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并将矿山环境调查结果与矿区基础地理及地质资料相结合,根据矿区环境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因子及权重指标,对该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聚乎更煤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有影响的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近10 km2,主要是地表植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破坏,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程远远跟不上矿山环境恶化速度。  相似文献   

2.
煤矿开采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地质环境问题。以东胜矿区2007年Quick Bird遥感影像和2012年World View2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提取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信息,计算矿山地质环境类型时空数据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及转移矩阵等,揭示不同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的时间变化过程;以采矿权为空间单元,通过计算各类矿山地质环境的年均增幅与综合动态度,描述其空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东胜矿区开采规模持续扩大,不同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的面积逐年增加且增幅各异,由"污染"(采坑、排土场及积水区)向"治理"(恢复治理区和工业广场)转移的趋势显著;尽管矿区地质环境已得到足够重视,并呈现西北区域恢复治理优于东南区域的特点,但"治理"力度总体上慢于"污染"程度,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信息,对研究区域内因区域地壳运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影像标志、矿业开发活动影像标志和因矿业开发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像标志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解译标志,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地质环境保护、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重建及矿山地质环境监督实施工作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研究探讨了目前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的主要方法,构建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指标,以重庆市中梁山片区为研究区,利用哨兵1号、Landsat-8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其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展了露天矿山恢复治理过程中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分析,通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分规则,对中梁山片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后续矿山恢复治理过程监督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梳理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建设创新的做法,总结了各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五结合”激励模式实践探索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开采,萍乡煤矿区的矿山环境问题较为严重。采用2014和2016年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萍乡市煤矿区矿山环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违法开采矿产资源是矿山占地增加的主要因素;煤矿开采导致严重的地面塌陷,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区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程度差异明显,安源区治理程度最高,湘东区呈现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全国矿山遥感监测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国情调查工作。2014年的遥感调查与监测查明,全国矿山开发占地220.42万hm~2,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0.22%;正在利用的矿山开发占地面积约为113.48万hm~2,废弃的矿山开发占地约为98.25万hm~2,已恢复治理矿山面积约为8.69万hm~2;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区外,全国矿山开发损毁、占用土地211.73万hm~2,其中,损毁149.33万hm~2,占用62.40万hm~2;全国圈定矿山地质灾害4 716处,包括采矿塌陷1 887处、滑坡1 296处、崩塌1 093处、泥石流440处。根据上述监测成果,初步分析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展望了全国矿山遥感监测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社会重点关注的矿山环境治理问题,使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选择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区开展了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区划研究。采用SPOT6卫星图像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该矿区的矿山土地压占、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尾矿库分布、矿山恢复治理和矿山开采点等状况;根据建立的矿山环境综合分析方法,对该矿区遥感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矿区恢复治理区划,提出治理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本次研究成果数据客观、及时、准确,可为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矿山保护治理工作部署提供依据,同时对促进矿山遥感监测工作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环境保护、能源主管部门: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01年以来,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开展摸底调查,颁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推进专项治理,开展矿山复绿行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初步构建起开发补偿保护的经济机制.截至2015年,中央和地方及企业投入超过900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超过80万公顷,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恢复.但总体上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仍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粗放开发方式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仍然严重,地面塌陷、土地损毁、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0.
以资源一号02C卫星(ZY-1 02C)数据为主要信息提取源,对山西省高平地区的环境地质进行遥感调查。经过室内解译和野外调查,不仅建立了高平地区环境地质的遥感解译标志,还查明了工作区内矿山环境破坏、矿山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遥感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研究区内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预见性,指导环境地质测绘工作,有效减少野外工作量,提高项目整体工作效率,是环境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卫宁北山地区是宁夏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关键节点区域。快速准确地获取区域内采场空间信息,监测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进展,已成为自治区矿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卫宁北山地区为研究区,提出了一种联合深度学习与面向对象分析的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露天矿山采场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支持小样本学习的U-Net模型进行露天采场的初步识别;然后结合面向对象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实现露天采场边界的精细化提取。经验证,该方法识别露天采场空间位置的精度为0.71,平均空间范围的提取精度为0.78。在此基础上,对卫宁北山地区露天矿山在2019—2021年的恢复治理情况开展识别与分析,识别出的125处露天矿山采场中有43.2%已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含44处采坑填埋与覆土整平、6处重新开发利用及4处人工复绿。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无须进行特征工程的前提下能够较为快速地对露天采场空间信息进行精细化提取,可为宁夏矿山遥感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慧敏  杨仕勇 《北京测绘》2021,35(8):1038-1043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了大量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利用高分辨率航空正射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基础性地理省情监测成果与专题资料,通过内业解译与外业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省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内外业一体化快速精确提取与多维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以山东省为例,开展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监测,形成了面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快速监测体系和应用模式,可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为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工作,现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专家库首批专家名单予以公告。附件: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专家名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倾斜摄影技术,采用SWDC-5航摄仪获取济南市监测矿山范围内2019年倾斜影像,制作济南市监测矿山范围实景三维模型.叠加年度监测图斑,对比2014—2018年监测成果,在Skyline平台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系统下进行数据融合和属性挂接,通过内外业协同作业,对济南市2018年矿山破坏性开采、超层越界等现象进行了调查,查明了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地质灾害隐患等情况.结果表明: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人员投入少,满足了矿山地质环境管理需求的数据成果,生产周期较传统方式缩短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5.
根据sUAS在某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的实际低空摄影测量作业情况,论述了无人机在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从野外作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测绘成果内容的丰富性和直观性、矿山恢复治理设计的便捷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利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矿山恢复治理工程测绘的优势,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矿山尾矿库的几何固有特性与遥感影像特征,通过利用多期国产高分遥感影像开展了川西地区某矿山尾矿库库区环境信息提取与变化监测,分析了库区潜在的危险。结果表明,国产高分数据可应用于矿山尾矿库库区环境变化监测信息数据获取,既扩展了国产高分数据的应用领域,也对提高矿山重要关注对象的环境监测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矿山环境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恢复生态环境,迫切需要对目前矿山环境治理相关制度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有效措施。文章阐述了陕西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建立的背景,在分析陕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成效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矿山环境治理基金制度建立需要着重考虑的三个核心内容,并指出了推进基金制度要衔接的四个问题。该研究可为当前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建立和下一步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察尔汗盐湖区的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利用2008—2010年获取的3期SPOT5卫星图像的遥感解译资料,对该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及矿产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工厂数量和泵站数量均有所增加,开采盐田、尾盐、老卤汇集区占地面积扩展迅速,采卤渠、输卤渠长度均在延展。同时,从监测目标以及遥感数据源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对青海省察尔汗盐湖进行矿山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案,为最终形成系统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云昌 《测绘通报》2020,(9):119-122
本文对倾斜航空摄影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将倾斜航空摄影技术引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领域,通过倾斜航空摄影设备获取了目标区域多视角航空影像,基于立体像对制作了DOM和高精度的DEM,并利用像片控制点成果和航空摄影系统POS数据,制作出高精度的实景三维地形模型,基于Skyline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结合矿山历史遥感监测及地质灾害隐患数据,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实景三维环境下的矿点及地质灾害隐患点查询、修改、统计、分析等功能。结果分析得出,采用倾斜航空摄影技术生产传统4D产品和实景三维模型,具有周期短、信息多元化的特点,极大地减少了外业核查劳动强度,能更好地满足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通讯》2013,(7):17-18
财建[2013]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我们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