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梯开门和关门过程要求快速平稳,因此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设计了一套零d轴电流矢量控制系统。并按电梯门机运行要求,设计开关门速度曲线,用MATLAB/Simulink模块搭建仿真模型验证控制方法。通过实验及现场调试运行,证明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控制性能,满足电梯门机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基于三菱PLC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程序,包含11个功能程序,初始楼层定位与自复位、信号登记与消除;楼层信号收集、楼层显示与切换、五大运行逻辑、运行方向显示、曳引机运行与速度控制、平层停梯部分、开门程序、关门程序、照明与风扇程序。该程序在四层电梯上测试,能够实现所有功能。  相似文献   

3.
PLC控制系统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安全稳定、寿命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本文通过某家用电梯结构分析,采用PLC控制系统进行家用电梯的设计,包括进行曳引机控制回路设计、PLC控制器输入输出信号分配、电梯上行下行控制设计和电梯开关门控制设计,并进行电梯调试,调试结果表明,PLC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控制电梯轿厢的上行和下行,以及电梯正常开门和关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自动门的控制系统中的主要的受控对象无刷直流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速度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参数和结构进行分析,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将粒子群群算法与PID控制相结合,应用于电机的速度控制,使得自动门的开门关门速度和时间可以快速地响应外部要求,达到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雅  朱秦岭 《测控技术》2017,36(6):76-78
针对传统绕线机存在张力控制稳定性差问题,对收线主轴运用了矢量控制,并详细地分析了设定的速度值和给定变频器频率之间的关系.利用配重模块,将压力值转换为位移量,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实时反馈位移量,利用PID和bang-bang结合的方式设计了放线跟随控制系统,并对调试过程中PID的校准方法进行了分析.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系统运行中放线线轮和收线线轮直径比的不断变化,PID与bang-bang结合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优于仅PID控制时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单磁铁电磁悬浮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佳  张昆仑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3,11(11):863-865,869
从增强悬浮稳定性的目的出发,在对磁悬浮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气隙变化、磁铁垂向位移变化速度和磁铁垂向位移变化加速度作为反馈控制量的具体控制方法,并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中建立真实模型时考虑现实控制系统中轨道的激扰和控制器本身的干扰,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到控制的各项性能表现,证明了这种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PLC在自动门的控制装置中取得了极大的应用。围绕自动门控制系统展开研究,按照自动门的控制要求做出了自动门的软硬件设计,其中软件应用MCGS进行自动门的模型设计并按照自动门的功能实现了自动门的操作动画;运用STEP-7设计了相应的梯形图,用于控制实现自动门的检测、计时、开门、关门等动作,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设计的结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我国第一台微型机控制的多关节,电液伺服型喷漆机器人 PJ-1 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及软件。该系统以一台八位通用微型机为基础构成控制器。在单用户、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软磁盘作为作业内容存储器,并把绝对位置量和采样间隔内的位移量进行组合存储。从根本上解决了喷漆机器人因作业记忆容量大带来的存储限制、  相似文献   

