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工程中碎石桩处理的红黏土地基及未处理红黏土地基在上覆填筑体荷载下的变形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计算中考虑了红黏土硬壳层的非饱和特性、红黏土地基的排水固结以及此过程中碎石桩的涂抹效应和井阻效应等,通过计算对比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桩长、桩径、置换率、桩身刚度等主要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给予讨论,结果表明:增加桩长,采用小桩径、小桩距可有效加快地基固结沉降。还特别对目前工程界关心的带硬壳层红黏土地基是否适用碎石桩处理进行分析,给出了碎石桩处理带硬壳层红黏土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等竖向应变假设,考虑桩碎石桩的径、竖向井阻和不同桩体周围的涂抹效应,推导出瞬时加载条件下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控制方程,在单面排水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固结解析解,包括复合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解答。将解析解计算出的复合地基固结速率与有限元数值解进行比较,验证解析解的合理性。利用建立的固结解析解进行参数分析,获得组合渗流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结果表明:在桩体置换率相等的条件下,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远大于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略小于碎石桩复合地基。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随碎石桩和不排水桩置换率和压缩模量的增加而增大。碎石桩直径较大时复合地基固结速率随碎石桩径、竖向井阻的增加而减小,碎石桩直径较小时径向井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不排水桩桩侧土的扰动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影响很小,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3.
碎石桩在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碎石桩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探讨了碎石桩的加固原理,论述了碎石桩的排水固结作用,详细介绍了碎石桩的设计过程,指出碎石桩地基处理施工简单、经济可行,是中浅层软土加固的一种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四方金矿尾矿库工程项目研究碎石桩加固初期坝地基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采用限动层加振冲碎石桩的方案对初期坝地基进行加固,并通过排水固结法计算了碎石桩在不同深度时,固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优的加固方案;其次,基于实际工程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的研究成果,利用SEEP3D反演分析了其渗流结果;最后,采用基于有效应力法的EFES-3D计算程序对尾矿库初期坝地基在碎石桩加固前后进行了静动力计算和坝坡稳定性分析。可以看出,利用碎石桩加固初期坝可以使坝体沉降量增大,坝坡顺河向位移减小,并且降低了坝体液化的可能性,使坝体的抗滑稳定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曾根平 《山西建筑》2004,30(10):25-26
介绍了振冲碎石桩法应用于地基加固处理的施工方法,从地基土的密实度、碎石桩体的排水效应等方面,分析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加固机理,提出了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地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某水库拦河大坝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并对碎石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碎石桩桩体和桩间土以及桩土应力比等项的检测。最后综合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载荷试验和土压力盒读数的检测结果得出:碎石桩对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其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设计要求,抗液化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这种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减小地基总沉降,加速地基的固结,具有良好的导水性;桩土应力比变化曲线呈上凸抛物线型,其值一般在1-4之间;碎石桩桩身附加应力随深度衰减很快,在接近桩底时,其附加应力几乎为零,所以在用碎石桩处理地基时应注意碎石桩的有效长度。该方法在随后进行的地基大面积加固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碎石桩加固可液化地基进行完全耦合的三维有效应力数值分析,主要探讨了碎石桩的抗液化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表层的最大水平振动加速度、地表沉降量和水平位移明显减小,碎石桩的减震效应显著;随碎石桩渗透性的增加,地基表层的水平振动加速度峰值减小,超孔压比降低;碎石桩的排水效应十分显著,超...  相似文献   

8.
通过振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现场堆载试验,监测沉降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对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经过碎石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沉降量有效减小,孔隙水压力加速消散,土体的有效应力不断增加,地基变形以垂直向的压缩固结变形为主,达到了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了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与复合土体的稳定性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碎石桩施工对桩间土强度的影响,预振效应,适用土质,复合地基承载力,加固效果等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期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能促进碎石桩加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不同型式复合地基试验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完成了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砂井、散体材料桩、柔性桩等九组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加筋垫层的设置可扩散上部荷载,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土工格室的加强效果优于土工格栅;桩体复合地基须考虑群桩效应的影响,其承载能力明显好于加筋垫层复合地基;不同加载范围下桩和土体的承载能力发挥程度不同,单桩加载下桩体承载能力发挥较三桩、七桩加载时大,碎石桩桩顶桩土应力比>碎石桩+土工格栅>碎石桩+土工格室,而柔性桩+土工格室的桩顶桩土应力比>柔性桩+土工格栅>柔性桩;砂井和各种型式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底桩土应力比在1左右,各种型式的柔性桩桩底桩土应力比较大,最大达24;软基浅部较深部孔隙水压力大、消散速度快;桩体复合地基孔隙水压力较土工格室复合地基和软土地基小,砂井和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排水速度明显快于柔性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2.
