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口译教学的选材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文章基于口译教学目标,立足于教学现状,从语言和主题两大方面探讨了口译教学选材。  相似文献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失,可以借鉴。每年中考,都会有一些同学作文失误,分析这些失误作文,相信会给你一定的警示。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但由于许多教师过渡偏重教学的认知目标,因此情感目标常被忽视,从而使这门情感内涵十分丰富的学科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知识性达标课程。通过对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达成过程的探索,发现利用挖掘教材载体、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等方法,有助于教学情感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目标,既为教学准则,也指导教学行动.教师们强调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而事实上确定教学目标不过是个文本程序,对教学本身很少产生实际意义.我们的教学还没有精细到由教学目标统领教学活动的程度.将教学目标置于目标分类学理论中加以分析,既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功用,也反映应有的学习过程;既着眼目标实施过程的细节,也顾及目标结构对有效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审美、评价等能力,注重对历史学习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下面谈谈笔  相似文献   

6.
小学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线索,涵盖范围广,实现了较全面的综合。其中历史事件题材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中比重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事件题材的品德内容,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让很多老师感到困惑。作者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就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管理理论已在中国生极发芽,而实施目标教学的主要前提是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本文针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四条设计教学目标的原则,为规范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9.
《考试周刊》2016,(14):125-12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与之相呼应的是课程标准的出台。本文旨在剖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三维目标应该如何理解及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希望对实际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只有加强对学习领域历史教学目标的理论研究,才能建构适合中国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科学指导历史课程目标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罗焰 《时代教育》2007,(9Z):143-143
在新一轮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明确提出了“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教学“过程”的含义、“过程”性目标的制定与反馈等方面论述此目标的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12.
“情感领域”(affectivedomain,也译作“情意领域”)一词最早是1956年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一书中提出来的,主要涉及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就这一点而言,情感领域恰好对应了我国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共同构成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作为教学层面影响最广泛的概念,三维目标体现了人们对于知识的客观性、过程性和动力性的理解与掌握。联系历史教学,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落实是历史教师执行"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这一教改任务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4.
15.
王丽 《考试周刊》2011,(82):165-165
在新课改中如何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是历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历史教学的最初也是最终的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如下问题:(一)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目标,忽视其他目标;(二)不能以内容目标代替教学目标;(三)不能忽略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融合、教学策略的选择;(四)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五)针对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状况不断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就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作用作一些初步论述,并进而探讨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发展形象思维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海军 《西藏教育》2013,(12):16-18
本文针对目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新课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科学表述方法,期望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水平,推进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姚焕成 《历史教学问题》2010,(3):116-117,57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终极取向。无论是一节课、一学期、一学年还是一个学段,目标的实现都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新课程制定了统一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教学要求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反映。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的落实则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吴宝明 《考试周刊》2013,(77):127-127
隐性目标是一种相较于显性目标而言的强调学生内化的教育目标,具体来说,隐性目标就是包含情感目标、道德目标等在内的素质化目标。在历史教学中,隐性目标的确立能够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作者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谈谈历史教学中隐性目标的实现方略,希望在隐性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下.推动历史学科朝着素质全面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0.
於以传 《历史教学问题》2012,(4):120-124,46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自有其核心观点。依据课程标准编撰的教科书,无论采用课题体还是章节体,其课题(或主题)、单元(或章)、节(或课)也均有依从于核心观点的中心思想。本文所探讨的内容主旨,主要是指向教科书中的"课"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