76.7%(23/30).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也证实SIC mRNA表达与SIC蛋白相同.CCR7蛋白在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胰周淋巴结均呈高表达状态、在正常胰腺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阳性率分别为76.7%(23/30)、66.7%(23/30)、70.0%(/30)和30.0%;同时还发现CCR7蛋白在胰腺静脉平滑肌和淋巴结外脂肪组织也有阳性表达情况.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也证实CCR7 mRNA表达与CCR7蛋白相同.结论 SLC在胰腺癌进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双重作用,既发挥抗肿瘤作用,又通过趋化CCR7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促进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CCR7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并可能参与胰腺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癌患者外周血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巢式RT-PCR方法 测定18例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外周血MAGE-1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18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MAGE-1 mRNA表达10例阳性、8例阴性;TACE治疗后11例阳性、7例阴性.治疗前后外周血MAGE-1m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6%比61.1%.P>0.05).治疗前后肝癌患者外周血MAGE-1mRNA阳性率与肿瘤TNM分期((0%比76.9%,20%比76.9%,P<0.05)、远处转移有关(85.7%比36.4%,100%比36.4%,P<0.05),而与肿瘤大小、血清AFP无关(P>0.05).结论 TACE治疗肝癌不会促进肿瘤的血源性转移,MAGE-1 mRNA可作为评估肝癌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50例PHC患者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AFPmRNA和CD44v6mRNA的表达.结果 AFPmRNA和CD44v6mRNA检出率分别为50%和58%.结论 在PHC患者外周血中联合检测AFPmRNA和CD44v6mRNA的表达,有助于提高微转移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TA及CEA mRNA和CK19 mRNA的转录情况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选取肺癌患者103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疾病对照组)67例和健康人(健康对照组)37名,采集外周血细胞,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PCR)检测CEA mRNA和CK19 mRNA,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法检测TA。结果发现,肺癌组三种标志物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P<0.01),且CEA mRNA和TA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K19 mRNA(P<0.01)。小细胞肺癌CEA mRNA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肺癌(P<0.05),且显著低于TA(P<0.05)。结果表明检测血液CEA mRNA、CK19 mRNA转录和TA有助于发现肺癌细胞血液转移,其中CEA mRNA和TA的诊断价值高于CK19 mRNA;联合检测CEA mRNA和TA有助于鉴别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与泛昔洛韦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设联合治疗组28例,单用拉米夫定组30例,单用泛昔洛韦组32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0.1g/d(PO),泛昔洛韦1.5g/d(PO),24周。拉米夫定、泛昔洛韦单用组剂量及疗程分别同联合治疗组。结果 3组均无明显副反应,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无差异。3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9.3%、66.7%、40.6%,差异有显著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eAg)阴转率分别为28.6%、23.3%、21.9%,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拉米夫定与泛昔洛韦联合用药安全、耐受性好,临床显示联合治疗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用药。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