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矩形同轴微带传输线是一种重要的微波传输线,本文应用保角变换方法对矩形同轴微带开槽线进行了严格的分析,导出了其特性阻抗及分布电容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矩形同轴微带传输线是一种重要的微波传输线,本文应用保角变换方法对矩形同轴微带开槽线进行了严格的分析,导出了其特性阻抗及分布电容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保角变换分析TEM模传输线场和Q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据以保角变换理论,提出可由已知 TEM 场反演复杂形状 TEM传输线未知场的方法,并给出较为简洁的公式,进而可全面分析传输线系统性能.我们以内圆外矩同轴线为例,通过对内部场结构的分析,对谐振器的重要参数 Q 值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最佳 Q 值取得的条件。最后,用场的方法求解该种同轴线的特性阻抗,并与文献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4.
区域分解法结合FFT分析TEM传输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区域分解法(DDM)应用于电磁场问题分析,计算了准TEM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并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区域分解法的收敛性及计算效率。利用区域分解法的优越性,在划分的几个规则子区域上引入FFT快速算法,分析了矩形同轴线的特性阻抗。数值结果表明,区域分解法降低了计算复杂性、减小了计算规模,且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地球物理三维勘探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其要求更精细的三维网格剖分,现有的一些方法随着网格节点的增加其收敛速度相应减慢。对于应用中更复杂实际模型、更细密网格剖分以及更快收敛速度要求,难于有进一步提高。要有所突破,需借助计算数学最新进展,引入新的高效算法。多重网格法是近二十年迅速发展的一种求解微分方程近乎最优的新算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多重网格法基本原理和运算格式,着重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多重网格法在地球物理正反演中的应用成果和发展现状。此外,对多重网格法在地球物理正反演中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经分析建立微带缝隙天线的传输线等效模型,将遗传算法引入到天线设计中.采用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以及目标函数,根据遗传算法寻优结果设计出微带缝隙天线,并利用Ansoft HFSS对天线的电特性和场特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遗传算法在天线设计中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T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是一个不可压缩的流场与温度场相互耦合的问题,其数学模型是三维非定常、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定解问题.首先建立了焊接过程耦合场分析中贴体曲线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其次给出了多重网格法与有限差分法、牛顿迭代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直接耦合解法,最后通过对移动热源作用下Q235低碳钢板的焊接过程进行模拟,数值结果表明,所给出的方法比传统迭代法(有限差分法+牛顿迭代法+超松弛方法)在计算时间上至少减少了35%.  相似文献   

8.
微带线特性阻抗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伽辽金有限元法分析了微带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文中对算例结果与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比较,两者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9.
保角变换-奇异积分方程法被用来求GTEMcel的特性阻抗,用完全椭圆积分给出了基于只有球TEM模传播的简单而精确的特性阻抗公式。该方法使GTEM cell的特性阻抗的计算精确而简单。另外,采用保角变换-有限差分法求出了球TEM模的电磁场分布和高阶模式的特性。文中的分析可用于对GTEM cell和宽带传线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波导-带状线通过小孔耦合的传输特性,通过保角变换求出带状线中的场分布,利用小孔衍射理论得到波导-带状线间的耦合度的表达式,并且理论计算值与测量值吻合较好.通过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耦合小孔半径和厚度对耦合度的影响比较大,传输线的工作频带比较宽.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的计算中,通常都不是用2格子方法直接计算,而是不断地进行2格子迭代,这就是多格子方法这样才能减少计算量本文讨论了多格子方法解Toeplitz方程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的难点在于薄弱节点的确定和临界状态及其稳定裕度的求取.基于功率传输路径和静态等值的思想,采用局部电压稳定指标L确定电力系统薄弱节点,利用相对电距离计算电压稳定裕度,IEEE 39节点系统和山东电网的实际算例表明,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速度比较快,适用于电压稳定性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3.
传输线的电路模型—电报方程(一阶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是分析传输线暂态过程的出发点。借助电路理论、计算数学、程序设计等知识推导出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时域数值解法。利用有限时域差分理论对偏微分方程组进行离散,得到一种全新的差分计算格式,并根据电压、电流在始端、终端上的约束关系,运用传输线集中参数的等效模型确定边界条件;最后仿真计算得到响应波形。并对传输线在不同边界条件、传输线耦合等情况下的暂态过程进行MATLAB编程计算得到仿真波形。并将其仿真波形与EMTP-ATP软件仿真得到的波形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子模型法的330 kV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子模型法计算了330 kV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计算中考虑了铁塔的具体结构及三相电压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所得结果可用于研究330kV线路工频电压下绝缘子串闪络原因和闪络机理,以及用于制定符合线路安全运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于SIMPLE系列算法,共轭梯度法求解压力修正方程收敛慢,占用大量CPU时间,尤其对长宽比例较大的算例,其收敛速度大约比多重网格算法低一个量级.为了减少计算时间和提高整体计算性能,研究并开发了基于MPI的多重网格并行算法.将计算网格文件转化为图形格式文件,利用图形分割工具METIS进行分割,根据分割结果建立子区文件,从而实现对任意非结构化混合网格的区域分解.给出了一个混合网格的二维叶栅分区结果,并对几个典型的二维和三维算例进行计算以此来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对不同网格类型和网格数目的划分进行了并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此算法具有较高的并行效率和线性加速比.  相似文献   

16.
在传输线系统电磁脉冲(EMP)响应的精确计算中,通常必须将端接负载的频变效应考虑在内,为此提出了一种端接频变负载传输线系统电磁脉冲响应的数值算法.首先,应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或阻抗分析仪测试或计算得到端接频变负载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然后,应用矢量匹配(VF)法对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进行拟合,得到一系列极点、留数和常数项;最后,结合拟合得到的数据,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建立端接频变负载传输线系统的数值模型,并应用到分段线性递归卷积技术以提高卷积计算效率.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可应用于多种端接频变负载传输线系统电磁脉冲响应计算.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传输线理论和分布参数理论提出等效分布电容补偿模型,得出快脉冲传输线上多个电容负载造成取样波形失真,并给出两种匹配计算方法和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等效分布电容法对均匀分布的多个小负载电容脉冲传输线具有很好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极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场强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Sarma计算方法和引入分裂导线的作用,运用解析法计算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场强度,并分析了线路几何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强度随距导线距离的增加而急剧衰减,地面最大电场强度位于导线垂直投影处.次导线半径和导线对地高度对电场强度的影响较明显,次导线半径越大,导线越高,电场强度则越小.次导线布置形式和导线分裂间距对电场强度的影响很小.在不同次导线半径下,最大电场强度与运行电压呈近似线性关系.在不同导线对地高度下,最大电场强度与运行电压呈发散状的非线性关系.将解析法计算结果和有限元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由分布参数表达的特高压输电线的功角特性方程以及输电线两端的电压关系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恒电压控制和恒功率因数控制两种变电站常用的控制方法,提出了计算特高压变电站无功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