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10例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而液基细胞学检查阴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观察组(52例)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HPV转阴率及阴道微生态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69%)高于对照组(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7,P=0.026)。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均P结论 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能明显提高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转阴率,其中促进阴道微生态恢复平衡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15年2月诊治的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治疗组给予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治疗观察周期为2个月。对两组患者疗效、HPV阳性状况、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经过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PV阳性率分别为1.0%和7.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经过调查,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评分明显较高(P0.05);治疗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9.0%,高于对照组91.8%的治疗依从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能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HPV转阴,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总体疗效的提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率的变化。方法:选择3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及19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比较其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7和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分别为1.58±0.71和1.76±0.83,Th17/Treg的比率为0.89±0.42。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分别为0.75±0.46和1.83±0.75,Th17/Treg的比率为0.41±0.32。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外周血Th17占CD4~+T细胞的比率和Th17/Treg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体内Th17细胞比率升高,Th17/Treg比率失衡,可能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阴道乳杆菌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而液基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均阴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6例,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观察组74例,予以阴道乳杆菌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90 d。比较两组HPV转阴率和阴道微生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对照组为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 阴道乳杆菌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能明显提高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恢复平衡的恢复有助于HR-HPV持续感染的转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h17、Treg及Th17/Treg的影响,及Th17/Treg与表面抗原的关系。方法:30例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4周、48周时,检测外周血Th17、Treg的细胞频数及表面抗原定量,并与20例健康人的Th17、Treg的细胞频数进行比较,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对Th17、Treg的影响。结果:1CHB患者的Th17及Treg细胞频数较健康人的高,但Th17/Treg比例较健康人低。抗病毒治疗后24周时,Th17/Treg比例较治疗前升高,48周时Th17/Treg比例较24周时稍降低(P0.05),48周时与治疗前相比仍升高(P0.05)。2治疗结束时表面抗原阴转病人的Th17/Treg比未阴转病人高。3慢乙肝病人的Th17/Treg与表面抗原定量成负相关(r=-0.388,P0.05)。结论:CHB患者体内存在着Th17/Treg的失衡,干扰素可以调节CHB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望实现表面抗原阴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抗人乳头瘤病毒(HPV)生物蛋白敷料联合保妇康栓对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HR-HPV)的疗效及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R-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HPV转阴率、治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Th)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IL-3)]、Th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阴道微生态情况[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79.2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HPV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3水平高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pH值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宫颈炎合并HR-HPV感染患者采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HPV转阴率,促进Th1/Th2免疫功能平衡,改善阴道微生态,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疗效及对阴道微生态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宫颈HR-HP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束后的疗效、阴道微生态、炎症因子、HPV-DNA病毒载量、HPV-DNA转阴情况,观察两组的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6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阴道分泌物pH、Nugent评分则低于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正常或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HPV-DNA病毒载量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HP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颈HR-HPV感染患者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可促进阴道微生态恢复,有效控制HR-HPV感染,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 方法 8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n=20)和实验组(n=60),实验组制作DSS诱导UC模型,然后分组建立成为结肠炎组(CLi组)、H.pylori持续感染的结肠炎组(Hp组)和H.pylori根除的结肠炎组(Hp Era组),每组20小鼠。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疾病活动指数(DAI);在第25天、45天时处死动物,分离外周血和结肠组织中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h17/Treg细胞亚群变化。 结果 CLi组、Hp组、Hp Era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高于CON组(均P结论 H.pylori感染使DSS结肠炎小鼠UC的Th17亚群比例降低、Foxp3+Treg细胞比例增加,这种变化似乎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八髎穴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2021年2月期间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各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h17/Treg细胞。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畏寒肢冷、腹部冷痛、晨起泄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血清?酌-干扰素(IFN-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Th17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低于对照组,Treg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深刺八髎穴可促进脾肾阳虚型UC患者症状改善,同时该治疗方案还具有调节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HPV感染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HPV筛查、阴道菌群检测以及阴道微生态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 IL-10和IL-17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HPV感染患者阴道菌群和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HPV共检出9种亚型,主要以HPV 16和HPV 18为主。研究组患者阴道乳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滴虫和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阴道pH>4.5、阴道菌群密集度Ⅱ~Ⅳ级、阴道菌群多样性Ⅱ~Ⅳ级和微生态失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Th17/Treg、IL-6、IL-10和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阴道中乳杆菌与Th17/Treg、IL-6、IL-10和IL-17水平均呈负相关;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滴虫和细菌性阴道病与Th17/Treg、IL-6、IL-10和IL-17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HPV感染患者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而且Th17/Treg细胞、IL-6、IL-10和IL-17水平均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免疫调节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表达意义。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组(EMT组),选取同一时期在医院因不孕不育进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为正常组(NM组),两组分别56例。EMT组和NM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流式细胞仪、HE染色法、qRT-PCR法、ELISA法分析EMT组和NM组患者Th17、Treg细胞所占比例、子宫内膜组织病变情况、ROR-γt、Foxp3 mRNA表达含量的差异性来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Th17细胞及Treg细胞变化。实验结果用 ±s表示,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EMT组患者CD4+ T细胞中Th17所占比例为5.48±2.81,Treg所占比例为4.22±1.04,NM组Th17所占比例为2.34±1.01,Treg所占比例为6.14±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869,3.015,P = 0.014,0.026)。EMT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为(256.38±34.15)?pg/ ml、IL-22为(67.48±10.89)?pg/ml,NM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为(198.04±27.59)?pg/ml、IL-22为(43.78±6.9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9.944,4.689,P = 0.008,0.017)。EMT组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为(18.56±4.77)?pg/ml、TGF-β为(148.28±40.52) pg/ ml,NM组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为(28.35±6.07)pg/ml、TGF-β为(204.78±19.8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9.491,2.849,P = 0.012,0.034)。EMT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形态不规则,多数细胞不完整,破损或缺失,且炎性细胞增多,在其周围聚集。NM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形态规则,细胞没有明显破损或缺失,未见细胞周围炎性因子增多。qRT-PCR检测结果显示,EMT组和NM组ROR-γ mRNA分别为2.89±0.76、1.71±0.26,EMT组和NM组Foxp3 mRNA分别为2.25±0.34、1.13±0.1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0.996,6.759,P = 0.006,0.011)。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平衡失调,免疫调节紊乱与子宫内膜异位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鲍杉杉  沈国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35(10):1192-1195, 1200
目的