9.
电动舵机作为导弹的执行元件,其性能对弹体特性提升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为了满足弹体对舵机的性能需求,采用了一种末端舵面角度测量值作为位置环的反馈量实现位置闭环,其微分量作为速度环的反馈量实现速度闭环的双环控制方案,并针对速度环控制器设计了自适应分段调整控制算法,最后开展MATLAB平台理论仿真和舵机系统实物测试。经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舵机控制系统运行平稳,各项性能满足指标要求,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TMS320F2812的智能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一种基于TMS320F2812的智能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并给出了软件设计方法,提出了直流无刷电机速度调节和阀门位置控制独立控制的策略。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使阀门平稳、可靠的运行,实现了阀门位置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交流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使电梯运行更具平稳性和舒适感,控制软件的可读性更好,便于调试和维护。该系统采用PLC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利用编码器对电动机测速和反馈电梯位置,实现电流、转速、位移三闭环控制,同时采用顺序功能图进行程序设计。实验证明,交流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能使电梯的运行更加平稳,控制程序更加清晰,便于调试和维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过热汽温对象的特性参数随机组运行工况的变化而有较大变化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控制量补偿和多模型切换的串级控制系统,基于不同工况点设计的控制器可根据运行工况进行切换。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案实现了系统全工况运行的满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压实控制是实现高线打包机全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环节。针对在实际生产中影响打包机运行稳定和效率的盘卷对中压实控制进行研究。确定了盘卷是否对中的判断方法,绘制了压实车的位移曲线,设计了压实车速度调节控制框图。采用逻辑控制方法实现压实车高速与低速、前进与后退、停止及锁车等不同阶段的逻辑切换,实现压实车速度分段给定,提高压实车的运行效率。使用编码器实时采样压实车位移,通过PID控制算法,调节压实车运行速度,修正压实车位移偏差,使得盘卷对中压实的误差在工艺要求范围内。由西门子CPU317完成压实车逻辑控制、PID运算等处理过程。生产实践表明,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压实车的速度和盘卷对中能自动跟随校正,保证了对中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反应堆的安全与操纵性能,设计建成了深圳大学中子源核反应堆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双微机组网方式控制反应堆的运行,并通过模拟记录仪显示运行数据和数据变化曲线。通过实验,得出了系统的控制模型,并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优化处理。系统的控制误差不超过0.5%,调节过程中最大超调量不超过5%。系统具有反应堆安全保护功能,在超限值的情况下,可实现自动紧急停堆。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二级分布式微型机油库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系统由经过扩充的三台单板机和一台 CS—Ⅱ(这些微型机均以 Z-80 CPU 为核心而组成)计算机共同组成了二级分布式微型机实行控制系统。该系统配备了必要的过程通道与接口、中断优先电路、微机间的数据传输电路、以及完整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用户的要求和可扩性及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本系统的硬件配置示于图。投入正常运行后,能实现分控室无人值班控制。控制功能为:液面监视和控制;流量调节控制;各种泵、阀的启停、分配选择与实时监控;流量计量和液量秤重:生产过程参数的实时采集和监视。管理功能为:按时显示生产过程的工艺状况,如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其主要工艺参数;按需要显示有关过程参数;按时打印各种  相似文献   

16.
时值冬日,如不随手关门,寒风就会乘隙而入。为此,笔者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关门提醒器,该关门提醒器有一个特点:在规定时间内开关门,提醒器不会发声;如开门超过一定时间,则发声提示您关门,关门后声音消失。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笔者采用的是5203语音集成电路,内贮“请随手关门”。具体电路如附图所示,5203集成电路工作电压为2.4~5V,电压升高,音量略有增大。控制电路原理为,当门关闭时,常开按钮开关AN由门控制压合,电源直接对C1充电。A点为高电位,三极管VT1不导通,5203得不到触发电压,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起重机位置控制技术大多是以位移或速度为反馈量构成的单闭环控制,只能对系统的一个状态量进行控制,易造成系统的超调、振荡,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位置控制;研究采用位移和速度的双闭环位置控制技术[1],以位移环为外环、速度环为内环,位移环根据位移的当前值与给定值的差,通过位移调节器给速度环提供给定速度,速度环通过速度调节器控制系统的运动速度,最终实现对系统的位置控制;通过对单闭环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双闭环系统的位置和速度的控制精度均比单闭环精度高,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双闭环系统在实践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Stewart平台的高精度运动控制,设计了基于运动学模型的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作空间中使用梯形速度曲线进行轨迹规划,通过位置反解得到关节空间中各支腿的规划轨迹,设计位置—速度双环控制器控制支腿跟踪各自轨迹。为抑制外部扰动,提高鲁棒性,使用基于模型辅助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器作为速度环控制器。为在保证轨迹跟踪精度的同时,加快系统镇定速度,使用分段积分重置PI控制器作为位置环控制器。将所设计的控制器应用到实际控制系统中,并进行了运动控制实验。实验表明:在所设计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平台运行平稳,并能够较快稳定到目标位姿。  相似文献   

19.
助行机器人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要求较高,而且在其爬楼的过程中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基于传统控制策略的单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调速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模糊PID的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并和传统的PID控制进行了对比;为了保证助行机器人爬楼过程的平稳性和乘坐者的舒适性,参考电梯运行的速度曲线,设计了正弦速度给定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助行机器人调速系统中,模糊PID控制比传统PID控制启动和制动过程更平稳,舒适性更高,误差更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改进的倾转旋翼机平稳过渡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倾转旋翼机在过渡模式下的过渡过程极其不稳定,控制系统设计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倾转旋翼机平稳过渡控制方案。设计了平稳过渡控制系统结构,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杂交粒子群的神经网络PID控制律设计,给出了该控制算法的具体流程。以XV-15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比BP神经网络PID方法得到的曲线变化更加平稳,没有出现幅值较大的震荡,达到了预期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