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简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应力应变性状的研究已很深入,固结问题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已有的解析式大多较复杂,工程中难以应用。本文将桩间土径向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从而避开单独考虑因施工造成的涂抹作用的影响;根据排水量与体变等效原理,用平均超孔隙水压力的概念推导出一种简化的固结计算式。该方法可直接得到不同深度碎石桩和桩间土的平均超孔隙水压力和平均固结度,也可计算复合地基整体固结度。本文推得的解析式简洁且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3.
杨青潮  郝哲 《山西建筑》2010,36(25):86-87
阐述了挤密法地基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碎石桩、砂石桩、石灰桩、灰土桩、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对不同桩挤密法的加固机理、施工方法、应用范围的分析比较,总结出异同点,以期更科学地选择最优的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程博华 《山西建筑》2005,31(2):54-55
介绍了碎石桩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可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阐明了液化以及碎石桩抗液化的内在机理,并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举例说明了加固效果,指出了碎石桩加固技术在高速铁路地基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深厚低渗透土层天然地基上的土石围堰基础中,常常需要采用碎石桩等处理措施缩短固结排水距离,以控制堰基超孔隙水压力的累计幅度,加速其消散速度,从而减小堰基的变形,提高防渗体系的结构安全性和堰基的抗滑稳定性。基于拉哇水电站上游围堰设计论证和优化的需要,发展了围堰填筑和基坑开挖全过程渗流与应力变形耦合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仿真方法,并在LinkFEA软件中实现,成功用于拉哇上游围堰的计算分析。主要基于二维模型,介绍了二维模型中考虑三维绕渗效应、耦合计算中水中填筑与开挖边界条件处理、防渗墙与碎石桩施工仿真,二维模型中碎石桩与土复合地基的等效概化、低渗透土层的渗透系数随着压密而变化模拟等方面的方法,进行了拉哇上游围堰从地基初始应力计算、土体填筑与结构物施工、基坑开挖的全过程的渗流与应力变形的耦合计算,并对围堰戗堤填筑完成和堰体填筑完成两个典型时刻堰基的孔隙水压力、位移和土层与桩中的应力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基土,它们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满足强度和变形的要求.结合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对三种地基处理方法下(碎石振动碾压法、振动碾压法和振捣法)基桩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得出结论,三种方法对桩水平承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碎石振动碾压法和振动碾压法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机理,考虑到碎石桩复合地基桩体侧向鼓胀及桩体的整体性,在径向位移模式分析中引入横截面剪应力的影响,并由此建立了碎石桩鼓胀段荷载传递模式。然后,结合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导出了柔性基础下碎石桩鼓胀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获得了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最后通过实例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参数分析表明,增大桩土模量比和减少置换率会提高桩土应力比,荷载水平则会影响径向鼓胀变形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由竖向增强体混凝土芯砂石桩、水平加筋砂石垫层和地基土共同组成,是一项将砂石桩良好的排水固结特性、预制混凝土桩高强度竖向承载和加筋垫层应力扩散调整功能进行有机结合而成的新技术,适合于处理高含水率深厚淤泥质软土地基。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围绕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和承载力两大特性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观测和原位测试,研究分析了高填土路堤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的表面沉降、分层沉降、深层水平位移、桩土应力分布、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强度和承载力特性等,进一步揭示了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对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碎石桩加固严重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碎石桩的施工特点,提出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与之相宜的措施。通过施工实践证明,加强施工管理、抓好“三个环节、两个做到”是保证碎石桩加固液化地基质量的关键措施,并提出了有关碎石桩允许偏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代表性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碎石桩周围一定范围内采取土样进行的微观结构分析,讨论了碎石桩软基加固影响半径问题。首先采取天然状态的原状土样,通过扫描电镜,取得其微观结构照片,提取其孔隙参数和颗粒参数;然后,在碎石桩成桩45天后,在距离碎石桩1d,2d,3d,…,6d处(d为碎石桩的直径)采取土样提取此时孔隙参数和颗粒参数;最后,通过比较不同空间位置处土样的微观结构及其参数变化特点,得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