分析食物过敏患儿肠道菌群分布与外周血免疫细胞Treg/Th17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86例食物过敏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8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新鲜粪便和外周血样本,分别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及外周血Treg/Th17细胞、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与外周血Treg/Th17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患儿肠道内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内Treg细胞水平、Treg/Th17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但Th17细胞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指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杆菌、双歧杆菌与外周血Treg细胞、TGF-β1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外周血Th17细胞、IL-17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

结论

食物过敏患儿伴显著的肠道菌群紊乱与免疫功能异常状况,肠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以及外周血Treg细胞、TGF-β1表达减少,外周血Th17细胞、IL-17表达增多。临床应改善患儿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控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菌群分布平衡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鼠李糖乳杆菌(LGG)对炎症性肠病(IBD)幼鼠结肠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的影响,探讨益生菌对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36只健康雄性SD幼鼠随机分4组:空白对照组、LGG对照组各8只,IBD组、IBD-LGG组各10只。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幼鼠IBD模型,观察一般状况、IB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第8天处死所有幼鼠,留取结肠标本,观察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结肠组织IL-17A的表达。结果 相比两对照组,IBD组、IBD-LGG组幼鼠一般状态差,IBD-LGG组便性状及隐血较IBD组缓解;IBD组、IBD-LGG组幼鼠结肠组织均见炎症改变,但IBD-LGG组较轻。IBD-LGG组DAI评分、IL-17A水平均低于I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可减轻IBD幼鼠肠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益生菌调节Th17细胞进而调控IL-17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性因子、肠黏膜功能及外周血Th17、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香山路门诊部接受诊治的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泮托拉唑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的疗效、炎性因子、肠黏膜功能及外周血中Th17及CD4+CD25+Treg细胞表达 。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70.00%(2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达比对照组低,CD4+CD25+Treg细胞表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UC患者,可有效改善肠道环境,使外周血中的 Th17 细胞表达降低,CD4+CD25+Treg细胞表达增加,并缓解炎症状态,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是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的重要因素,纠正Th17/Treg细胞失衡可以减缓或抑制IBD的发生发展,成为治疗IBD的靶点。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功能,通过可溶性因子、细胞接触及外泌体的方式调节适应性和先天性免疫,纠正Th17/Treg失衡缓解IBD,这给IB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目前,MSCs和IBD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MSCs调节Th17/Treg平衡及与IB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外周血Treg/Th17和CD4/CD8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到2021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儿分为槐杞黄颗粒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槐杞黄颗粒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槐杞黄颗粒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患儿治疗疗效与血小板参数、外周血Treg/Th17和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槐杞黄颗粒组的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槐杞黄颗粒组的起效时间少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多于对照组,两两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参数都明显高于治疗前,槐杞黄颗粒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reg/Th17和CD4/CD8比值都明显高于治疗前,槐杞黄颗粒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缩短起效时间,延长疗效持续时间,还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参数,提高外周血Treg/Th17和CD4/CD8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